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饮二则
文/谢乐琪
白梅
十月早上,鸟鸣声清亮,我和朋友用青瓷杯泡了一些明前郑和牡丹王白茶后,饮毕,宛如置身于一片深深绿霭中,或是一起进入了茂林修竹的书法兰亭序意境里。
应该再添些水。茶杯空了,只余一些舒展的茶叶。
好的,我去打水。
流水声潺潺,宛如置身日式庭院,有溪水经过,曲水流觞。
或许用沸水更好。
而后听见水烧开后水壶咕嘟咕嘟的声音,室内氤氲着茶香和暖意。
茶汤清冽,果然好茶。
用兽香炉焚香,几根白梅。梅花香气冉冉扑鼻,我们宛如坐在梅树下用炭火煮茶。
颇有种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意境。
白梅线香用的是日本的,所以朋友聊起了日本二十弦筝,他播放了一曲《春来了》。
而后我们聊起了日本的艺妓。还想起了尺八与《源氏物语》。
光源式和紫姬以及众夫人喜欢熏香调香,他们的衣襟上总会带有代表各自特色的花香。
抚子花,樱花,红梅等。
我想起后带来了几包玄米茶,是之前在日式料理店买来的,顺便加上了三文鱼和鳗鱼饭团。
玄米茶用热水泡好后暖胃,宛如慈母的双手抚摸着额头,或者一缕缕春风吹过面庞。
白梅飘落在青瓷杯上。我们谈论着各自的近况。
或许下周吃螃蟹应该点上甘菊。一边吃螃蟹一边赏金菊,如此才不辜负良辰美景和时节。
我们一致赞同。或许还会想起陶渊明,和上周看过的叶嘉莹的《说诗讲稿》更有一些意趣。
白梅幽幽,暗香袅袅。
室内光线柔和,洒下一片金黄的暖意。
甘菊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朋友带来了日本线香甘菊。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我想起了曹植的《洛神赋》。
只闻线香哪能够呢?之前点燃线香白梅,配了青瓷茶具和明前郑和牡丹王白茶,那种意境,真像是进入了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里,又或者进入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甘菊味浓,让人想起金秋赏菊,秋风蟹,或者陶渊明的《饮酒》。
线香在白莲香座上袅袅蒸腾,就像浪里白龙或是一阙宋词《水龙吟》。
我对朋友说:“如果有机会,真应该好好学习香道或茶道呢”
上周看了松下典子的《日日是好日》和《日日有好事》每一个节气茶室对应不同的挂轴,以及摆放着不同季节盛放的花朵。茶室和香道真是让人静心。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画馆里学习插花以及盛花摆放,帮助画家整理画展的作品以及出售的书法挂轴。我跟着学习了几期插花课,研习了日式小原流插花,如花在野。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金菊灿烂,华贵天成。
“花也有了,香道也有了,茶也有了”我会心一笑。
线香冉冉,真是有了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意境。品甘菊,卧听松风之声,乐在其中。
作者简介:
谢乐琪,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喜欢诗词歌赋,赏花,爱好读书,多次获得中外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北京艺术邀请赛一等奖等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