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山岛之趣旅
陈洪谦
往事像俞山岛的海雾从门缝里、窗户框架和石罅隙里挤进来,没有来由,悄无声息,丝丝缕缕,游荡不安。往事也像海雾莫名来袭,从海面拉开阵势,一张大幕徐徐拉开,从山脚下弥漫开来,从下往上包围整个海岛,裹得严实,应该似个蚕蛹。
那年,像海雾那么迷茫又遥远,大脑一片白茫茫,大抵忘了准确时间,只依稀记得高考后。高三教师团队自发组织前往俞山岛,稀释一年来紧张的备考氛围浓度。
俞山岛是个孤岛,四面环海,唯有轮渡才能抵达。常年海风肆虐,树和草都朝一个方向倾斜。树偏矮,以灌木居多,茅草如长发,伏地伸展。经恶劣的气候屡屡淘汰,那些能扎根海岛的大都是顽固分子,生命力极其顽强。山顶中心下凹处,有一天然湖,不知道谁附庸风雅地曰天池。湖面倒着白云,朵朵排空,过往的海鸟时不时掠过,轻快又机灵,把影子留在了身后。波光粼粼,偶泛小水花,小鱼儿亲吻阳光,情不自禁,从水下一跃而起……可是,早已,蹲点多时的翠鸟,一个猛扎,可怜的鱼儿已成腹中食,翠鸟又重回树枝,呆呆地,死盯着湖面,发出清翠的鸣叫,又是一轮狩猎鸣笛迎风呼啸。几头老黄牛散落在野草丛,低头啃食菅草,圆滚滚的肚腹。偶尔,抬头哞哞叫,与失散的同伴交流。数十头山羊和牛群一样,绕着湖做圆周运动,重复,永无止尽,和兀一样,永远除不断。
岛上只有一栋民宿,条件简陋,由农场宿舍改装而来。厚重的花岗岩,像厚厚的铠甲,才能抵御每年台风的撕扯,斑驳的外墙,伤痕累累。往事像俞山岛的海雾从门缝里、窗户框架和石罅隙里挤进来,没有来由,悄无声息,丝丝缕缕,游荡不安。往事也像海雾莫名来袭,从海面拉开阵势,一张大幕徐徐拉开,从山脚下弥漫开来,从下往上包围整个海岛,裹得严实,应该似个蚕蛹。海雾裹着炽黄的灯光,同事们玩扑克,打发时间。春哥风趣幽默,一肚子的故事。中年,没那么油腻,他怀里的故事像地里的芋头,想挖哪棵,就哪棵,故事就像长在他家自留地里的菜。能讲故事的人大都很有魅力,春哥也不例外。边洗牌,边讲故事。
偷菜
宏发方便面和冬白菜是绝配,好搭子。
早年,乡村中学,晚自修至九点,周末也不补课,不比当下,没有像卷心菜那么卷。偶尔,夜间,煮个宵夜:大都方便面与白菜。有时,厨房啥青菜也没,只好打校门口的菜园的主意。冬白菜胖乎乎,露个头,挨个蹲在畦里,露珠晶莹剔透,映着月亮。某人手脚利落,拔了颗白菜,用外衣裹好。途中,偶遇老乡,正经回复且面不改色:刚家访回来。冬白菜经霜,更甜。用开水氽方便面,过冷水,备用。白菜与小虾干加姜丝爆炒,倒了适量开水,开滚后再加入方便面,约煮五分钟,掀盖即可。
鸡架子
偶遇阿莲老师的学生,他在秦屿,工作单位为宁德核电站,彼时还在施工中。作东请同事们,满桌福鼎特色菜。饭毕,饭馆处有外卖鸡骨架配豆腐干,味道香鼻。诸同事另购一份,除了王老师。春哥,再三叮嘱,未买,无它,但至家,不可提及。王老师是忘了叮嘱,或是鸡骨架余味念想实在蛊惑人心,说漏嘴了。事后,难免挨媳妇一顿呵斥。
俞山岛,上下山,只有一条路。归途若旅,愿不被海雾遮蔽,也不会被台风吹散,但愿能享受阳光与海风,即使,你我,擦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