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腊月初三。
上午9点多钟,阳光像利剑一样穿破浓雾,照在湖北省鄂州市蒲团乡上(倪)石(竹)道路两旁的田野上、树木上、庄稼上和农户门前古香古色的门楼上。平坦宽敞的路两旁的树木抖了抖身上的枯枝败叶,尽情地享受着灿烂的阳光,菜地里的蔬菜也伸了伸手臂,赶走了身上的霜花,又变得生机勃勃了……
“我收集了三本有关上倪战斗的资料,你看看。”在上倪村当了近20年村支书的姜立千一边开车一边对我说,此时,我的目光一下子从窗外回到了《中国共产党鄂州历史》(第一卷)《鄂州抗战》和《抗战英烈》等书籍上,上倪战斗、郭垱惨案、夏家榜事件、水上交通线等一个个动人的新四军主力挺进江南的故事浮现在眼前。
“走,我们到上倪湾里去走访一下。”车子刚进村部,村里负责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的支部副书记、退役军人倪国林带着我们来到了湾北头。

“上倪湾当时有70多户,是远近闻名的大湾子,1943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盛瑜所辖别动军马钦武部从夏家沟走小路直奔上倪湾,这时,新四军从韩家湾赶到万家湾,在上倪湾万家墩展开了一场遭遇战,新四军牺牲100多人。战斗结束后,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就在上倪战斗附近的一个50多平方米、一米多深的坑里掩埋牺牲的新四军尸体,后来大家称为‘万人坑’。”90年代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的倪世豪介绍。
“你说上倪战斗的事啊,老方可能更清楚些,他的父亲是新四军,母亲路过当时打仗的地方,腿还受过伤。”一位老村民用手指着湾两头的一幢两层楼房告诉我们。
来到老方的门前,“铁将军”把门,倪国林通过联系老方的儿子找到了今年77岁的方光池,只见他的雨鞋上沾满了污泥,脸上还挂着汗珠。他一边用衣服擦擦脸上的汗水一边招呼我们进屋。
老方喝了几口热水,用右手理了理搭在前额上的头发,说:“我的父亲叫方超南,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开始是负责为新四军收税,后来参加了张体学带领的部队,担任了新四军排长。这样一来家里就缺少了劳动力,我母亲承担了家里种田犁田打耙的农活,还能扛水车。有一天,上倪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我母亲扛着水车路过那里,左腿被子弹打伤,当时鲜血直流。尽管这样,母亲整天带伤种田地,料理家务。有一次,父亲正准备赶到另外一个湾里联系参加上倪战斗的新四军,被两个敌人发现后追击,父亲利用人熟地熟穿过十几幢房屋后躲进群众家里的一口大水缸才救回一条命。父母有时给我们讲有关上倪战斗的事。当时参加上倪战斗的新四军大部分是东北人,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们只得从湖里走,谁知道湖里下了好多钩鱼的钩,新四军从湖中过时血水染红了湖面。父母还说过,湾里有位叫倪世枝和一位姓姜的人主动参加了上倪战斗后勤。战斗结束后,俩人带头到现场抬新四军的尸体,参加抬尸体的群众好多人边抬边流眼泪,当时只好在就近坑塘掩埋,湾里人叫‘万人坑’。”说着,方光池带着我们来到了当年“万人坑”遗址,他指着前面不远的一块地说:“这块地方是我57年前填起来,后来还有人在这块地里挖出了地雷和一堆子弹壳。上倪战斗的故事在我们家里已讲了三代,我还要让我的孙子把这个故事也传下去。”
老方虽然年过七旬,看上去身体硬朗,他一个人种了5亩责任田,1亩菜园,他的儿子方文红承包了一大片水面搞水产养殖,一家人生活幸福,其乐融融。
“我们今天有了富裕美好的生活,不能忘了先辈们流血牺牲的英勇事迹,我有时还给自己的孩子讲上倪战斗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站在一旁的方文红说。
上午11点多钟,我们返回村部,刚进门就听见书记姜立千正在用手机与村里“五老”联系,进一步了解上倪战斗的经历。他说,上倪战斗是上倪村的一块红色“名片”,我们要通过树立“无名英雄纪念碑”的形式,让这个动人的抗日故事代代相传。说罢,他翻开《中国共产党鄂州党建》(第一卷),运用支部主题活动日的时机,再次给党员干部讲述上倪战斗的故事:
