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发生的故事
作者:杨山坡
在龙华区和光明新区的交界处,有一大片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如同碧玉,林涛滚滚恰似海洋。石凹水库和茜坑水库镶嵌其间,犹如两面镜子,倒映着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深圳绿道像长城翻越山岭,像巨龙穿过密林。这里是天然氧吧,是童话世界。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骑着电动车在蜿蜒的绿道上奔驰,在茫茫林海中穿行。耳畔,疾风呼啸;林间,秋蝉嘶鸣;枝头,小鸟歌唱;草丛,蝴蝶起舞。风声、蝉声、鸟声汇成激越的进行曲,敲击着我的耳膜,撞击着我的心扉。此时,我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仿佛成了林海中的王者。绿道上游人如织,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从他们灿烂的笑容里和温情的眼神中看得出来,他们生活在阳光里,生活在幸福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电动车在绿道飞驰,游人被我一个个甩在身后。我来到林海深处,这里树木参天,枝繁叶茂,秀色可餐,清幽静谧,人迹罕至。一条小溪掩映其中,不见溪水流,但闻叮咚响。那叮咚声如一串串音符在律动,组成优美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无限神往。有两只黄色的蝴蝶一前一后,时而煽动翅膀在林间飞舞,时而停留在芳草的叶片上。它们自由自在,怡然自得。溪边有两座金碧辉煌的亭子,亭子由长廊连接着。这里是休息的好去处,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我来到亭子里,这时温馨的一幕出现在眼前:长廊那头的亭子里两个年轻的背影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相拥在一起,一个长发垂肩,一个英气勃发。他们不时窃窃私语,不时发出叹息的的声音。这声音在溪边飘荡,仿佛亭子里弥漫着迷雾。画面唯美而又忧郁。我本不忍心去破坏这画面,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小伙轻声地说:“轻点,别把它弄痛了!”我很好奇走近他们,看见小伙手里拿着一只受伤的小鸟,姑娘正在小心翼翼地包扎。我一问才知道,姑娘是医院的护士,今天休息,和男朋友到绿道来看风景,没想到看见一只小鸟的脚受伤了,于是就有了眼前的一幕。这时阳光从密林的缝隙中漏泄下来,洒在回廊上,洒在姑娘白净的脸上,金光闪闪,温馨美好。
绿道很长很长,每隔一段距离都在绿道拐弯处设置了驿站,并且还有好听的名字,比如情侣驿站、你好驿站、希望驿站、健康驿站等等,供游客小憩。我来到健康驿站。驿站内有简易的白色亭子,还有条凳。亭子前是小小的广场,白色的地板石铺就,干净整洁。还有两个游客正坐在凳子上休息呢,他们谈笑风生,似乎有点舍不得离开。亭子对面的山崖上绿树成荫,火红的凤凰花绽放灿烂的笑容,掩映在绿叶间,羞涩迷人,真有杜甫所说“山青花欲燃”的美妙。
这时,一道亮丽的风景映入我的眼帘:一位身穿红底黄边工作服的清洁工正在驿站的一角打扫卫生。我一路都很纳闷,绿道上游人来来往往,道旁树木丛生,可是没有见到一点儿白色垃圾,没有见到一片落叶,原来是有清洁工在清扫垃圾。我走近他,和他攀谈起来。他60多岁,满脸皱纹,头发花白,可是皱纹里藏着惬意,发梢间飞扬着坚毅。他说,他老家在浙江,有一儿一女,都在深圳工作。他还说,他跟儿子生活在一起,整天在家闲着无聊,闷得慌,出来找点事做,生活很充实。我怯怯地问道,每月工资多少。他很爽快地说2850元。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微薄的工资,可是他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正是有像他一样的无数清洁工的勤奋努力,才有绿道的洁净和美丽,才有国际大都市别样的风采。
告别清洁工,继续我的旅程。我来到岔路口,直走是去观澜的路,路面是淡紫色的砖块铺就的,前次去过。向左的路呈绿色,俨然是塑胶铺成的,非常平整,蜿蜒而上,消失在密林中,我还没有去过。我把档位调到“2”档,然后向山上进发,不一会儿到了山顶。下了车,我来到没有高大树木遮挡的空地,尽情欣赏美丽的风光。杜甫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的壮志,孔子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豪情,而我有把无数山峰踩在脚下的快感。我极目远眺,一座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散布在青山绿水间,在阳光照耀下,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山下是大浪新城,是观澜新区,是新兴的国际大都市的一角。我身处在图画里,感到无比激动。
收起我的心情,又继续探寻前面的奇景,没想到险情发生了。前面是一段20多米的下坡路,坡度大约45度。中间是 1米宽的车道,两边是阶梯。坡下是山坳,道路在这里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大概是通向光明新区蝴蝶谷驿站吧。看看时间不早了,还是回去。下来容易,可是上去就难了。我把档位调到 “1” 档,把开关开到最大,车子铆足了劲向上爬,爬了几米就爬不动了。我握紧刹车,下得车来,右手抓住车后保险杠,两脚一前一后,身子向前倾,努力向下压,几乎与路面平行,用尽吃奶的力气向上推,车子向上动了约40厘米。这样推了几次后,我已气喘吁吁,筋疲力尽。看看前面的上坡路还有一大半,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推了,我真想放弃,让车子滾下山崖。
在这关键时刻,山坡上来了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男生说:“怎么了?” 我说:“路太陡,上不去。” “要帮忙吗?” “要!谢谢啦!” 我在前面扶住车,他在后面推,很快就推上去了。我再次感谢后说:“你们真是天生的一对儿。”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男生英俊潇洒,笑貌堂堂;女生柳眉弯弯,粉黛含羞。我把最美的祝福送给他们:“愿你们爱情甜蜜!” 然后驱车返回。
深圳绿道犹如一个大舞台,布景精美,色彩绚丽,上演了一个个真善美的动人故事。幸运的是,我也成为故事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只是无足轻重的配角,起着陪衬的作用,但是我乐意做这样的配角,把真善美的故事真情演绎,为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添上一朵小花。
【作者简介】
杨山坡,原名杨定超,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不计其数的心灵故事。论文《哈哈镜里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三个面向和《教育文摘》联合举行的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主要作品有散文《桂林日记》、诗歌《歌声飞过40年》、小说《寻人启事》等。在人生旅途中,追求诗意的生活,逐梦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