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故事
玉皇观音庙
听老人们讲,在沂蒙山前朱田镇的西北上,有个很大的村庄,叫小泉庄。在小泉庄的村后边,有座玉皇观音庙。乍一看庙的名字有点怪,怎么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同住一个庙呢?一个是道教一个是佛教怎么会在一起供奉呢?是怎么回事呢,这可是大有来头的哟。
相传在多少年前,这个地方本没有庙,那时候人烟稀少,十里八村里也没有个集市,就连朱田和地方镇都没有集市,但是,小泉庄有集市,逢三排八,每当逢集这天,三十里路四十里路的人,都上这里赶集。路远的天不明就起身朝小泉庄集上奔。
在小泉庄集市的街头上,有家姓丁的人家,怪会来事,两间沿街的房子,扒了开个后门,开了个杂货铺,买卖不大,赚个零花钱混个吃喝满行。老板是家里排行是大份里,人都称他丁老大。丁老大稀会来事,见人三分笑。来往的客人,买不买东西,都是笑脸相迎。所以小买卖行不行的人缘不孬。
咱再说小泉庄上哎,有个大财主,家有良田千亩,牛羊成群,那是远近闻名的富户,姓于,因他心地善良,人都尊称他为于善人。这于善人早年也是混穷,靠勤劳持家一步一步地过富的。由于是穷人出身,他从来不看不起穷人,更别说克扣穷苦人了,还经常施舍粮食给揭不开锅的穷人家。他是自己淋过雨,常为别人撑把伞的人,所以人称他于善人。
话说于善人和丁老大都是一个庄上的,也都认识。农闲的时候,于善人常到丁老大的杂货铺里去啦闲呱。
这天是刚过年儿,农闲家里地里都没活儿,于善人又到杂货铺里找丁老大啦闲呱儿,只见丁老大愁容满面,说话也不精神了,有气无力的。就问丁老大:“老弟你这是怎么了,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啊?”丁老大叹了口气说:“老哥你没看看今年春天大旱,我那二亩簿田眼看不指望,春脖子又长,我这个小买卖今年也不行,日子入不敷出了,一家老小眼看就包不个稔儿来了,能不愁吗?”说着又叹了口气。于善人一听也觉得是这么回事,自己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穷家的苦楚,这时候他的善心又上来了。就说:“是啊。你看看你这些货物,也没几个能值钱的,别说现在天气干旱了,就是不旱,也没多少有用的,你不如出去进点时兴的东西,也还有点赚头。”丁老大说:“事是怎么个事啊,哪有本钱呀?这些年来,忙里忙外也就刚够吃的,哪里有余钱啊,上哪里去进时兴的货呀!”
于善人问:“你进货得需要多少本钱?”
丁老大说:“出去一趟,管怎么也得百了八十两的银子啊。我上哪去摸去呀?”于善人说“你明天去我家里,我借给你一百两银子,也不要你利息了,年底还我本钱就行。”丁老大一听,磕头来不及不知怎么才好,就忙说道:“老大哥啊,你可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别说不要利息了,就是要利息我也是出借无门啊!大哥你放心,年底我一定连本带利一块儿还!如不还天打五雷劈,下辈子做牛做马也得还!”于善人一听发了这样的毒誓了都。忙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我兄弟不是一年二年的交情了,我还不知道你吗?明天早上去我家里取银子去。”
第二天一大早儿,丁老大就到了于善人家借银子了,见了于善人丁老大非写借据不行,于善人坚决不让写,说信得过,就这样丁老大拿着钱就走了呢。
再说丁老大哎。头一次出的是远门儿,一出蒙山地儿就黑了天。说是下了江南,虽说是买卖人,必竟是山里人,没见过多大世面,谁知让人家连哄带骗,瞎了不少银子,进了些不大成用的货物,后悔的提不得。回来后见了于善人的面也没的说,话口不提银子的事,也不提出去进货的事。不提进货的事儿是觉得让人哄了怪瞎,不提借银子的事儿是另有想法了。于善人也不问,必竟还没有到年底呀。。
日子紧过慢过的,转眼就到了年底,该还钱了。丁老大就象没事人一样,只字不提还钱的事。这回于善人得问了:“老弟啊,到年底了,今年春天借我那一百两银子该还了吧?咱可说好的不要利息年底还。这可到年底了哈。”丁老大早就拿定主意了,不打算还了,就朝于善人一翻白眼:“我什么时候借你银子来?你有借据吗?你拿出借据来我就还,拿不出借据来休想!你敢赖我,我就到县衙告你去,看谁吃官司!”于善人让他弄了个倭脖儿,那个气啊,没想到丁老大翻脸比翻书还快,把不是当理讲,还讲的理直气壮!当时借钱的时候,指天发誓。赖帐的时候老天爷也没办法,是啊,没借据啊。告状也赢不了啊!别提多糟心了!真是有苦说不出啊!怨不了人丁老大,当初借钱的时候人家要写来,自己沒让人家写哎。只能怨自己。于善人寻思了半天,说:“丁老弟:咱处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这还真应了老祖宗那话,借钱别借给无义人,借时喜来还时恼!罢罢罢!这一百两银子全算我掉了,你富不了,我也穷不了!只要你良心过得去就行!”说完于善人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呢。回家找出帐本子,就把丁老大的帐给勾了。也就算没这附子事了。
