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以为自己太聪明
文/铁裕
梦龙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人的智商是有差异的,只因如此,有的人总爱以自己的聪明玩弄别人的愚笨。
愚笨并不可怕,只要勤劳,照样能发家、致富;照样能在世间上有立足之地;照样凭着自己的本事生存。可怕的是,有的人自以为聪明,总想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却是毁了自己,坑了别人。
笨是先天不足,智商欠佳。而自以为是,那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也就是蠢。
《论语》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自恃聪明者,生方设法的以各种方式钻别人的空子,不择手段地打破人生规则,捞其好处,占尽便宜。然后,还高傲地向人显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就是上帝造化的精品。
然而,耍小聪明的人不知道,一旦人生规则被破坏,受害者必定是弱势群体,得势者则是奸诈、蛮横之人。
耍小聪明的人置人伦、道德于不顾。在他们认为,只要能得手,哪管他什么慈悲、良心;哪管他什么人性、人道;哪管他什么手毒、心狠。
但是,人是社会化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更是讲文明、道德的。为了社会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平、安宁、秩序,因而国家也就制定了许多制度、法律、法规,以此来保护弱势者,抑制那些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违法乱纪的人。

我们知道,法律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弱势群体的一道屏障。这个社会如果没有法律,将会乱套;没有法律,就没有公正;没有法律,就没有秩序、和谐、安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能有那么一些耍小聪明的人,他们置法律、人伦、道德于不顾,总是显示其弱肉强食的野蛮本性。
强者总是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总是处心积虑的破坏人生规则。这就像有的人喜欢闯红灯,他自以为赢得了几秒钟的时间而得意忘形。但他却不知道,他这种做法违反了交通规则,他对于交通法规视而不见,邈视交通警察。但他不知道,在他狂妄地闯红灯的同时,也是在玩自己的性命。
在这个社会,如果没有法律,一切都将乱套。那么,人们的生存规则将不会以人伦、道德来维持,而是以弱肉强食来维持。若是施行丛林野蛮的生存法,则将会出现可怕的情景,那就是弱者死,强者生。也就是达尔文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如果没有公正、公平、完善的法律,弱者只能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生存。
人活在这世上,要想有所作为,靠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自己的能力与恒心,智慧与信心。
财大不必气粗,你能知道今后还要走什么样的路?居功不可自傲,你能预知日后会有什么样的灾祸?年羹尧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可他落得之下场是多么可悲。因此,做人低调一些,不要耍小聪明。
苏轼诗云:
聪明不在根尘里,药饵空为婢仆忧。
为人处世,不可太精明,随时保持清醒,使自己处于冷静之中。有才华,深藏不可露,这是智谋;有财富,深敛不张扬,这是德性。
威名可有,但不可扬。在一个人处于巅峰之时,不妨学点中庸之道,知晓其精义,懂得知足常乐,学会调节生活步调快慢之均衡,这是做人的根本。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怕前程有多艰险,哪怕走到悬崖前,也会峰回路转。当自己处于不利之时,不妨退让一步,即可脱险,也可避其锋芒,还可另辟溪径。
人生于世,当记住以下几点:
一、别在年长的人面前玩弄心机,耍小聪明;
二,学会拒绝别人,既不得罪别人,又要保全自己,是一门学问;
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于世,必当有个生死之交,在危难之时,真的可以救命;
四、在你的气质里,蕴含着你的儒雅,,隐藏着你的旅程,还有你读过的书,你爱过的人;
五、处世,你得有足够的实力,还有做人的底线、原则,才会被人尊敬;
六、既要懂得承诺,更要知道守信;
七、一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学会闭嘴一生;
八、不要只是喜好漂亮的皮囊,而是要挑选高尚的灵魂。
人生不要太乐,乐极便会生悲。如果不知回头,那将是悲剧的人生。
因此,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在生活中,常常有那么一些人,稍有一点名气就洋洋得意,这种人迟早要吃亏。人与其耍小聪明,不如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傻,要学会宽容别人、忍让别人、尊重别人、抬举别人,但切不可欺骗别人、威胁别人、耍弄别人。
人要知躲风让头,顺势而行,才能走好人生的路,才不会伤心忧心费心。
老子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我们当领悟老子这一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因为他启示了事物内在的运动规律,这种规律也适用于人。

做人不要张狂、自大,要懂得自律、谦虚。一个人只有做到这点,才会受人尊敬。要知道,你想做事,先要做人,做人必须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老子说:“功成,事遂、天之道”。
懂得成功身退的人,方为俊杰。他知道何时该进,何时需退,如何善待自己,怎样成就别人。
不耍小聪明的人,方为真人、正人、好人、智人,其能以儒雅之风度,笑对人生。
善良和真诚,会成就大事,玩弄心机,耍小聪明,容易自毁前程。
2024年1月21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诗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投》、《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林园》、《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