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谭》精言10句,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典
文/张 勇
古人常用“咬莱根”作比喻,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
《菜根谭》作为一部传世影响较大的语录体集录之作。书中的文字简练明隽,意境空灵淡泊。所阐释的思想智慧,明心见性,顿悟人生,警世感人。
全书博采儒、道、佛三家思想之奥旨,把有为无为的处世之经验、入世处世出世的为人之道融入一体,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小视的潜移默化力量。
“天理路上甚宽,人欲路上甚窄”。
品读《莱根谭》,尤如高人指点迷津,让人内心时时开朗。这里精选人生哲理10句,与处于当下社会多元化价值观中的朋友,一同共勉。

1、“自然鸣佩,最上文章”。
释义:山林间松涛的情韵,岩石上泉水的声响,静静听来,便体会到这是大自然最美的旋律;芳草之间的迷蒙烟雾,湖水中央的缥缈云影,闲闲望去,就能发现这是天地间最上乘的文章。
感悟:大自然用它的阵阵松涛、淙淙流水诉说着自己的心声,用它的草际烟光、水心云影抒写下内心的感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能否听懂它的心声,感动它的感动,在于世人的感同心知、静观默念。只有心领神会的人才能感受它的无限风情,多姿风彩。
2、“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
释义:相对于宇宙空间,山河大地只是一粒尘埃,何况人类更是微尘中的微尘;相对于宇宙时间,血肉之躯到头来终归是泡影,何况身外的权位名利更是泡影中泡影。一个没有至高智慧的人,是没有一颗彻悟的心来明白这种道理的。
感悟:诚如苏东坡《前赤壁赋》中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必须面对自己的有限性,领悟以个人之力不可能穷尽万象、事事务取。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岂能悟得“万象皆空幻”的真义?
3、“得好休时便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
释义:人如果愿意就此罢休,就应立即作个了断。古人说:“现在如果能罢休就赶快罢休,如果想找到一个了断的机会再结束,就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这是很高的见解。
感悟:决断和放弃是一个人从容处世所必备的。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情拖得越久,处理起来就越棘手,而且还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人要学会放弃,当放则放,不要有所顾虑、心存不舍,更不要寻找种种借口,这样做是最明智的。
4、“知足则仙凡异路,善用则生杀自殊”。
释义:日常生活里的一切事物,能够感到知足的人就像处于仙境般快乐,不能知足的人就如同处在凡境;凡是世上的因缘,懂得善加运用便处处都是生机,不能善加运用则处处皆是危机。
感悟:知足的人着眼于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并善加利用且珍惜它;不知足的人则在意自己所欠缺的事物而执意强求,结果非但未必能获得,还可能失去原本所拥有的。“知足常乐”才能真正享受人生乐趣。

5、“乐心在苦处,苦尽方甘来”。
释义:世俗之人以自己的愿望得以满足当做快乐,然而却被寻找快乐的心带到了痛苦之中;达观之人能够以不如意的事当做快乐,终为一片苦心换来了真正的快乐。
感悟:“宝剑锋中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幸,对于弱者是无底深渊,但却是天才的进身之阶。能在苦中作乐的人,才能苦尽而甘来,足以享受成功的喜悦。风雨彩虹,美好的东西如果来得太容易,惊喜和价值就会打折扣,成功和快乐也是如此。
6、“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
释义:回味无穷的味道,不是从甘醇的烈酒中得来,而是从嚼豆饮水的清淡生活中得来;惆怅忧伤的情怀,不是在寂寞困苦中产生,而是在轻歌曼舞的享乐中产生。可见浓厚的味道常常很快就会消散,而清淡中的趣味才是真实的。
感悟:所谓“浓处味短,淡中趣真”,说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清茶中有悠长韵味,俚曲中有雅致之韵。恬淡之处,却是玄机奥妙所在,看是滋味冲淡,但却俗中有雅,精巧绝伦。食美味、贪美色、纵欢乐,这样的人常常多病命短。长寿的人却是粗茶淡饭,勤于劳作。越是精彩热烈的就越快冷却,人的能量和热情有多少能够供我们去肆意挥霍。
7、“凡俗差别观,道心一体观”。
释义:天地间的万物,人世间的一切情感,如果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纷纷扰扰各不相同;如果用通达人的眼光来看,则样样都平常。何必要去加以分别和取舍呢?
感悟:人们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万事万物均加上主观标签,以我转物,为所有事物添上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看出的万物自然大有分别。至于通达的人,则不以自我为中心,而用超越世俗的眼光去观察,所看到的天地万物、人伦万情都是一体的。可见,不论对人、对事或对物,只要能本着客观、公正、平等的态度,用一颗简单透彻的心来对待,就不会受到外物俗情的牵绊。
8、“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释义:如果让身体常处在悠闲的地方,世俗的荣辱得失如何能够驱使我?如果让心灵常处于冷静的思考,世间的是非利害又如何能够欺瞒我?
感悟:“无为”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人的心灵在宁静的时候,心境就会变得开阔,心思就会变得通透。常使心灵保持在冷静的思考状态,世事的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就能够了然于心,宁静的心境才会出现,尘世的荣辱才能消散。

9、“任幻形凋谢,识自性真如”。
释义:头发脱落、牙齿疏松,任凭虚幻躯壳的自然衰亡老去,莺歌燕语、花草萌动,去体悟天性永恒不变的真理。
感悟:人们不能左右自然的规律,发落齿疏、幻影凋谢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面对这一切的心态,我们却可以自我调整。草木在春夏秋冬中荣枯,天地在日出日落中旋转,人类在新陈代谢中轮回,世上的一切都是在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人类在浩翰的宇宙中与花草一样。花开遍地是美丽的,落英缤纷,也自是种诗意的潇洒。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轮回,领会生命的本真。人类的身体无法永生不灭,但人类的智慧和灵魂却可以像宇宙般浩渺。
10、“知哀破尘情,知乐臻圣境”。
释义:被物质欲望所束缚,就会觉得我们的人生是悲哀的;徜徉于本性中不脱离它,就会觉得我们的生活是愉快的。懂得被物欲束缚的悲哀,世俗的情欲就可以消除;知道生活在本性中的快乐,神圣的境界就自然能够达到,
感悟:人生在世,如果把功名利禄看得过重,就会不知不觉为自己戴上一副沉重的枷锁。如同被奴役的牛马一样,失去了自我,整日在劳作忙碌中度过,人生怎会有快乐可言。只有不失本真,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才能身心得以放松。如果每个人都能存有一颗淡泊之心,不断反省自察、修养身心,人间就会充满宁静祥和之气。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人,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政工师、经济师。《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文化自媒体学人。《灞柳文苑》顾问。已有5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2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奖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有个人文集《案牍笔谈》。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