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铭(通河二中)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了做一个所谓的“合群”的人,宁愿牺牲大把独处的时间,也要周旋在繁华与热闹之中,其实人生真正的修行在于独处。
独处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能让人感到充实与愉快,就像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这种安静和丰富,只有独处时才能拥有。
周国平的人生经历丰富且充满挑战,他在年轻时经历了上山下乡的运动,并在中年时期遭遇了家庭的重大变故,包括女儿早逝,三次婚姻,但他没有沉沦在孤独与悲痛中。一个人的灵魂,只要足够深刻,就没有什么不好,它恰是一种人生乐趣。跋涉在孤独中的周国平成为了著名的中国学者,作家和哲学研究者,他的散文创作广为人知。

独处是心灵放松至极的一种状态,能让人获得一种释怀的淡然,享受难得的灵魂时光。独处就像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真理。”
爱因斯坦的前半生是坎坷的,在他三岁时才会咿咿呀呀的学语,在后来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可以和大人交谈的时候而爱因斯坦说话还在支支吾吾,因此,父母在他十岁的时候,才把他送去上学。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许多,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一直在孤独中砥砺前行,在孤独中学习物理知识,在孤独中成就现代物理学,就像他所说的“实笃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精通。 ”到最后,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

独处是一种智慧的积累与沉淀,能与自己好好相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屠呦呦说过:“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颈一样的正直。”
屠呦呦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她的一生是坎坷、精彩的,早在上个世纪世界突然爆发抗药性疟疾,在我国南方的人民深受疟疾之苦,此时国家 为了防止传染病进一步传播,于是立刻成立相关的研究小组,来研制出疟疾的解药。屠呦呦首当其冲,她带领着研究团队,在与世隔绝的实验室里的研究解药,她他翻阅了数千个中医药方,成功发现青蒿素,以及青蒿素的药用价值,她成功拯救了世界疟疾患者于水火之中,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成为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在艰难中前行,在探索中成就了人生理想,正像那句名言所说,“生活的最佳状态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独处是寒冬中绽放的红梅,幽香静谧。
独处是高山上挺拔的松柏坚定、正直。
独处是沙漠中不惧干旱的仙人掌无畏、傲然。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优雅,一种拥有自己内心世界的勇气。独处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