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春接福说“福"

文/屈军强

福,幸福,福气,好运也。福,是一个吉祥字,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盼福,尚福,祈福,祝福,对福有一种认同感和执著追求的精神。大家认同,无
病无灾是福,子孙满堂是福,平平安安是福,升迁发财是福,快乐长寿是福,连给小孩起名都要与福有缘,图个吉利平安,如积福,得德,福长,福顺,福来,福泉等等。
福,是个会意字,从字面看,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在甲骨文中,福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意思,是古人祭祀的真实写照。福,最早含义为"向天祈求",后来又指祭祀用的酒肉。
佛手、鲜桃、蝙蝠,意为福寿双全。傲雪,梅香,象征梅开五福。福星、禄星、寿星、希望三星拱照。石榴、佛手、新桃,人求多福多子。古
语道:“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胜者为之备。”又有句诠释:“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古人尚福,有福神,神星,祝福说"福星高照";过年贴福,耳大有福,蝙蝠寓福,祝贺有福,福如东海,福寿绵长!“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福应随缘,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富贵,大喜。福绥,百意。福履,曼福。撰祉,永祺。人臻五福,花满三春。“福,佑也。”福一是庇荫佑护,神灵保佑;二是幸福长久,韩非子道:"全寿富贵之谓福"。所以就有了"五福"的概念,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民间吉祥画中,有"天官赐福","平安是福","喜庆多福","福从天降"等,幅幅寓福,福福
见美,反映了人们祈福,盼福的一种深情。“祈福呈祥,迎福还家。”在我们农村影壁刻福,中堂挂福,窗花映福,对
联耀福,老人叮嘱后辈儿孙"生在福中要知福",父亲常说,吃亏是福,勤劳是福,健康是福!
与福有关的吉语颇多,字字有好意,句句纳祉。祜、祉、祚、祺、禄,都有福意,“君子万年,永赐祚胤”。"寿考
维祺,以介景福"。百福具臻,好运常来。福寿康宁,幸福长久。千福一诚,万事顺安,祥瑞福辏,和气纳福。万福流云,紫气盈门。
儿童骑象,吉祥如意。芙蓉白鹭,一路荣华。蝙蝠飞空,翘盼福音。并蒂同心,八宝吉祥。衷心祝您长寿、富裕、安康,有德行,有好运,愿君美意延年,福寿交辉!
五福捧寿,四季平安!
福在眼前,兰桂齐芳!

大寒吟

文/秦牛

大寒四九同时到,
金梅冷月俱琼妆。
幽香暗影云中鹤,
辞旧迎新百事祥。
作于 2024 -01 -20

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晴
时 间

文/冯捷

题记:把最近的时间"拢"在一起,放到书桌上,左看看,右眺眺,看能不能伸展、拉长,使它有个模样儿?如此这般后,再做端详:似乎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您看呢?
时间
好像是清泉里的
一滴水珠
抓也抓不住
一不留神
就从指缝
悄悄地溜走
时间
好像是天空中的
一团浓雾
捕也捕不着
一不留神
就从网孔
轻轻地钻出
时间
好像是草地上的
一片绿草
虽然我抓得住
但却永远
阻止不了
它的苍老枯黄


太极送祝福

文/李周省

鲁班艺传军承德,
玄花贤惠相夫荣。
惠州家安金海湾,
阳暖晨清海风润。
吉祥如意随心愿,
生活幸福老人健。
深圳创业做贡献,
安居乐业无悔怨。
谨送给鲁军先生赴玄花女士,贺定居惠州之喜!惟愿生活幸福美满,鸿运畅通家兴旺。
癸卯腊月初十(惠州)

