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一辈石油人
——谨以此诗献给大庆油田会战者

在北方的松嫩平原上
一道黑的油龙喷薄而出
划破长空 一飞冲天
出油了,出油了!
这是大庆松基三井
喷出的工业油流
山笑了、海笑了、参战的石油人笑了
这是老一代石油人
向祖国敬献的一份大礼
它象征着一场石油大会战即将到来
大庆长垣油田
主要坐落在大庆
安达县萨尔图地区
萨尔图蒙语的意思是
月亮升起的地方
千百年来一直是
绿草悠悠 牛羊成群
沼泽湖泊 海鸥飞翔
一九五九年的冬天呀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
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
风刮到脸上像针扎的一样疼痛
大雪覆盖了整个松嫩平原
但为了早出油、多出油
一时间
在这寂静无声的土地上
几万会战大军蜂拥而至
一场在中国前所未有
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
在广袤的松嫩平原上
拉开了序幕

老一辈石油人
不怕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不怕住牛棚、马圈、干打垒
在“天当房地当床,
棉衣当被草为墙。”的艰苦条件下
铁人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豪迈地说道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
天南海北来会战,
誓夺头号大油田。
干!干!干!”
“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革命浪漫主义胸怀
这勇于奉献的精神
可以战天,可以斗地
老一辈石油人
不怕挨饿受冻,工作条件恶劣
不怕缺少装机、运输设备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
人拉肩扛运钻机
硬是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矗立在井场上,
这坚定的信念
这敢于担当的精神
铸就了石油大会战的一段不朽的传奇
石油大会战承载了老一辈石油人
为国家争气
为民族争光的宽广胸怀和决心
涌现出“王、马、段、薛、朱”会战标兵
标兵只是大庆油田开发中
众多老一代石油人的缩影
它凝聚几万职工甘于奉献的辛勤汗水
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
当满载原油的火车汽笛长鸣
一列一列的风驰电掣地驶出油田
从月亮升起的地方出发
照亮祖国大江南北
从此中国把贫油的帽子
甩到太平洋里
这份荣耀
属于老一辈石油人
也属于今天仍在油田奋战的新一代石油人
他们必将成为
大庆油田现代化管理的脊梁

特约主播:
张鉴,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1961年入东北石油学院,深受大庆石油会战和大庆精神的薰陶鼓舞,励志献身石油事业。现为石油企业退休职工,朗诵爱好者,洛阳市朗诵学会理事、诵读导师。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风格,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自我,力求感动他人。曾获洛阳市牡丹诗歌朗诵大赛“最佳朗诵奖”、“大唐杯”诗歌朗诵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华豫文苑特约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