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跃进
四十三年前,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广大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意气风发,怀揣梦想,告别父母,走出城市,踏上南山,开启了我们“知青”生涯。
“知青”是一代人的记忆,是共和国的一段历史,我们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用自已稚嫩的肩膀为国分忧,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这段历史,为未开发的南山,播散文化的种子,以及艰苦创业。蹉跎岁月,我们无怨无悔。
四十三年后,我们再聚首,回到曾经的“第二故乡”,重温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忆往昔,目睹南山的巨变。此时的我们,大多已两鬓霜花。时光流逝,隔不断我们知青的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心头的记忆。沧桑巨变心未变,岁月无情人有情!
四十三年重逢,恍如隔世,情不自禁,喜极而泣。南山容貌今非昔比,焕然一新。回眸往昔,记录现在,二十世纪的一九七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城步县城二百四十六名热血青年,辞别家人,奔赴南山,怀着理想和雄心壮志,而踏上南山艰苦创业,这一批知青是在南山待的时间最长,也是成才最多的一批,我们七六届的二百多名知青中,有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让人无比欣慰和骄傲。有中南大学湘雅第二人民医院肝病室主任医师、肝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肝病学术项目带头人,长期邀赴美国讲学教育的唐晓鹏。在医疗学术领域有突出成就的还有王跃赛、石时等。有三峡大坝机电工程师李毅军,有原南山牧场的副场长兼南山绿色食品开发总公司总经理职务、亚华公司总经理、亿万富翁陈远荣,有从公务员系例中成长为县团级干部的杨福生(因病已故)、胡志刚、肖涛等三人。科局级干部二十三人。有在祖国最需要的紧急关头,毅然投军参战,血战南疆的胡志刚、丁志跃、唐运斌、边晨(因病已故)、王立平、雷阳胜、徐松国、肖立华、李小兵、刘佐荣、万叶平、罗平贵、王受武(因病已故)等十三勇士。神奇的是他们个个载誉而归,为祖国争了光,为个人赢得了荣耀,为我们知青增添了光彩。如奇石收藏和书法研究的肖时玲,是省奇石品鉴收藏协会会员,藏品无数,价值非凡。摄影领域的张健、石叶成、陈光林等人,其摄影作品在国家、省级大赛中多次获奖,张健入选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在文艺歌唱领域有专业追求的有彭泽安、曾一平、戴建平、李北桃、陈晓爱等。他们把艺术,当作第二生命契而不舍地追求。彭泽安在多次赛事中获奖,是市合唱联盟协会会员、县合唱团团长。曾一平的小品艺术角色,也是少有名气,是市戏曲家协会会员。当然,还有更多的没有统计在册的奇人奇事值得我们回首,其他的个个安居乐业,人人勤劳持家,家家孝顺兴旺,户户殷实厚道,无一人走问社会的反面,我们为此而骄傲。



如今,我们都已到了花甲之年,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能忘怀,南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总是魂牵梦萦,在我们知青纪念上山下乡四十三周年之际,回眸再聚首,再一起回味那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那刻骨铭心的艰难历程,令人心潮起伏。如七六届下放南山(种牛队)知青唐晓鹏,现居住长沙,在知晓将举行七六届下放南山知青四十三周年再聚首活动实施方案后,慷慨解囊,向活动组委会捐款500O元。石时现居住海口,向活动组委会捐款1OOO元。杨寿眉现居住邵阳,向活动组委会捐款1OOO元。还有陶美玲、戴福桂、粟应春、刘艳华等知青慷慨解囊,用于支持活动宣传和运作,他们身在他乡,就时时关注家乡的发展,再现了一名南山知青的激情和胸怀。
人到暮年,总免不了要回首往事,我们从一九七六年的战天斗地,到二O一九年的盛世中华。四十三年过去,我们历经回城招工、补课、计生、减员、下岗、改制、社保等大事,件件桩桩,历历在目,我们历尽了人生的艰辛,的确不容易。但我们胸怀祖国,肩负责任,不怨天不尤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生充满憧憬,尤其对闪耀着青春足迹的知青岁月不能失怀,总希望有人牵头来一次再回首再聚首活动。然而,知青杨福生、彭泽安等人组织成立了再回首南山再聚首活动组委会,基于这一理念,他们建起了七六届知青群,使广大知青战友失联长达四十多年的情谊,通过网络,恢复了联系,得到了相逄相聚的美好时光。至所建群,特地要感谢杨福生、彭泽安等领导,感谢筹委会的所有成员。在知青群里,还要感谢朱贵荣、黄春波、何方青、刘佐荣、陶美玲等战友,坚持每天向知青战友早上的问候!石叶成的摄影发至群里,向异地的知青战友介绍故乡变迁和欣赏家乡巨变的美丽风光。王跃进的诗歌、书法,给予群里的知青战友欣赏、助兴,茶余饭后的消遣、分享,以及回味往昔的喜怒哀乐。还有每周聊天主题,及知青战友将大家的旧照、青春照晒出来,让大家得以欣赏,展示往昔时光的靓丽和美好,回味无穷。我们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仍对未来充满向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难忘我们的青春芳华,梦回故里,昔日今日,当年的小伙儿,如今已是两鬓霜花。往日的靓丽倩女,已是今日的中国老大妈。相见时难别亦难,两眼无不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不想说再见,期待下次再重逢!
这就是《我们这一辈》南山知青人!
写于七六届南山知青再回首再聚首活动纪念之日
【作者简介】
王跃进,1958年1月17日出生,男,汉族,城步县儒林镇人。1976年9月21日上山下乡城步南山牧场四年多。1981年1月回城,在城步县石油公司工作,现已退休。代表作有散文《苗乡油站》(湖南石油刊物发表)《岩荔子树》等。【当代文艺】网刊发表《悠悠南山情》《回眸知青岁月》等,描写和歌颂了南山知青题材。及县、市、省报刊刊物上发表的各种新闻通讯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