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枣树
(中篇小说)
季志林
(续上)
二
同戴秉汉一起穿上军装的还有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工程系给排水专业的黄琳,这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四川姑娘,长得清秀俊俏,双眸明亮有神,身材不高,稍显瘦小但很精干,一头短发更是充满了青春气息。她是给排水专业的高材生,这次部队选抜学员,她居然从众多优秀学生中脱频而出,令许多男同学汗颜不已。
上学的时候,戴秉汉和黄琳经常在图书馆相遇,虽然互相认识但是交往很少。也许是一种缘分吧,对事业的共同追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此,这两个唐山铁道学院的校友便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
考虑到黄琳是建设工地唯一的女同志,部队安排她住在工程指挥部附近的一户群众家中。房东李存厚是一个为人正直、忠厚老实的农民,存厚媳妇贤惠善良、出身可靠,他们有两个正在上小氷学的女儿。
当黄琳背着自己的行李来到李存厚家时,存厚媳妇已经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子是土坯墙,上边搭着一排胳膊粗的椽子,椽上铺着芨芨草编成的草蓆,然后铺一层黄泥加上白石灰抹光就成了屋顶,戈壁滩雨水少,这样的土坯房尽管显得有些矮小简陋但却很实用。进屋后,黄琳环顾四周,土炕烧得暖烘烘的,炕上铺着一条厚厚的褥子,炕周围新刷了一圈儿墙围纸,一张木桌子挨炕摆着,正中墙壁上贴了一张毛主席画像,桌子上的暖水瓶已灌满开水,旁边放着一副小方镜,一盏煤油灯,这些就是她今后生活的全部家当。
“大妹子,我家条件算不上多好,只能委屈你凑合着住了!”存厚媳妇一边帮她解背包一边念叨着。
“大嫂您客气了,我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快別这么说,解放军修铁路多辛苦啊,我们能帮部队做一点事是应该的,我那两个姑娘听说家里要住一个解放军阿姨可高兴了。住在这儿咱们就是一家人,以后有事你就吱声。”
存厚媳妇实实在在的一番话顿时让黄琳感到十分亲切,她迅速打开行李,铺好褥子床单,把随带的书籍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这些大部分是业务书籍,她平时工作时要查阅的。
看到黄琳那一摞摞书籍,存厚媳妇羡慕的说道:“大妹子,你到底是个文化人,出门还带这么多书,一看就是喝了一肚子墨水,以后呀,我那两个姑娘还得向你多请教呢!”
“放心吧大嫂,我有空就给她俩辅导作业。”
“那太好了,我们两口子都没文化,斗大的字认不得一升,两个孩子上学全凭自己用功。”
入夜,黄琳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单独住在陌生的环境里,煤油灯的火苗扑闪扑闪发出昏暗的光亮,但有点光亮总比漆黑一片要好些。窗户外面挂着厚厚的草帘,但是仍有冷风从门缝中悄悄地钻进来,土炕虽热室内却有点儿冷。外面西北风不时发出“呼呼”的响声,似乎向她这个远方来客故意示威。深夜,村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犬吠声,接着又隐隐约约的似乎传来野兽的嗥叫声,一声长一声短的令人头皮发麻。她进院时看见院墙并不高,听说这地方经常有野狼出没,万一狼跳墙进入院子怎么办?想着想着她有些害怕了,便起身再看看门关好没有。
回身再躺下后,仍然没有一丝睡意,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她躺在热炕上一会儿思念父母,不知他们身体可好?一会儿回忆在北京的生活,她家住在德胜门附近,她时常在城墙根静静的读书,每到星期天,她会约上几位同学去颐和园划船,一边欣赏昆明湖的景色一边畅谈对人生的憧憬。秋季也可能到香山去看一看那满山红叶,顺便摘下几片做书签。然而最令她难忘的,是对学生时代的记忆。
她的家乡在四川乐山,那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乐山大佛就端坐在滚滚的岷江北岸。她的少年时代在家乡度过。后来父母调到北京工作,她也随父母迁入北京。那年高考被唐山铁道学院录取,四年的大学生活使她爱上了给排水工程,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本来她完全可以分配到北京工作,毕竟在父母身边生活上要方便的多。但是她得知部队要选抜一名给排水专业人员的消息后毅然报名入伍,更是以其出众的才华,与戴秉汉一道,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了全校第一位入伍的女生。
回到家里,她有些忐忑不安的把这件事告诉给父母,毕竟是要到遥远的大西北去工作,她担心父母能否接受这个现实。
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非常开明豁达,父亲说道:“好闺女,爸爸支持你的选择,你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说明你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大西北缺少人才啊!这几年各行各业都有不少人支援大西北的建设,他们都是好样儿的。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我们这些人去,我也是义不容辞!你放心去吧,我和你妈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母亲毕竟把宝贝女儿看得更重,她拉着女儿的手语重心长的说:“你这孩子从小性格要强,你要去部队妈不拦你,不过大西北确实太荒凉,到了那个地方少不了要过苦日子,妈担心你去了以后过不惯那种艰苦生活。”
“妈,您不是经常给我们讲年轻人要多经受磨炼吗?大西北是个极度干旱的地方,部队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水源,我学的专业正好能发挥作用。再说,到艰苦的地方经受磨炼也没什么坏处,别人能吃的苦我也吃得,锻炼些日子就习惯了。”
“说到底你是个姑娘家,比不上男子汉的体力,到了部队可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瞧您说的,这些年我在学校独立生活还不是过来了?”
“那不一样,学校的条件多好,你住在集体宿舍,平时有说有笑,有事互相关照。部队的条件哪能和学校比?说不定想洗澡都没个地方。”
“不会吧,毕竟是军营啊!咋会洗不上澡呢?”
“军营也不一定有这个条件,你以为是在北京啊?”
“真洗不上澡我就自己烧开水。”
“说的容易,夏天自己可以烧开水洗,冬天那么冷,房子温度太低,根本没法洗。”
“那就不洗了,那么多人都洗不上澡,大家都一样。”
“听说部队工作很紧张,训练非常严格,如果真是那种情况,你可別哭鼻子,即使哭我们也听不见。”
“我不怕,男子汉能办的事,我也能办到!”
“你呀!从小就爱争强好胜不服输。”
看到女儿有此决心,父亲在一旁说:“你娘儿俩的话各自有理,我的女儿果真有性格有志向,对于你的能力爸爸心里清楚,我相信你能干好工作。不过琳儿,大西北确实是个粗犷苍凉的地方,解放后老百姓的日子可能好了许多,但是那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属于贫穷落后地区,老百姓的生活仍然很苦,别说部队住的地方,即使西北的省城,那也不能和内地比。此一去,你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既然去了,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
……
“对!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她在一遍又一遍的念叨中,慢慢的进入了梦乡。(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季志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
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漠生命线》,
其军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