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枣树
(中篇小说)连载
作者:季志林
(续上)
三
清晨,黄琳早早就起床了。
她轻轻的挑起水桶走出院子,准备在村外的池塘打水。出了村子,眼前一片荒凉景象,刺骨的寒风还在无情的刮着,远处的祁连山高大雄伟,白雪皑皑,从东到西望不到头。这时,己有不少战士在池塘里打水了,池塘里的水源来自祁连山的小溪,每年雨季,溪水会顺着山沟自然流淌下来,这个村子坐落在山脚下,村旁低洼处就形成了自然的池塘,村上的人们吃水洗衣全靠这座池塘。到了冬季,池塘的水面结成厚厚的冰层,必须凿开一个大窟窿才能取水。
黄琳是学给排水的,望着这片池塘,不由自主想到今后部队可以利用祁连山的雪水做水源,如果能建一座高位蓄水池,将是一项既省力又可行的选择。
冰面很滑,她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被滑倒。看到她踉踉跄跄的样子,旁边的战士急忙帮她装满水桶提到池塘边上。
女人的力气毕竟小得多,她吃力的挑着水担深一脚浅一脚的时走时歇,到家时已是气喘吁吁。这时,存厚媳妇正在扫院子,看到她挑水回来急忙接过水桶道:“大妹子,你咋能自己去挑水嘛,冻脚冻手的万一摔着了咋办?快进屋子暖和暖和。”
说话间她端出来一盆热水:“咱们这里啊,天太冷,池塘里的水冰凉冰凉的不能直接用,容易冻伤人,我们洗脸洗衣服都用热水,今后洗衣服时你说一声,我提前烧好热水。挑水有娃他爸呢,你只管用水就行了。”
“大嫂,这怎么行呢,我能挑得动。”黄琳一边洗漱一边接过话茬。
“那也不行,这本身就是大老爷们该干的事,咋能让你干?你一个姑娘家,细皮嫩肉的,咱村这路,坑坑洼洼的可不好走,再说了,你出去挑水让村里人看见都会说嫂子没有把你照顾好。”
存厚媳妇一席话让黃琳深受感动,她觉得这里的群众待人诚实,忠厚可亲,尽管他们还很穷。
早饭后,工程科刘技术员把黄琳领到王龙山科长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还是老乡家,只不过房子里边多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房檐下还放了十多个小櫈子,平时开会,大家就坐在院子里。
王龙山是东北人,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后,还在东北大学上学的王龙山和一批进步学生流亡到了西安,不久又辗转到了延安参加了八路军。据说他作战十分英勇,曾在一次肉搏战中一口气挑死了三个鬼子兵,至今部队还流传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传奇故事。黄琳对王龙山的第一印象是性格爽朗,说话直来直去,办事干脆利索,他一边给黄琳倒茶水,一边关切的问道:“小黃呀,这戈壁滩可不比内地,住得惯吗?”
“还行,房东一家人都挺好的,待我很热情很周到。”她本想再说一句话:就是晚上空落落的有些害怕,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咱们现在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切从零做起,你看看,部队住帐篷住地窝子住群众家什么情况都有。我们这些人吧,战争年代苦日子过惯了,有个地方凑合着住下就行。只是难为了你们这些年轻人。而且你是整个工地唯一的女同志,只好先安排住在老乡家里了。”
“王科长您别这么说,来部队之前我就有了过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初来乍到也可能有个适应过程。不过我觉得能坚持下去,您就给我分配任务吧!”
“那好!咱们这条铁路明年就可以全线贯通,目前,我们的机车补水补煤全靠兰州铁路局支援,铁路修通后必须要有自己的配套设施,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下一步试运行的事了。你是学给排水专业的,机车给水所建设就由你负责勘测设计,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同时还要拿出铁路沿线人员生活用水方案。我对这些工程是门外汉,目前真正懂业务的就数你了。我给你派两个技术员四个兵,今后你们就是一个小分队,业务工作由你负责,日常管理由刘技术员负责,今后你们的任务就是专门研究解决部队供水问题。小黄啊,这个任务可是不轻啊!”
听了王科长一席话,黄琳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心想,这部队领导干事的作风就是不-样,居然能让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负责这项工作,毕竟自己还缺乏现场施工经验啊!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支英勇善战的钢铁部队,从进入戈壁滩起一直是白手起家,哪有现成的工程技术人才?像她这样的大学生,在部队首长眼里,那也是真正的宝贝疙瘩。
此时她那不服输的性格又上来了,思索片刻,便对王龙山表态道:“既然领导这么信任我,我就有决心把工作干好!”
“不过,困难还是不少的,我们现在没有现成的水文资料,也没有能参考的设计图纸,即使要勘察现场,我们也没有任何车辆,干事全凭两条腿。目前铁路还没有修通,车站值班室和营房怎么建?这些都是一张白纸,今后全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我明白,我们可以先勘测地形,熟悉情况,然后再摸索着搞设计。”
“我给你一份清绿支线设计图,这是咱们手头唯一的技术资料。这份资料其实也不全,为了抢时间,咱们这条铁路属于边设计边施工,有许多方面还需要边干边完善。对于清绿支线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基本原则是先建铁路后建窝,支线和国家铁路在清泉站接轨,考虑到今后的业务衔接和物资转运工作量大,我们将在这里修一个车站,一个机务折返段和机车给水给煤所。驻军除了铁路运输维修连队,还有各大单位的招待所转运站,部队的给排水管网也必须通盘考虑,另外,铁路沿线按每十公里左右设一个养路工区安排,营房选点和供水方案也须你们一并提出方案。”
王龙山一口气把这些想法说完,黄琳顿时感到头都大了,毕竟自己还缺乏设计和施工经验,这么多任务她能拿下来吗?她有些犹豫了,担心挑不起这副担子。不过刚才已经向科长表过态了,说什么也不能退缩。
王龙山似乎已经看出她面有难色,便问道:“怎么样?这任务够重了吧?”
黄琳点点头说:“科长,我虽然学的是给排水专业,但没有单独组织过工程施工,在学校时曾经实习过一段时间,设计方面问题不大,施工组织只能算有点儿了解,这样,我先熟悉一下资料,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然后再和同志们现场勘察。”
“行,你大胆的干吧,出现问题算我的。有啥困难就说,我全力支持。”
从王科长办公室出来,刘技术员对黄琳说:“小黄啊,你真有福分,我看咱们科长非常器重你。科长这个人啊,啥都好,就是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爱训斥人,我们私下里都叫他‘王大炮’。但我觉得他对你非常客气。”
领导如此支持,黄琳又感到有了主心骨,打这天起,她便带着小分队扛着测量仪器,带上干粮奔波于大漠之中,开启了清绿支线的供水工程建设。(待续)
作者简介:季志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
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漠生命线》,
其军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