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三篇
作者:王子昆
一、学太极拳
兴安公园的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树荫下,每天早晨有个五十来岁,个子只有一米六多一点,瘦瘦的男子正在教人103式杨氏太极拳。
这个人叫马军,前些年跟一个叫侯兵的人在本小区周师傅名下一块学太极拳。每天早晨七点二人准时来到小区的操场上,他们学的是杨振铎的103式。马军头脑不灵活,迟钝笨拙,一个动作周师傅要反复教好几遍才能学会,而且当天学会了,第二天又忘了。
“师傅,昨天你教我的那个动作是咋样的?”
“昨天不是学会了吗?今天怎么又忘了?你这记性真差!”周师傅就又重新教了一遍。
有一次学"转身摆莲",周师傅不知教了多少遍,就是不会,旁边观看的人都受不了了,把他推在一边,练了一遍,扬长而去,可他过了两三天才学会。马军虽然愚笨,但虚灵顶劲、沉肩坠肘、翻手撇脚……一招一式学的认真,动作到位,如果一旦记住了,就忘不掉了,永远把它刻在了自已的脑子里。
侯兵正好相反,聪明伶俐,脑袋瓜子好使,每个动作一教就会,可学得粗糙,动作不到位,认为自已学会了,就不想学了,学得快记得混乱。周师傅每教一节,马军用的时间长,侯兵用的时间短,周师傅还在反复教马军的时候,侯兵早已到别处或跳舞、或唱歌、或打羽毛球、或打乒乓球、或在体育器械上锻炼身体了。
“侯兵,做事情应该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像你这样马马虎虎是学不好太极拳的!”有一天周师傅对侯兵的做法进行了狠狠的批评,可侯兵东耳朵进西耳朵出,仍然我行我素,每天如此,103式杨氏太极拳周师傅整整教了半年,二人也整整学了半年。
半年后,两人都学会了,动作也基本掌握了,有时候周师傅带着两人一块练,两人都能跟得上,而且动作整齐划一;有时候周师傅有事不能来,两人单独练,马军能完完整整的练下来,而且动作规范,侯兵就不行了,他的动作不规范不说,还丢三落四,需要马军提醒才能练下来。
三年过去了,周师傅到张家口哄外甥去了,侯兵早已不在练拳了,专学跳双人舞了。马军继续练拳,他不仅自已练,还在兴安公园带了一帮徒弟,这些徒弟也跟他一样学得认真,学得仔细,学得到位。马军把自已跟周师傅学到的103式杨氏太极拳不仅传承了下去,而且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在那片土地上大放异彩。
二、学开车
老刘六十多岁了,买了一辆老年代步车,这辆车燃油、挂挡、踩离合跟汽车没两样,只是车速慢了一点,最快在50迈左右,不需要考驾照,只要学会开就能上路。
要想会开,就必须跟人学一学。老刘住二楼,正好六楼住着一位黄教练,此人是一家驾校的专职司机教练,前些年还曾经跟老刘学过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太极扇,在他学太极的时候,老刘真是手把手、一招一式的教,对他可没少下功夫。这回老刘跟黄教练一说想学车,黄教练立马就同意了,只是有个条件,就是每天下午,在教了别人之后,抽一会儿时间教一教老刘,老刘没事儿干,闲人一个,多会儿教都行,只要教就行。
每天下午,大约到了六点钟以后,老刘便来到教练场地,等那些学员走完了,老刘就上车跟黄教练学一会儿,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小时,太阳落山了,天也渐渐的黑下来了,学车也就结束了,到了吃晚饭的时侯了,老刘便邀请黄教练到饭馆吃饭。每天如此,车照学不误,馆子照下不误,整整学了半个月,请黄教练吃了半个月馆子,车学会了,下馆子才停止了,这不由得使老刘想起了两年前女儿学开车的事。
两前年女儿研究生毕业,赋闲在家,老刘就提议让女儿趁没找工作前闲着的时间学开车,妻子、女儿都同意了,于是就到驾校报名、交费,然后跟黄教练学开车。听人们私下里说黄教练要额外的好处,于是就买了一条软中华香烟送给了黄教练,顺顺利利的学完了开车。按理说黄教练挣驾校的工资,培训学员学开车是应尽的义务,可学开车的人你今天送烟,他明天送酒,有时还要请客,这样一来,就养成了黄教练额外要好处的习惯,谁不送就刁难谁,谁送了谁就能顺顺利利领到驾驶证。想到这里,老刘请黄教练下馆子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了。
老刘生性胆小,在教练场地还能开得好好的,可到了街上怎么也开不来了,生怕撞了车,碰了人,违反了交通规则,老年代步车没开成,最终还是把它卖了,那下馆子请黄教练吃饭的钱也就白花了。
三、念书求人
仇老师退休两年了,在校时从未因为孩子们的念书求过人,因为仇老师的孩子念高中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那时择校、择班、择老师不像现在这么严重,随便进个班能念好书就行了。
今年外甥女妮囡初中毕业了要升高中,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班,找些好老师,仇老师开始求人了。首先去找校长,校长一见仇老师,很是热情,递烟、倒水、让座,寒喧了一会儿后,仇老师说明了来意,校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仇老师啊,你是知道的,现在要择班、择老师的人太多了,我都照顾不过来了,到分班的时候看吧,能照顾尽量照顾,不过照顾不了的机会多,到时别埋怨就行了。”话说到这份上,仇老师也就无话可说了,于是告别了校长回来了。
回到家,仇老师把校长的话告诉了老伴,老伴笑着说:“这是校长推托你的话,意思是不想给你办。”仇老师也纳闷跟老伴说:“校长与我相处多年,按说办这点小事不成问题,为啥不给一个肯定能办的答复?”下午女儿回来了,她问父亲咋找的校长,仇老师说:“我去他办公室找的,他对我非常客气,语气也很诚恳”。女儿又问:“你是空手去的?”仇老师说:“是”。女儿摇摇头说:“现在哪有这么求人办事的?”
即便如此,仇老师还是觉得应该再找找人,光靠校长确实有些靠不住,因为校长面子太大,找的人太多,根本照顾不过来,于是就分别找了主管分班的副校长和年级主任,他俩毕竟是主抓这项工作的,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也许能顶事。副校长和年级主任见了仇老师也是递烟、倒水、让座,其热情程度与校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仇老师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后,副校长与年级主任都是一口回绝,说是上面有校长,他本人做不了主,另外找的人太多太多,校长也照顾不过来。仇老师见副校长年级主任如此决绝,不好再多说什么就回来了。
过了些时日,女儿高高兴兴的打来电话,说妮囡念书的事办妥了,是校长答应的。仇老师就说:“我说么,这么多年跟校长相处,校长还是给我这个面子的"。女儿那头又说:“不是,这回我是求校长的一位老同学找校长给办的,虽然花了点钱,没能进最好的数学老师当班主任的那个班,可进了最好的数学老师教的另一个班,也算值了”。仇老师拿着电话机,愣愣的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作者介绍:
王子昆,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二中语文退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写作,作品集有《散文》、《小小说》、《当年往事》、《参悟文》、《游记》、《征稿文》、《日记》、为父亲撰稿文。曾在《快乐老人报》、《张家口悦读》、《七十年师范,育桃李满天》(柴师七十年征文)、“纸刊《白鹭文刊》[名家精选特刊号]散文专栏、小说港”、《现代作家》等发表过数十篇,偶有得奖。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