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到韶关市行政服务中心,找到芙蓉山公园的拾贝湖入口,以为大功告成了,谁知“万里长征”路漫漫,等真正走到拾贝湖已经近中午了。服务中心前方的林荫大道似曾相识,浓荫遮蔽下光影斑驳,明显传递出一阵阴凉。旁边绿树环合的小潭因融入了芙蓉山的两座小山包的倒影而更显妩媚。然而,我两次从它身旁经过都不为它而来,也就走过、路过、错过了。早开的樱花笑语盈盈,暗香浮动,也没有羁绊我离去的脚步。看着路标,望着近六里的路程,而且时间也不早了,我想坐旅游车进去。停车场是停到有旅游车,但门锁着,也许是因为游客稀少生意难以维持吧。我只好循着走道一路前行。广东南岭干部学院那两栋簇新而又显得庄严的青灰建筑吸引着我,犹豫再三,还是与它错过。望着“公园南路口1300m”的路标,我没有旁骛的时间了。路边设立门岗,是阻止乱摆卖的,也不给遛狗。能进入拾贝湖的路口还真不少,碧湖路、旺湖路、蓉山路、蓉湖路、蓉乐路,都有入口,真是四通八达呀。不过,车辆都不能进入湖区,都被挡在湖外。真有几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风范。

我由旺湖路路口进入拾贝湖,乍一看真有几分失望的。面积不大,水很浅,植被也不算丰富。没有什么建筑,人也不算多。我不由得想起打听拾贝湖时一位同事说的:“什么‘拾贝湖’,就几口废弃的鱼塘,笑死人了。春天去还好一点,草绿了。现在去没什么好看的。”确实,尽管沿湖外围有平整的公路,湖边的四周有蜿蜒的水泥石板路,还有垒得夯实的泥巴路,似乎真没有什么出色之处。新设成景区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怪不得连阅历丰富的滴滴师傅都难觅她的芳踪。我独自游荡其间,打量着身边的人、景。人慢慢增多了,有互相搀扶着踽踽而行的的老年夫妇,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有携家带口、带着帐篷、席子、桌子、食物的亲友团,还有带着“大炮”、放着无人机的摄影爱好者。一对拿着无人机不时找景拍摄的中年夫妇的对话传入我的耳膜:“到樟树林那边去吧,那边人多、树多、草多。”“别看那边热闹,这边湖光山色意境很好的。”这里有什么意境呢?我不由得天上、地上寻觅“意境”。果然,蓝天、白云,湖光山色,树枝上的几片红叶随风摇曳,在暖阳的普照下,真有几分意境的。看着被芙蓉山环绕的拾贝湖,我突然想起了《济南的冬天》里描绘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拾贝湖就像芙蓉山摇篮里的婴儿,那么安详,那么宁静。湖边的草有枯萎的,有顽强保持绿意的,都有一份淡定从容。湖中的水是不多,小鱼却不少,密密麻麻的,乍一看以为是蝌蚪。几只野鸭也许想打破这一份宁静,“呼”的一划,鱼儿跳了起来,仿佛把环绕着拾贝湖的芙蓉山摇醒了。那些摇曳的芦苇、炫目的枯草、兀立的残荷,都争先入画。如果你再细心一点,可以偶遇砌得独特的蓄水池以及它身旁的果树,开得意犹未尽的木芙蓉,更不用说那成片的樟树林、桃树林。如果是环境保护者,隐藏在去凤凰城碧桂园的路边圈起来的红土地一定让你不虚此行。可爱的黄松鼠木牌上携带的的白色字体“保护红土地景观 请勿踩踏”格外醒目。如果你是阅读爱好者,新建的风度书屋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捧着心爱的读物,不想沉醉都难呐。如果想换一种休憩方式,站在书屋第二层的走廊上极目远眺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得到这种美。正在忙碌的师傅就带着几分不解地问我:“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我笑而不语。他们是来干活的,自然难以享受休闲的乐趣。“物质决定意识”,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眼前饥肠辘辘的我再也难以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了。望着路边的指示牌,问了几位行人,我决定从蓉山路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