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行散记
文/甄春延
曾经多少次想去瑞丽,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虽然在云南生活多年,对瑞丽充满了梦想和期盼,但我还真一次都没有去过那令人神往的地方。
2019年,我的同学拉着我去了腾冲游玩,回来时考虑到同学的身体,到瑞丽还需要走300 多公里的路,长时间开车不方便,就放弃了去瑞丽的机会。
回来后又赶上3年的疫情,所以瑞丽之行就拖下来了。可以说,这次去瑞丽就是筹划已久的事情,终于实现了。
从昆明坐飞机到德宏州的首府芒市,很近,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一下飞机,我就感受到一种民族风情的味道,放眼望去,都是少数民族的风格。
出了机场就看到远处的傣族风情的金塔,还有些身着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不过多是老年人。
一路上绿树成荫,民族风情浓重。
因为有朋友在陇川住,我下了飞机就坐大巴前往陇川。
一路上,满眼一片绿色。各种乔木,竹林,甘蔗和各种农作物映入眼帘,和北方那银白世界一比,看出我们的祖国是多么辽阔。朦胧间我睡着了,再睁眼已经到了地方。
朋友是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后来转业定居在长春,经常回云南看望老人。
他接我到了他家,是当地糖厂的职工宿舍。
晚上,朋友和家人请我吃的是景颇族特色的手抓饭。手抓饭我是头一次吃,味道还不错,除了我不吃辣的,其他都还可以。
第二天,朋友开车陪我前往瑞丽游玩。一路上大雾蒙蒙,山路上有的地方能见度不超过100米。
虽然在云南生活多年,觉得云南气候四季如春,非也,我这次回云南,我的羽绒服基本上没有脱过,早晚凉。云南的冷和北方的不一样,阴冷。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5个县市区,陇川、梁河、盈江、瑞丽和芒市,芒市是自治州首府。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多地与缅甸山水相连,瑞丽则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
瑞丽有两个口岸,一个是瑞丽口岸,一个是畹町口岸。当地人称“大国门”和“小国门”。畹町曾是一个县级市,后来区划调整时,级别被降为镇。
尽管如此,畹町也是中国十分特殊的一个镇,这里有口岸,直接面对缅甸。畹町口岸不大,但很特殊。
口岸旁边有一个石碑,上书三个大字“畹町桥”。当年,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时,就是从这里出国的。
可惜由于缅北内战,我们只能是远观而不能近看,触摸一下畹町桥那几个有着内涵的大字,感受当年中国军人抗击日寇的坚强决心。去年11月,还有炮弹落入我国境内。
就在我回到昆明时,有报道称又有炮弹落入云南的镇康,造成人员受伤。在口岸逗留之际,正赶上双方移交缅北内战受伤的人员。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有些伤员被送到畹町治疗,伤好后再移送对方。关前旗杆上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飘扬,站在国门前,站在五星红旗下,我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真好。
由于疫情的影响,瑞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听朋友说,瑞丽几次封城,老百姓也不堪忍受。记得央视专门就瑞丽的封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在一寨两国的景区,我深深的感受到当年瑞丽封关的难处。原来一步可以跨过的边界,现在依然被高高的玻璃钢板封着,有的地方上面还有铁丝网,也不知道将来这些东西还能不能够拆除。
界碑近在咫尺不能上前看看,有些遗憾。临近边界的一些商铺,人少的可怜,路过的游客也仅仅是看看就走过去,疫情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
这个景区虽然不大,但里面的内容却也让人耳目一新。寨子里面也还是景色宜人。竹楼、竹林、佛塔、一寨两国水井,一寨两国秋千让人不断驻足拍照。
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为界,中国的瓜藤到缅甸结瓜,缅甸的鸡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是常事,可惜我们去的时候什么都看不到了。在景区内,我们还欣赏了当地边民演出的民族歌舞。听瑞丽的朋友说,站在高处往远处看,远处许多屋顶都有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
原来,当地政府要求各家都挂的,这样对方的冷枪冷泡就会顾忌到中国的威望,而不敢随意往这边打枪打炮。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过去有句话,国弱被人欺,弱国无外交,的确如此。
最新消息,缅甸各方在中国的斡旋下,在昆明签了停战协议。从某种意义上讲,我非常同情缅甸的果敢族,因为他们就是汉族,100多年前被英国强划出去的。
瑞丽期间,我还参谒了南洋华侨机工归国抗战纪念馆,站在那千人照片组成的墙壁前,我沉默了许久……
抗日战争中,许多华侨从国外回来,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抗日悲歌,有许多人永远的留在了家乡的这片热土上。这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真实写照。
站在陈嘉庚先生的纪念牌前,我向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我对先生和那些归国抗日的前辈们的由衷敬意。
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我这些天看到的是在哈尔滨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无数的中国人去参观这座曾经给中国人造成巨大伤害的历史遗址。多少人在那里留下誓言“勿忘国耻”!
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当杀人成为乐趣,成为炫耀的资本,还有什么能阻止战争中人性的泯灭。
人性本恶,战争给侵略者提供了能够将心中的恶放大百倍千倍的机会,抢夺成为自然,作恶成为本领,极尽人性之丑陋。暴虐者听不见耳边的哭嚎,看不见眼前的凄惨。
今天有多少人忘了侵略史,崇洋媚外,对自己的祖国只会批评指责,恨不得下一秒跪在别国的脚下去做最忠实的臣民。
作为后代的我们,应该知道有那么一段历史,我们是被人踩在脚下践踏的,生杀予夺,全凭人兴之所至。解说员在观众离开馆前的那一抹光下说的话,让人震撼: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
就在前几天,日本自卫队士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要知道那些全是年轻人。他们没有忘记战争,我们又怎么能够忘记战争?
其实,写瑞丽不应该写这些题外的东西,但当你站到南洋华侨机工归国抗战纪念馆前,你不可能不想到这些现实的东西。
瑞丽之行我感受到了许多东西,为美丽的瑞丽点赞。为生活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的人们点赞。为我的第二故乡点赞。
愿瑞丽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甄春延 写于2024年1月19日
【作者简介】甄春延,原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退休干部,东北师大夜大中文系毕业,学士学位。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