退休后帮带孙女,在国外住了几年。卡尔加里住的小区叫红河村。这是个新小区,离市中心挺远。小区由连排别墅,双拼别墅和独栋别墅组成。居民大都为白人,印度人,中东人和黑人。华人较少,廖廖数户。虽是别墅,房价并不高。博士毕业的儿子年收入十多万,轻松首付九万加币。三十年房贷,每月仅八百多点加币。
小区整洁干净,看不见什么物业管理人员。但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有序。家里水电供暖出现问题,-个电话很快有维修工人上门。邻居之间无多少来往,只搬进来时有邻居送上自制的蛋糕或点心表示欢迎。小区很安静,住了2年没见过一起吵架乱骂,各自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不打扰别人,恐怕也不喜欢被旁人打扰。有次公用垃圾屋有人将一袋垃圾没扔进大垃圾箱,随意扔在地下。发现的邻居没大喊大骂,写了几句话贴在门口,大意是别乱扔拉圾,请自觉点。这次我帮你扔进垃圾箱了,不希望再看到有下一次。也别说,以后很少有乱扔现象。
住红河村离大超市有二十公里,离专门的华人超市更远。每周开车去超市一次,采购足够多食品,回来塞满冰箱。超市里物品丰富,价格也不高。华人超市更是什么都有,连做中餐的各种调料都很齐全。老外不吃的豆腐乳臭干子皮蛋之类也能买到。
不过住红河村要能耐住寂寞。小区为纯住宅区,很少见国内居民小区周边早餐店,小饭馆,水果摊,卤味摊,各种小商店的热闹景象。我只在附近见过加油站和理发店,办事确实不方便,想办事必须开车远行。我办了个国际驾照,开车早上送孙女上幼儿园,来回三十多公里。下午四点去接,又是三十多公里。除了这,我负责烧饭。中饭只我自己,儿子媳妇上班,孙女在幼儿园,均在外吃饭。晚上全家在一起吃饭,我烧得红烧肉,清蒸鱼,蒜蓉大虾,可乐鸡翅很受欢迎。带孙女几年把厨艺给炼出来了。除了接送孙女和烧饭做菜,再无他事。儿子媳妇和孙女走后,楼上楼下三层,整天就我一个人。耐不住寂寞的人很难待下去。我倒无所谓,虽是老朽,电脑玩得挺溜。有笔记本,有iPad,上网看新闻看小说玩游戏。玩腻了,开车去超市买包洽洽瓜子或五香花生米,再弄袋囟鸡翅泡椒风爪,一瓶老黄酒,回来佐餐喝酒看电视。电视有我从国内带来的机顶盒,国内电影电视剧都能看到。
虽然寂寞,好处也显然易见。蓝天白云,毫无污染,空气新鲜,少见灰尘。几年基本没生过病,原先有点咳嗽之症,此时也完全消失。应该说,的确是休闲养老宜居之地。这里气温偏低。十月飘雪很常见,零下三十度也是常态。原以为会很不适应严寒,来后发现,在国内穿的普通羽绒服足够应付。室内都有暖气,外出汽车打开暖风,基本上没有什么不适。可见人的适应性是多么强悍。
疫情也对平时生活无太大影响。整个疾情期间只做过两次核酸。有一次还是回国时落地要出示核酸证明。在我印象中,有次宜家家居酬宾,排队人众多,此时要求都必须戴口罩,并拉起隔离绳,要求排队民众距前人须间隔一米。这才感觉真是处于疾情中。
在红河村住了几年回国,发现巳经不习惯居家小区的环境。我住的小区原先挺不错的,绿化面积挺大,入口处荷池花红,小区内草青树绿,游泳池碧波荡漾。可当私家车普及后,由于停车位严重不足,小区楼下道路两旁停满了车辆,进出需小心翼翼。此时,荷池水枯,青草地上是任意停放的车辆,树木久未修剪。小区外行驰车辆噪声吵人,小区内也不象刚入住时干净整洁。最让人糟心是空气中的灰尘,几天不擦,窗台上便是一层灰尘。小区外各种小商店小超市,早点店菜市场,生活非常方便。但热闹了必定吵闹燥杂。还真是怀念红河村小区安静。
我想,国外有的国内也一定会有。有心之下,很快发现离市区50公里外的巢湖边就有类似红河村的小区。考察后,果断卖了市区住处,搬到了巢湖湖畔新小区。
林溪园就是我的新家小区。小区有电梯洋房和叠加别墅。欧式建筑遮掩在绿树丛中。中心区域有一休闲花园,人工修建的异形溪水边散落着诸多健身器材和儿童游玩木马,滑梯等。长长的葡萄走廊下则是园桌石凳,方便业主小聚交流。小区硬件设施完全不次于红河村。由于离市区较远,入住率仅为四成左右,更显得空旷安静。
住进林溪园仿佛又回到了国外小区。离最近的镇街道要2公里。镇上只有些小超市,菜场也非常小。小饭店挺多,有邮局,农金银行,三两家小理发店。想去大点菜市场须开车十多公里去黄麓镇或长临河镇。如想到大超市则要开车四五十公里去市区了。