“顽军马钦武抢占樊湖的阴谋未能得逞,反而损兵折将,然其贼心不死,仍屡屡出动部队到处骚扰,破坏抗日根据地。
为了打击马钦武的嚣张气焰,1943 年10月,新四军打谋长刘少卿率十四旅四十一团和挺进十七团进驻樊部,何部还以颜色。
11月19日,四十一团和挺进十七团在东港截住了来犯的部孟昭厚大队,顽军虽有 300多人,但一见新四军主力部队.忙向北逃窜。四十一团当机立断,兵分两路,成钳形之势,繁不舍。其时樊湖总队正在季家贩一带活动,顽军见前后受击,逃到三面环水的上倪村,强占民房,控制制高点,企图待天黑从水路逃跑。四十一团亦迅速占据上倪村周边万家墩、胡家铺能家染铺、乔李等村,包围了顽军。
樊湖总队积极配合主力部队,首先控制了上倪村周围村庄船只,同时在大湾等乡组织了大批船只集结在余湖渡一带待命仅寺屋和武城两村就出动了50余只船。
上倪村位于鸭儿湖畔,三面临水。 村前除几百平方米的万家山外,全是一片开阔地带,易守难攻。
顽军孟昭厚大队强占上倪村后,因船只被武工队控制,因此从水路逃走的企图破灭。孟昭厚自知屡犯抗日根据地,新四与人民群众不会轻饶他,明知顽抗绝无生路,仍一意孤行,欲水一战,等待援兵。于是,他令其部下收集全村的稻草,用淋湿,在村口筑起第一道防线;强拆民房,用砖、石将巷道封堵构成第二道防御工事;强占全村最高的五栋青砖瓦房,设置5主要火力点,并挨户强抢棉被,用水浸湿后堵塞门窗,以作最后隅之地。
中午,战斗打响,四十一团展开正面强攻。霎时间,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整个上倪村被笼罩在硝烟之中。顽军依据有利地形,疯狂阻击,四十一团进攻受阻。为了迅速解决战斗,下午,四十一团再次发动猛攻,首先集中火力射击顽军用稻草筑的防御工事。11月干冬,久晴未雨,稻草干枯,虽淋了水,但未湿透,有的中弹后便燃烧起火,躲在草堆后面的顽军有的被烧伤,有的被浓烟呛得晕头转向,慌忙后撤。第一道防线很快被打开了缺口。四十一团立即发起冲锋,这时,狡猾的孟昭厚命令部下打出白旗。四十一团立即停止了进攻,为防有诈,指挥部派一名参谋带一个班作代表进村与顽军谈判。果然,顽军用的是缓兵之计,用假投降来拖延时间,调整部署,补上缺口。当谈判代表走近村庄时,突然遭到机枪的猛烈扫射,全部牺牲。全体指战员目睹顽军的卑鄙伎俩,无不怒火中烧,再次发动猛烈攻击。激战中,团政治处主任郑锋负伤。
黄昏,激战仍在进行。顽军企图突围,派出一支队伍偷偷从村西向外蠕动,沿湖岸往清风寺方向寻找突破口。樊湖总队早已严阵以待,迎头痛击,毙伤数人,顽军只好乖乖退回上倪村。
夜幕越来越沉,我军发挥善于夜战的优势,加强了攻势,采取迁回偷袭、腹背夹击的战术。午夜,四十一团用一部分兵力配合挺进十七团在正面组织佯攻,虚张声势,吸引顽军注意力。主力乘船绕到顽军背后,借夜幕掩护,悄悄登陆。拂晓前,迂回部队突袭得手,正面部队同时发起猛攻,顽军首尾不能相顾,阵脚大乱。我军冲进村庄,将顽军分割围歼。天亮时,战斗结束。共毙伤顽军数十人,缴获各种武器 300 余件,孟昭厚以下官兵全部被俘,无一漏网。上倪战斗硝烟方散,四十一团又在横山击退马部两个连的增援部队,毙伤多人,俘数人。为了顾全抗战大局.四十一团对俘虏特别优待,向他们反复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然后将其全部释放。战斗结束后,樊湖委及时对上倪村的群众进行了慰问,拨出专款,修缮被毁坏的房屋。
上倪战斗将王牌顽军马钦武部的一个 300余人的大队一锅端然后将俘虏教育后全部释放,赢得了军事和统战的双重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马钦武的嚣张气焰,也震慑了日伪和其他顽军,进步扩大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影响,促进了樊湖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在采访返回华容城区的路上,太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我再次阅读《中国共产党鄂州历史》中上倪战斗故事的章节,老党员、老村民讲述上倪战斗故事的声音一次次在耳边回响,让我深深感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应因地制宜挖掘红色资源,并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