无题

文/李西岐

腊月地冻云䵽,
大寒悠然来哉。
隔壁大兴善寺,
梅花默默盛开。
2023年1月20日于西安书斋

大寒已至冬色尽,辞旧盼新春可期

文/ 何俊锋

二十四节气,如今已走到了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令,走过了一个轮回,又重新走到了春的路口,往事开成朵朵梅花。大寒,雪一片一片地落,走在岁末年初时,岁序更迭,一切未知和美好在来的路上,一切过往和遗憾在去的路上。只是为了与你,在春天的第一章就相遇。节令,像一个又一个的词牌,把日子过成诗,把春风剪细,在岁月里流浪,看东风催柳信,化作温柔的长句短句。心,被光阴润色,又被岁月装订成一本诗词雅集。
时钟针嘀哒嘀哒地走,走过流年最深邃的寂寞,走进清风拂面,走到窗前的花开遍。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生命里,总该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事,如书山,如红豆,念念斯人。岁末大寒梅花开,卸下一年的风尘,褪去一年的忙碌,一如往常的风,抚着同样的温暖,寻常窗前的月,映照着万家灯火,此时天下共团圆。
当风寒雪凉,世味沧桑时,团圆,是人们心中最温柔的情感,是心底最深处的一丝温暖。那盏昏黄的灯,是饮尽悲欢,看尽红尘凉薄后,最动人的心弦,也是蓦然回首,看到炉火初红时,最迷人的烟火。离离风雪夜,思思远行人。大寒,借了一剪春风,一瓢春水,一叶柳绿,一尾春燕,慢慢画出春水初绿的样子。那画里,有江南听雨的情意,有为你纺云成纱,剪绿成绸的爱暖。一个人,浸在一片春日迟迟的光景中,忘却了时间,抛却了烦忧,从容安闲,踏实安稳。
独坐窗前,暖阳落身,虽然毫无绿意染窗,也无花香问阁,却仍觉岁月安暖,往事已淡,不悲不喜,世事贞静。院墙外,梅花朵朵开,新的花苞新的枝芽在悄悄生长。小窗内,有人执笔,浅写流年。郊外巷陌,蕴藏着春的消息。东风渐起,春水将绿,红炉温酒,且待春来,大寒已至冬色尽,辞旧盼新春可期。我在文字里穿行,热爱人间烟火,细水流长的日子,也追求诗意和远方,在喧嚣忙碌的世界,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温暖空间。

人生四贵

文/杨达

天贵有太阳,
地贵有粮仓。
人贵有好友,
身贵有健康。

大寒吟

文/杨烈焰(陕西)

风刮大寒冷嗖嗖,
落叶悠悠思念收。
挂念思乡亦腊梅,
开心御寒到春秋。
2024-01-20写于增城

扶风民国书法第一大家张君范先生

文/翟功印/2024.1.21

张君范(1909~1979),小名张文绣,民国扶风复义里(今城关街道四家堡)人。军人书法家。七岁入私塾,十二岁失学,十六岁从军,参加北伐战争,抗击吴佩孚、张作霖部队,后随公秉藩驻汉口,再往江西瑞金,曾在景德镇写瓷画画。回西安跟随杨虎城将军,任部队少校书记官。1936年,于右任、何应钦曾邀请张君范去南京,其母抱腿劝留,曰:先葬吾,再走。张君范谨遵母训,以奉孝道,未离西安,二十九岁左右回家乡任民国扶风县公安局巡官,三十九岁以后在家务农,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
张君范先生居西安与任巡官期间,为扶风法门以北乡绅名士写碑石较多。现扶风博物馆东侧碑房存有张君范为民国县长童曙明书写德政纪念碑“与民休息”四个大字。
张君范先生先祖在西安广济街有三间商铺,号曰“梅花庄”,打造销售刃子。
张君范先生兄弟二人,兄张文锦,在平凉任国民党军某部团长,正妻扶风人,无生育,小妾西峰人,有子嗣,传张君范妻与兄之小妾常着旗袍行于扶风街,为人艳羡。
张君范先生生四子,长子张忠兴,曾在西安东风仪表厂工作,次子张孟得,三子张宗兴,二三子从事小烙匠,四子张宏兴,10-15岁间夭折;生三女,长女喜凤,次女□□,十七八岁夭折,三女凤娥。
从张君范先生留存的“与民休息”(碑已残,“民”字半残,实存“休息”二字)石刻字迹来看,书写时万毫齐发,沉稳有力,涩逆凝重,厚实大气,又不乏生机盎然、自然活泼之态;笔迹又有“屋漏痕”“锥划沙”入木三分之势。就目前所见石刻书法而言,张君范先生为民国书法扶风第一大家,乃至是扶风书法史上第一流的大家。

明天会更好

文/成公田

一群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不是魔幻般的巴黎
像巴尔扎克笔下的描写
是溢着时代气息的古城西安
走上平台的脚下和闪烁灯光的头顶
全是红色的
忙碌了一个又一个的白天和晚上
把快乐和心酸包起来
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点击云收藏
然后
举着迎接新征程的酒杯
手挽手肩并肩
高声合唱一首
明天会更好
2024年1月20日于寰同律所年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