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 聚
作者:心如大海
再过一小时,就是2024年了。元旦,在外地工作的孩子要回来了,我们要团聚了。
记得四十多年前,我在外上学,不管是寒暑假,还是过春节,只要有了回家的打算,就掰着手指算日子,巴不得立刻动身。
有一位叫李品的老师说:“今天星期三,明天星期四,后天星期五,又该回家见你妈妈去啦。”

身在异地的我,立即浮现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情景,归心似箭了。
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父母亲,就忘乎所以。想象着见面时的情形,慈祥的笑脸,嘘寒问暖的话语,进而是熟悉的美食味道,还要聊到半才睡。
早上六点左右,父母亲就起了床,俩人蹑手蹑脚的做着事情,还互相提醒“孩子累了,叫他多睡会儿”。
可还不到八点,老爸就着急起来。
“起床啦,起床啦!太阳都照屁股啦……”
“你小点儿声,这么早把孩子叫起来干什么?没事,你先出去溜达溜达去!”母亲边说边把晾凉的饭菜,放进锅里。
早已醒来,却闭着眼睛装睡的我,心里暖烘烘的,禁不住偷眼去看他们。
起床后,草草吃了几口妈妈端出来的热好的饭菜,就慌张的出门,找久违谋面的发小和伙伴儿去玩儿,把母亲叮嘱“你中午早点回来”的声音甩在脑后……
抬头一看,零点了。辞旧迎新就是现在。
“一夜分两岁,五更分二年”。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才用的对联。
咱大中国的节日多好,多有人情味!春节过年,合家团圆,放炮贴春联,串门拜年,吃饺子闹元宵,大红灯笼高高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
这厚重的文化底蕴,既有诗情画意,又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这多好啊!
家庭团圆,亲人欢聚。中国人的节日,使小家安稳,民族团结,形成庞大的大家庭。这暖暖的亲情,是我们民族大融合的根。
现在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大爆发,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变。我们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孩子们生活压力很大。出生前,妈妈要胎前教育,担心输在起跑线;出生时,父母亲要选医院,请月嫂,优生优育;入托上学的时候,要择校选班,补习班,特长班,考重点,没有娱乐时间;上班时,投简历,求职,找工作,谈恋爱,买房子,还房贷,怕结婚,怕生孩子;拼婚、拼房、拼车,结婚快,离婚也快;没时间去看朋友,没时间回家看父母,即使到了家,睡得晚,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
我们这些家长,即心疼,又着急,还无奈。
团聚依然团聚,却没有了从前的简单快乐,大家各怀心事,而聚散匆匆。
是啊,自从有了公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的味道渐渐变淡了。甚至被洋节替代了,真让人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否会否遗失而忧心。
还好,我们的民族文化根深蒂固,“香风”熏不死“春风吹又生”, 你看,今年冬天的南北“大串联”,你看,世界各地舞狮子放鞭炮,过新年,更有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体现了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高。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回来了,而且中国风正在吹遍全世界。
期盼今后我们的民族,鸿运当头,好事连连,越来越多的中国节日,成为国际节日。期盼我们的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全球大团聚。

作者/主播:心如大海,华人诗社创始人、社长。阿紫艺术团主播。4年来,组织策划广播剧26部,多人大合诵72首,个人作品专场朗诵会和其它晚会86场,受到全民平台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配音秀达人,VV官方认证主诵,多家媒体平台的主播。朗诵作品近30000余篇。
审核简介: 荷(李苹)祖籍山东,生长在山清水秀歌如海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柳州,是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教书匠,喜欢写作、唱歌、跳舞、朗诵的文艺爱好者,始终是一个向着太阳奔跑的人。现任华人诗社审核部部长。
音频制作简介:汤萍,从事劳动人事工作,现已退休。喜欢唱歌,旅游,柔力球,酷爱吟诵,愿用声音传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