谁知就在这天夜里,于善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在戏台下边看戏,也不知道是什么戏。就看到戏台上仙雾缭绕乐声阵阵,一会儿一个玉皇大帝模样的神仙,还有一个金甲神将出来了。只见玉皇大帝对身边的金甲神将说了几句什么。就见神将从戏台下边的角落里抓出一个人来,于善人仔细一看,可了不得了,这不是丁老大吗?只听金甲神将说:“你不是做牛做马还帐吗?你去吧。”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金甲神将抓着丁老大就朝于善人扔过来了呢。把个于善人吓了一大跳!于善人正不知怎么办好的时候,就听干活的敲门,正好把于善人惊醒了,于善人淌了一身的汗,忙问:“什么事儿,三更半夜的不睡觉?”就听干活地说:“给你报喜了。”于善人问:“什么喜啊?”干活地说:“咱家的黄牛生了个牛犊子,毛叶铮明瓦亮,太壮了,生下来就会叫。”在农耕时期,牛是庄稼人的大帮手,谁家有头牛,说明谁家的日子好。牛生了牛不是大好事吗?所以干活的来报喜。于善人听说了这个事,又吓的心里猛的一激灵。不好!这牛犊子不能要。他忙给干活地说:“这牛犊子我不要,快牵出去扔了!送人也行,快点快点!”干活的也找不清头绪,叫扔就扔吧。谁知这事怪蹊跷,牛犊子一牵出大门就死了!干活的又去给于善人说了这个事,于善人说!“死了就死了吧,快找个地方埋了它。”干活的一夜没闲着,找个地方把牛犊子埋了算了事。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三小泉庄逢年集。刚到小响午。丁老大抱着一百两银子来还帐。原来是丁老大半夜里也做个梦,梦见观音菩萨来到他跟前,一脸怒气地说:“丁老大!你做人太不仁义!人家于善人好心好意地帮你,你却翻脸不认帐!你知道亏良心没有好下场吗?是要遭报应的!远的报应儿孙,近的报应自身!你是想报应儿孙啊还是想报应自身啊?”
丁老大吓的帮跪下,磕头如捣蒜:“观音菩萨饶命啊!我不想遭报应更不想报应儿孙!我明天就去还钱,求观音菩萨饶了我吧,再也不敢了!”观音菩萨见丁老大态度诚恳,又有悔改之心。观音菩萨说:“念你真心悔改,就看你的行动了。”说完一道金光不见了。丁老大吓了一身凉汗,浑身筛康。梦里面的情景在心里就跟扎了根儿一样,挥之不去。天不明就起来了,到处划拉查儿卖杂货铺。一直到小响午总算是卖了,又七凑八凑地凑齐了一百两银子。见了于善人,噗通又跪下了,鼻涕一把泪一把,还用手使劲搧脸,一边搧一边说:“于大哥我错了,我不是人!我不该忘恩负义,今天我把一百两银子还给你,利息我实在是还不起了。”说着说着放声大哭起来。于善人说:“你快起来吧。你并不欠我银子,早就还了,你看看,”说着又拿出帐本来给丁老大看。于善人指着帐本:“你看看我都勾帐了。”恁想想丁老大自己没数吗,说什么也不看帐本,一个劲地要还钱。于善人说什么也不要。一个要还一个不要,两个人就叮当起来了呢。于善人把丁老大推到大门外。丁老大撒泼似的要还钱,于善人说什么也不要。两个人吵的面红耳赤,大街上围了一些看热闹的人。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都议论纷纷:“都见欠帐不还的,没见过还帐不要的。”
正当俩人吵的难解难分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个绅士模样的人,一看不少人家都认识,是朱田街上的王员外。王员外是朱田有名的富户,识文解字,是个知书达礼的人。他是来赶小泉庄二十三年集的,正巧碰上这个事。王员外把两个人分开,分别问明原由,说:“打仗望人拉,告状望人留。你们谁也别吵了,我给你们出个主意看行不行?”王员外一手拉过丁老大说:“你是受观音菩萨的点化,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又一手拉过于善人:"你是玉皇大帝看重的人。这一百两银子谁也别要了,于善人你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日子也很过得,你就再出一百两银子,我也出一百两银子。咱在庄后边建一座玉皇观音庙。让佛道联合现世报。咱在场的父老乡亲们,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行吧?”大家一听都说好,丁老大和于善人也没意见。在过了年的春天里,大家齐动手,不些日子,一座坐北朝南的玉皇观音庙就建成了呢。
听说在玉皇观音庙开光的那一天,方圆百里的人都来了,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啊!香火顶盛有求必应!都是现世报!于善人王员外和丁老大,一生乐善好施,一辈子善事不知做了多少。三个人都活到九十多,都无病而终!唉!说起来这人啊,还是多做善事凭良心好哟哈!
讲述人:胡 勇
整理人:李军霞
2024年1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