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年俗~大寒迎梅
苌志学
大寒节气俗语:
小寒时处二三九,
天寒地冻冷到抖。
大寒时处三四九,
天寒地冻冻死狗。
小寒小冷大寒大冷,
天不冷不是好兆头,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小寒不如大寒寒,
大寒天暖人不安。
小寒不寒大寒寒,
大寒天寒开春暖。
大寒节气的特点:
雨雪、大风、低温:大寒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月20日-21日,也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是天气寒冷的节气。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寒潮来袭持续低温。
雨量增加、防寒防冻: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略有增加,北方持续降温达近20天。
大寒节气的风俗:
尾牙祭:我国南方地区有大寒尾牙祭的习俗。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
喝鸡汤:到了大寒季节,选择老母鸡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2.吃八宝饭:民间有大寒节气吃八宝饭的说法,八宝饭是用糯米熬制,拌上糖、猪油、桂花,再加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蒸熟浇上糖卤汁,味道甜美,待客佳品
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大寒节气也是除旧布新、腌制年肴的好时机。人们开始腌制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同时要注意防风御寒,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祭灶: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年末,人们都开始忙着辞旧迎新,扫尘洁物,准备丰富多样的年货。人们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大寒节气的寓意:
大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天气严寒:大寒代表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通常发生在北方地区,这里的大寒没有小寒冷,而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全年最冷的时期。
农事准备: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中,大寒时期是农民们忙碌准备年货和进行农事活动的时刻。这个日候,人们会准备祭祀供品、腌腊味、扫尘、贴窗花等,为春节做备。
新的轮回:大寒之后,随着立春的到来,标志着一个新的季节轮回的开始。因此,大寒也被视为冬天结束和新春到来的前奏。
养生保健:大寒时节,人们需要意保暖,避免受寒引起的疾病,采取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饮食习来维持身体健康。
文化习俗:大寒期间有许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吃"大寒面"、晾晒衣物、贴窗花、煮汤圆等,这些都是为了祈求家庭幸福、健康和美满。
辞旧迎新:大寒不仅是对寒冷气的一种描述,它也承载着人们又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期盼和对过云的告别。
7.农谚与气候预测:通过观察大寒期间的天气状况,人们还会依据一些农谚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如"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和"大寒三白(雪)极宜菜麦"等,这些谚语反映了古人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和利用。综上所述,大寒不仅是自然界气温低下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新年开始的庆祝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判。
大寒节气迎梅:
今天是2024年1月20日,农历2023年腊月10日。今日大寒,四九第三天,宜是隆冬最寒冷之时,燕赵大地进入寒潮降临期,日寒渐暖。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期待天暖,喜迎新春。制作美篇赋大寒迎梅诗句十首,与美友们分享。
七绝·咏梅
一枝红粉絮花飞,
柔媚似真吻香蕊,
梅雪媒融百艳生,
风中绽放芬姿美。

七绝·赞梅
古树梅花开四九,
冰魂艳魄芬芳久。
山高水落流佳人,
如意呈祥赠君友。

七绝·颂梅
雪伴冬霜添异彩,
梅花香自苦寒来,
玉容俏洁绽芬馥,
原是名殊向客开。
七绝
赏梅
雪片舞飘稔众苦,
寒梅徽立绽今古,
迎春艺苑屋相寻,
愿做寿阳报晓鼓。
七绝
傲梅
寒梅鲜艳傲严冬,
北国飘零吹朔风,
雪友枝头红透骨,
迎春绽露赏花丛。
七绝·腊梅
腊梅天性绽寒冷,
花瓣青黄喜气盈。
游客奉觞金蕊蝶,
期颐佳运趁晴明。
七绝·冬梅
傲雪冬霜腊月开,
凌寒怒发冷香来。
风姿秀骨群芳妒,
玉洁冰心放异才。
七律.红梅
梅爱雪花情相连,
冬雪赴约腊月天。
雪落大地化成雨,
花瓣盛开随心愿。
雪花吻梅话情语,
花蕊只为白雪开。
红白相映多美好,
留下佳景暖人间。
自由体·赞梅
梅花无意把枝伸,
朵朵花开不染尘,
冰清玉洁本天真,
独领风骚不争春。
梅雪相恋让人羡,
冰清玉洁惹人怜,
待到雪化梅飘落,
留得美誉在人间。
琴声伴着雪花飘,
梅花无意把枝升,
朵朵花蕾吐芬芳,
独自洁身不争艳,
待到梅花满山开,
她在丛中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