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与飞萤:诗透纸背显神韵
——评车夫的诗
作者:崔国发
编辑:黑马建雄
我和车夫既是同事又是诗友,虽然我们见面与交流的机会不多,但从他出版的诗集《荒地》和《飞萤》中,我能感受到他的情感世界的丰富、平易与仁厚。
二〇〇〇年三月,我从铜陵调到池州学院工作,迄今与车夫成为同事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本名是钱光荣,因其池州市七星墩文化研究会创始人、池州市文史专员、池州市博物馆顾问的身份,我对他的初始印象,只是一位有修为、有涵养、有功底的文化人和收藏家。
后经池州市作协主席何家荣教授的热情引荐,去钱先生府上拜访,深谈之中,才使我得以更深切地了解到车夫其人其诗。车夫先生还是北京市写作学会调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位有情怀、有成果、有特色的诗人。
我们甫一会晤,他就亲笔签名赠我两大本厚厚的由团结出版社隆重推出的诗歌集。年过七旬还热衷于诗,而且仍葆有诗人的激情、诗心、灵性与意气,这殊为不易,也让我对他充满钦羡、礼敬与感佩。他的诗歌,诚如他的书名,是荒地上的光影,带着飞萤的亮色,在苍莽而辽阔的大地上或草丛中熠熠闪烁。无论是春天留言、折柳抚风、荒地莽原,还是耳畔的浮声、额下的眉语、眼中的飞萤,都在自然与人生、万物与心灵中同频共振,互为凝视,主客观照,实现了诗歌与生活的无缝对接。
车夫的文字,诗透纸背,首先彰显的是力透纸背。他写疾风与草,写马蹄声脆,写天地间的风涛,“听听松涛听听风萧听听大山有节奏的呼啸/是否也听听自己的心跳。”(《风涛》),一股摧枯拉朽之力奔迸而出。他写青铜和铁,写荒原上拓荒者夯着泥土的声调,写峡谷急流犁开生命辉煌的力道,写脱胎换骨的石磨,“天地间一道如雷的声音/贯通历史空间在旋转里来回”,字里行间有一种“力量传导”。他写金刚怒目,金的“烫心的熔点”,写钻出烟雨的鸿雁,“夜的功力穿越扶桑/通往脉搏的河等待闪电。”(《鸿雁》),写“风的力量/是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更是一杯烈酒/即使焚火燃烧也要照亮地球。”(《风的力量》),气势如虹,这更是力透纸背了。
车夫的诗,热透纸背。他灌注血气,以诗向太阳问好;他的《日子》里,“许下春天的诺言/以草兑现满山遍野的红红火火/热烈中/急切地催生”,文字中氤氲着春天的光与热。他写夏天的炽热,“在满身汗渍的阳光下摘下草帽/让火一样的太阳/熏烤 属于我的味道。”(《夏天》);他写秋天的炎热:“一份炎热的快递投送立秋的信函”(《立秋》),
写冬天的热情:“不知冬天的炉火何时点燃/同你一起取暖/冬眠 在我爱的火上。”(《来不及回眸》),这是不是“热透纸背”?
不仅是来自自然界的光与热,只要心中依恋,连爱情也是热的,如《爱》中写道:“情书的火/倾燃为烬/风/在失散中分离一段炽热”,可见车夫的诗,与自然人间共情,触及内心的光与热,赤子之心跃然纸上。车夫的诗,情透纸背。
他的诗是投向大地的影子,是真实的,本真的,人性的,揪心的,更是充满浓郁情感的。诗缘情而生,父亲的烟卷,母亲的季节,“爱与艰辛/都在那把雨伞里撑着儿女们的一生。”(《写给母亲》),守护人性的温暖,彰显的是亲情。爱在春天,为你失眠,潮湿的情书,玫瑰与诺言,“冬天的命题/融化了/从不让我采摘的花朵/哭了。”(《雪》),这写的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五月江南,鸟语花香,青荷春草,新月老槐,荒地莽原,老墙小屋,更有那杏花村、秋浦河、小南门、七星墩、牌坊街、百牙塔、万罗山以及傩戏、罗城民歌,尽皆忝列诗人笔下,抒发的一种亲切的乡情。写给战士,与绿岛对话,致峭岩:“我要拽着那根牵引云彩的线走近你/在你开满故事的花朵里/摘一片云/贴封诗歌与我的泪痕。”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诗歌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车夫的文字之中,情思荡漾,丰盈饱满,一种真挚感人的友情,贯穿于字里行间。车夫的诗,理透纸背。
他的诗歌善于托物伸意,兴寄传神。举凡春草、垂柳、浮萍、浮云、石头、老壶、古瓷、知了、灯塔、鹅卵石、鸿雁、流沙、橹与桅杆、墙、莲、梅子等意象纷呈,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情志,追求体验与思想的交融,从物性中发掘开去,取其形而遗其神,因物喻志,寄慨遥深。“一盏灯的变异/生命恋曲在爆发中寻求聚散/火/亮着火的灵魂在自然归属里立下字据/不予燃烧/不予撕毁火的条约。”(《飞萤》),诗人在这里借物(“飞萤”)抒慨,以小见大,萤的火光虽然幽微,却能洞穿黑夜的黑,作者将美好的人格理想物化投射至所咏之萤,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寄托深远,充满理趣。
车夫的诗,美透纸背。他的文字呈现自然写作中的宁静美。他所创设的“荒地”与“飞萤”的艺术符码,晶莹剔透,清新可鉴,使我们了然体悟到自然的诗化美化艺术化的历程,深切揣摩到蕴含其中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哲学意味。
他长于抒写对自然的真挚、善意与美感,荒地莽原的风致、四时八节的风物、司空见惯的风习,星罗棋布,镶情嵌理,展示出一道道美奂的自然与心灵的风景,沉浸式地润泽着读者博大而精深的灵魂。
2024年1月3日深夜,写于平天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诗评作者:崔国发,男,汉族,1964年出生,安徽省望江县人,高级政工师, 曾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铜陵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诗刊》《散文》《散文百家》《散文诗》等300余种报刊。出版有散文诗集《黎明的铜镜》《黑马或白蝶》、散文诗论集《审美定性与精神镜像》《诗苑徜徉录》、散文集《铜都溢彩》(合著)等多部。作品已载入《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散文诗90年》等各种散文诗年度选本。曾获“国酒茅台杯”全国十佳散文诗人奖,全国散文诗大奖赛金奖、中国第四届散文诗“天马奖”等。