与红河村相比,国内网购方便发达。买菜在美团下单,第二天便送到家门口。生活用品更有淘宝拼多多,大到家具家电,小至针头线脑,快递都能送达。这是居住国外无法相比的。我感觉,互联网运用国内也更便捷。郊区小镇也有千兆宽带。微信上有各种小区业主群。物业管家与业主直接群内交流。小区有岗亭,专职保安。小区保安也很敬业,业主家如老人干不了的体力活,群内求助,保安也都伸手帮一把。不过国外红河村小区可没有岗亭围墙,更没有什么保安。整个小区是完全开放的,似乎还是更安全自由些。
虽然外部环境差不多,红河村还是与林溪园有不少区别。这个区别应该是居住者对生活的态度。林溪园还是挺有人情味的。中心花园葡萄架下常有业主聊天交谈。车门没关,轮胎漏气会有邻居微信群里提醒。也有业主团购带货,为邻居购买水果及各种零食,这是红河村不可能的事。但是,林溪园中心花园也有业主聚集,放着高音喇叭唱卡拉ok。唱歌者爽了,至于其他居民嫌不嫌吵闹则不在他考虑之例。如在红河村恐怕早有人报警了。也许喧闹者会说,又不是早上又不是晚上,公共场所唱唱闹闹又何妨?可是家中心脏不好的老人如何?家中复习的学子如何?即使在自己家里也不应该开大声,况且还在公共区域。说件小事,林溪园有养犬业主,有人不系牵绳,放任家犬狂吠追逐行人。当被责问时还拒不认错,诡称我家狗狗从不咬人。当然更不在乎宠物随地排泄。而在红河村虽有众多养犬业主,遛狗时均有牵绳,而且随身携带塑料袋,及时将宠物排泄物收拾干净扔进垃圾箱。我想,这应该是文明的差距吧。
我认真思索过,这不是人的差距。并不是说老外要比国人素质高。这应该是社会环境的差距,什么样的环境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华人在国外也是很守规距的,并不比白人印度人黑人差。要让一个老外住到林溪园估计用不了多久也会遛狗不牵绳,放任宠物乱拉,因无人管呀。我们常常说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这固有南京法官的功劳,更是几千年的固有思维的影响。自古便有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劝告,只不过现在愈演愈烈而已。举报告密难道不是传承的糟泊。古有东厂西厂锦衣卫,今有文革中子女举报父母,夫妻相互揭发,人伦的毁灭。中国的历史更多是封建王朝的更换历史,唐宋元明清,本质上是差不多的。无非是李皇帝换成赵皇帝,赵皇帝败落了,又来了朱皇帝。皇权的影响是巨大的。百姓民众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有个“明君”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坏就坏在皇帝身上,皇帝控制了一切,阻碍了社会发展,影响了文明,有皇帝存在永远是封建社会,闭关锁国,腐朽败落。真不明白至今仍有人不遣余力为皇帝歌功颂德,屏幕上充满了一个个皇帝身影。大声高歌:多想再活五百年……难道还要皇帝统治五百年,再去当五百年奴才?
红河村与林溪园只是两个普通住宅小区。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并无多大差距。居民的习惯不同与各自国家的理念传承有关。有人喜欢红河村的不作为,有人喜欢林溪园的人情味,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应该正视文化的差异,应该尊重人性的自由。非好即坏,凡是国外即坏未免太绝对了。
网上看到一个小视频,无比纠结。视频上有一个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飞驰而过,手里拿着一个喇叭,高呼:打倒小日本!杀死日本人!这有必要吗?光打嘴炮有什么用。当遇外敌入侵,你能勇敢扛枪上战场,我佩服你。好好送你的快递吧,光喊口号,别的人才不多,耍嘴皮子的人才比比皆是,强你百倍千倍。少说些狠话套话,尽快让国家强盛才是正道。我们的高科技芯片什么时候才能不受制于人? 我们的住房,教育,医疗三大领域什么时候才能让亿万百姓满意? 什么时候官场不再贪腐,什么时候民众不再麻木,这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至于打倒这打倒那,什么时候真正民富国强,不用你打他自然会倒。


红河村与林溪园是我住过的两个小区。我更喜欢红河村的安宁,心无旁骛的居家上网写作,自由自在,放飞自我。老伴喜欢林溪园的与人交往,更确切的说是更喜欢住单位住宅小区,遇见全是熟人,开心参加合唱团娱乐。你看,一家人尚有差异。那么多一点点不同意见又有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