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平与绿色长城
——十年造林的奇迹
在齐鲁大地的曲阜九仙山广袤的山川间,一段关于坚持与奉献的故事正在被传颂。这是一部以舒平为主角、以铁血意志和无私精神书写的造林史诗,它讲述的是从困难重重到绿意盎然的转变历程。

“记得造林之初,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荒芜的土地和严酷的自然环境。”舒平站在九仙山顶峰,目光炯炯地望着那片曾经布满荆棘的山峦,“黎明破晓时分,我们已经整装待发,镢锨握在手中,犹如握住了希望的种子。”
"每当我看到夕阳的余晖洒满这片山林,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喜悦,也有凄苦。但那些风餐露宿的日子,每一滴汗水、每一次跌倒都成了滋养这片林海的力量源泉。"舒平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

她身边的一棵棵楷树仿佛能听懂她的言语,默默陪伴着她在风雨中的坚守。“绝望、失败和泪水都不曾击垮我,反而锤炼出了钢铁般的决心。”舒平坚定的眼神透露出无比的决心。
如今,在舒平事迹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他们共同在黄河母亲林、九仙山楷木基地等地方挥洒汗水,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舒平的号召。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让原本沉寂的山川焕发出勃勃生机。

对话间,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向舒平表达了敬仰之情:“舒大姐,是您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是您的人格魅力吸引我们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如今,能源林已影响各地,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而舒平谦逊一笑,回答道:“过去的荣誉已成回忆,未来的挑战才是前行的动力。我们必须心向未来,稳步踏向新的征程,让更多人感受到绿色生活的美好,让更多的土地披上绿色的新衣。”

十年光阴,恍若弹指一挥间,却在大地之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一群群怀揣绿色梦想的志愿者们,追随舒平,以自然为师,追寻着生态之美的步伐,他们用双手播下希望的种子,让曾经荒芜的山岭披上了繁茂的新衣。

他们在常态化的公益造林行动中,倾注满腔热情,筑就了一片片绿水青山,将原本沉寂的山峦唤醒,让昔日的黄土变绿洲,实现楷木林碧波荡漾,万木竞秀,绿意葱茏。那盎然生机不仅体现在郁郁葱葱的树冠,更融入了每一片土壤、每一滴清泉之中,使荒山重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呈现出原生而和谐的生态之美。

在这十年间,能源林项目始终秉持“文化+”的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底色,坚定地推进公益事业的深化发展。舒平坚持以持久不懈的精神力量,推动森林文化的广泛传播,让这绿色的生命赞歌深入人心,滋养每一颗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灵。
无论是通过翰墨描绘的森林画卷,还是国学与生态的交融相映,在舒平带领下,志愿者们都在努力打造一个文化与自然交相辉映的世界。走进这片绿色天地,仿佛置身于中华传统美学的殿堂,接受华夏文明的洗礼和熏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成为讲述生态故事的载体,流淌着智慧与情感的诗行。

他们以生态之笔,精心绘就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致力于构建起绿色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新环境,实现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赋予乡村发展新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绿化的运动,更是一场关乎心灵净化、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伟大探索。

时光匆匆,即到龙年,我们看到了九仙山一幅幅青山绿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听到了志愿者们心中那份对绿色家园的执着追求,感受到了他们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呼唤,书写出属于中国大地的绿色传奇。

(清风 韩玉琢)
2024-1-21于古城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