现任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

当代资深诗人简介 :车夫,1953年1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省池州市七星墩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池州市文史专员、池州市博物馆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调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黑马建雄简介:
网络资深时评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诗人、作家。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学美术、喜琴棋书画、摄影、唱歌、跳舞、狮舞文化等。
【作家报】编委、(作家报国内刊号:CN—43—7903 /R,
国际刊号:ISSN—1728/—4993)
《东方文学·诗刊》(影响国内大部分区域、国外30多个国家)主编、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写过近2万首诗歌。500余首作品发表于国家、核心、省一级文学期刊、报刊。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草堂》、《鸭绿江》、《凉山文学》、《剑南文学》、《草地》、《椰城》、《澳门月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新国风》、《中国诗界》、《作家报》、《精神文明》、《北疆文艺》、《扬子晚报》、《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四川科技报》、《常青藤》美国、《香港诗人》、《南华报》台湾、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等媒体。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
2020年荣获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2018年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岀版社书籍。2019.3月份出版专著《空樽》诗集。
黑马建雄跨越过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近6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主要以朗诵诗歌、散文、短小说的平台。平台上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以专业的朗诵艺术向世界各地推广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上有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徐涛、罗兰、长明、蒋孝良、连续、杨召江、一舟、王曼、胡琴、铁石、刘凤英、李恩忠、郭柯宏、宋宗周、娜仁朵兰(蒙古族)、毕旦阳、王久灵、段爱国、阿丽、思凡、蔚然、赵玲、赵明、丽琴、南疆、 淑玟、鸿雁(蒙古族)、山谷、马磊、徐涛(杭州)天籁之音(湖北)陈兵、晓晨飞扬、陶然、凌江、岳玲、王厚蓉、怡霖、晶武、谈凌云、马黎、孙悦斌等200多人的专业朗诵艺术家、资深朗诵爱好者。
平台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彝族)、莫言、叶延滨、黄亚洲、杨牧、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藏族)、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刘向东、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牛放、蓝晓(藏族)、梅尔、吴传玖、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安娟英、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李发模、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胥勋和、沙辉(彝族)、阿苏越尔(彝族)、曹纪祖、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彭志强、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剑鹰、向以鲜、谭宁君、碑林路人;姚园、非马、林静、田承德(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舒然(新加坡)、山林《西班牙》、赵九牟(意大利)、幽谷芸香(奥地利)、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等区域近五百海内外名家诗歌、朗诵作品。
注:黑马建雄主编微信公众号: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诗刊、蜀国风文学、东方文学艺苑发表中国作协、省一级作协会员当代资深诗人、当代诗人诗歌朗诵作品3000余首,在国内外诗坛具备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