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歌唱渴望飞翔
李成 /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文教事业的发展必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因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的作用,新华出版社特开设“新华文教”专栏,以文字或者视频的形式为读者朋友推荐介绍优质的文化与教育类图书,展示文化大家和教育名家的哲思和魅力,从而帮助读者朋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解,并从中汲取文化与教育的精华和力量。
这是我正式印行的第五本诗集了吧?然而是第一次得到发售的机会,它会由此从小圈子走向更广大的读者,我在获得喜悦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惶恐。
在短短的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有了这些收获,这多少有些让我感到惊讶,甚至未曾料到。这些作品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但可以说都是我的心声。它们是我心灵哺育的小鸟,我或许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已久,早有自由的渴望,我现在把它们放出来,飞向天空;它们在欢快地鸣唱,也会尽快振翅高飞,寻觅心灵的回声,到每一位喜欢它们的读者那里。
这些鸣唱未必都很动听,但我可以自豪地说,这里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抑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它们都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寄寓、愿景和呼唤。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生来不甘只为一己营求安逸,总渴望像一棵树爆发出枝叶那样生发辉光,为这个世界,为他人;然而人生实难,举步维艰,往往只得谋求一枝栖以得宁安,与最初的期许大相径庭,情何以堪,遂不能不生感慨,许多便付诸吟咏,乃有这些长长短短的诗章,所以我对此常有且喜且悲的心情:除了这些,还能做什么或还能有什么呢?
这倒让我对诗创作有一种听之任之、自由生长的态度,甚至感觉到各种苦心经营、雕之琢之的可笑。
幸运的是,我这些吟唱飞出来,竟然未都消失无闻,而是多多少少获得了一些反响。除了报刊发表了一些,我还在今年11月号的《诗歌月刊》上欣喜地读到如下的一段评点文字:
《水底的火焰》一诗,使人想到诗人庞德的《抒情曲》:“我的爱人是深深藏在水底的火焰。”在这里,诗人都是表达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被阻隔,上下不屈的寻觅求索精神。火焰、大海、远航、森林、布谷鸟等意象在诗里不断出现,意味深长。他的诗情感饱满,延续了英雄主义的诗歌情结,有着人文探索的意韵。
这真让我有一种知音之感。我不由在心里对写下这段“主持人语”的“微蓝”深致感激。我想起一位学者对我所说的话:写作,哪怕只有一个人真正读它、读懂了它,也是值得的。那么,我也有了一点继续努力下去、不断探索攀登的勇气和动力。
我也有了将这部诗集命名为“水底的火焰”的勇气与理由。
还是要对发表这些作品的报刊——它们除《诗歌月刊》外,是《品读》《诗刊》《诗潮》《绿风》《诗林》《瀚海潮》《浙江诗人》《工人日报》等表示真诚的谢意,是你们赋予这些作品以翅膀,使其能够向属于它的世界飞去。
最后,我还要感谢每一位读者,愿这些诗能在您的心灵里留下一丝痕迹,赢得一些共鸣!
作者简介
李成,安徽桐城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历年来,先后在《十月》《诗刊》《散文》《美文》《文汇报》《青年文学》《上海文学》《读者》等二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星星诗刊50年作品选》和“散文排行榜”“名报副刊美文精选”等诸多选本,有十数省份曾以其散文为高考模拟试题,出版散文集《故乡味》《小沧桑》《岁月深处故园情》,诗歌作品集《裸夜》《海水动荡不停》《秘密:神话与现实》等。现在新华社某部门供职。
内容简介
这些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感受与思索,达到了以我观物、以物观我,神与物游、物我合一的境界,抒发了在人生中不断追求、即便遭遇挫折和阻隔仍然不懈努力的决心、意志与感情;另外有几首诗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倾心与迷恋。所有诗歌格调健康,艺术性也比较高,是作者现有诗歌最高水平的体现。

《水底的火焰》
李成 著
新华出版社 2023年3月
ISBN:978-7-5166-6706-4
定价:3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