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的命运
朱和顺

闲话,是人们藉以消遣的一种方式,从语言活动的范畴来说,大概实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属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类,不像其它语言活动,有着明确的中心和目的。不过,这“街谈巷议”在人们的生活中却也决非无足轻重,史实的流传,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推广,民间文学的发展,天下大事的传播,以至公理的裁决,有许多就是由这“街谈巷议”中生出来、传开去的。然而,闲话即是“街谈巷议”,则难免有言谈无度之虞,又有一班嗜好“闲言”之人加入进来,于是就又生出许多弊端来。
弊之一,制造悲剧,开人衅端。人有不幸,无论是生活中遭了厄难,或是工作中遇了挫折,不是加以体恤,或予以适当的批评,而是捕风捉影,随意品评,甚而幸灾乐祸,任加毁誉,终致人交恶,酿成祸端。
弊之二,妄议妄论,谬种流传。对国家的方针大略,或以道听途说之见,或从一己利害出发,强不知以为知,甚而一知之为不知,妄测妄议,附言缪说,以至出言不逊,破口骂街,助长了谬误的流传,误人非浅。
弊之三,舆论自流,公理难张。评论事之是非,于此人此地,以公理论之;于他人他地则又以谬言相向。公理与谬论同用,各取所需,各以所长。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全以利害好恶为准,混乱所致,真伪不辨。
弊之四,制造愚昧,此又有二。天下兴亡,人间哀乐,不是给予科学的分析,而是敷衍神怪,随口瞎说,使迷信思想抬头,此其一;秽言秽行,但行无忌,毒化风俗,麻木民情,此其二。
闲话此之数弊,流恶不可谓不深,但是生活中人咸感其痛,究其由,盖在闲话之“闲”。既是消遣,则无一定之旨无一定之则,言者固可以随意述说,不必是确见确闻;闻者更不做深究,权当过耳之风。言及人事,则多是人之前言其善,人之后言其恶。品评无定,褒贬无度。加之好事者,朝闻之于彼,夕即传至于此,添枝加叶,搬是弄非,于是谣言缪说不胫而走,纷难悲剧横生人间。种种祸端竟是发于这“街谈巷议”之中呢?
我以为在我国文明呼声日涨的今天,闲话此之数弊,实有加以革除之必要,革除之法,我以为有三。
其一,提倡充实工作,反对人浮于事,使人人都有实在的事情可做,从客观上限制闲话的产生。精简行政机构,整顿企业管理,实行各种经济责任制,就是这样一种工作,应该全力开展下去,取得成效。
其二,提倡看书学习,加强文化修养,反对得过且过,愚陋寡闻。闲话之弊,归根结底,还是由人们的知识道德水平的落后所致,如果人们个个都有现代化文明所必须的知识,讲道德,明理善思,知道什么是严肃、科学的生活态度,那么,闲话中就不会生出那种种的弊端,单从这一点看,可知加强文化教育,提倡精神文明,是何等的重要了。
其三,提倡谦虚谨慎,反对妄言妄行。在这方面,应该发起一个全社会的对不负责任的妄议妄论行为的谴责运动,陈其弊,述其害,劝其人,止其事,使人人知其可恶,知其不可行。这三件事做好了,我以为我们的精神面貌一定能起革故鼎新之效,闲话之弊,庶几会转化为宣传文明之利。
最后,向那些喜好“闲”言者进上一劝:莫再妄言妄议,多加自我检点;多读书,提修养,万不可再去做那遗人祸患的勾当去了。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