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探寻习近平同志福建足迹(廿六)
1984年福州就已成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城市。改进党政机关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成为习近平打开省会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一)
习近平在机关提倡一种“满负荷精神”,
反对人浮于事,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
他批示编撰《福州市民办事指南》,
通俗实用,前后只花了五十个小时。
习近平称之为"改善软环境之举”!
他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
讲求工作实效,提高办事效率,
在全市进一步形成了习惯风气。
针对当时机关工作作风之积弊,
他在党建中提出"十提倡十反对"。
在福州市马尾隧道西的入口处,
张挂“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的巨型标语。
抓住急需解决之事组织实施狠抓落实,
由此"马上就办"之风刮遍福州全市。
福州经开区建设实现了"五个突破”,(注一)
综合评价在全国首批开发区荣居第五位。
(二)
对于"马上就办",习近平反复倡导自作表率,
平时工作始终超负荷,没有节假双休日休息。
他向全市提出"马上就办"狠抓落实,
亷政勤政、狠抓落实的精神在全市蔚成风气。
一系列重效率务实干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出,
一整套督察监督机制也随后相应建立。
"马上就办"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他接着又加上了"真抓实干"四个大字!
不久"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这八个大字,
镌刻在市委礼堂墙上,也铭刻在干部心里!
习近平在福州任职的六个年头,
生产总值年年攀升,年均增长率超百分之二十!
(三)
招商引资是当时福州最重要工作之一,
但外商投资办厂流程繁复,拖泥带水……
习近平首次提出"一栋楼"办公之计,
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揽子解决问题。
"一栋楼"如何操作,习近平自有主意:
实行"一个中心,一条龙"的管理模式。
一栋楼集结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
实行有限授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时福州市的"两个中心"闻名遐迩,
行政服务中心受理量大增,群众满意;
市民服务中心受理繁忙,人流量超万,
成为全国入驻单位入驻事项之最!
(四)
习近平赴漳州就机关效能建设调研,
指出管理也是生产力,效能建设贵在坚持。
省委省政府出台开展效能建设决定,
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成立。
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通过后,
成为全国首部效能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省直部门普遍设立行政服务中心,
"三个一"的运行机制在全省推广实施。(注二)
"两个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成为必备设置,
"十五分钟服务圈"已构建在群众周围。
"马上就办",成为机关转变作风重要遵循,
成为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强大动力!
注一:"五个突破"是:总产值突破1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00万元,批准"三资"企业项目完破100个,投产企业穾破100家,完成基建投资突破1亿元。
注二:“三个一"是: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
(维我中华2024年元月17日深夜脱稿,敬祈雅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