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癞蛤蟆共度深夜时光
文/韩寒(江苏)
深夜的河边,并没有白日里的喧嚣。独自一人,我漫步在河岸上,河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宛如摇篮曲般的轻柔声响。无眠的心情,驱使我远离了温暖的床榻,来到这片宁静而潮湿的河边,希望在黑夜的掩映下,寻找一份宁静,或是答案。

河岸的树影婆娑,在夜风的轻抚下,投下斑驳的影子。那些窸窣作响,是夜晚生灵的低语,是自然界深处不曾对人诉说的秘密。我沿着细碎的石径缓步,直到一种特别的声响引起了我的注意,凝望那微小的湿地中,一只癞蛤蟆正静静地坐着,似乎在享受着属于它的、这个平静世界。
这个造型奇特的生灵,皮肤泛着沉闷的颜色,粗糙的外表不讨人喜欢,其中显露的是一种独有的沉稳和底蕴。它安静地呆在那里,背对着微光,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我蹲下身子,静静观察,不敢打扰它,只是在心中与之对话。
我想,癞蛤蟆也许并不理解人类世界的纷扰,对它来说,这河边的夜晚才是真正的家园。它的眼睛泛着湿泽的光,似乎能看透一切浮华,望穿世间的虚伪。现实中常被人忽视,甚至讨厌的癞蛤蟆,在我眼中却显得如此真实,如此坦荡。
河风渐渐带起寒意,但我并不着急回家。因为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场景中,我发现了某种共鸣。原来,无论人与生灵,都需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体会这世界的美与静。癞蛤蟆不急不躁,自得其乐,而人们呢?是否也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归宿?
我望着河水中映着星光的点点波光,听着远处淡淡的虫鸣和癞蛤蟆的“呱呱”声,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癞蛤蟆,它不追名逐利,不喧哗张扬,它代表着内心深处最朴实、最原始的部分,就在这夜的沉寂中,倾听生命的脉动。
夜深了,癞蛤蟆依旧不见动静,我却觉得内心有了一种宁静的力量。我缓缓站起身,向它点了一个头,感谢它陪我度过了这不眠之夜,带给了我思考与启迪。有时候,生活中最深刻的感悟,往往来自于最不起眼的角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我们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转身踏上回家的路,我的心情出奇地平和。那个深夜河边的癞蛤蟆,可能早已融入了河岸边的暗色之中,但它的影子,却在我脑海里久久挥散不去。生活依旧繁忙,世界依旧喧嚣,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知道,每当心中涌起浮躁与不安时,我会想起它,想起夜深人静河岸边的那份宁静与坦然。(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