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里建造一个春城
文/董会苹
古人说的“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就是这样时候了吧。仲春时节的南方,春天已深情拥吻大地。于是乎,她所亲吻过的地方俨然另一番景象:天空换上湛蓝的衣服,大大方方地俯瞰世界;白云大抵是害羞了,悄然隐去;桃花和樱花睁开朦胧的眼,摇曳着身姿;清风拂过山岗,略过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海鸥恋恋不舍地告别,相约着来年再见......这,是近日的春城。明代文学家杨禛曾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来描述这座城市,这简直是最贴切的形容。
窗外的春色早把我们的灵魂勾去。终于,在考完试之后,宿舍的小姐妹们决定出去瞻玩一番。
春意阑珊时,总是要逛逛花市的。于是,出了校门之后,我们乘地铁直奔斗南花市。谁知,出师不利——骈肩叠迹的地铁上,我们像楔子一样被插在地铁上,无形的恶魔抽去了仅有的空气。在窒息的前瞬,我们终于到站了。像泄气的气球一样,大家已兴致缺缺了,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花市。
和外面的世界有着天渊之别,这里不愧是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不愧是花都。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正张扬她的美;如花似玉的绣球花顶着毛茸茸的脑袋,似乎在思索谁会拿起她;花叶疏离的桔梗花,纯白的,淡紫的,豆绿的,安静地窥探世界;满天星,玉兰,向日葵,蝴蝶兰,牡丹……还有许多是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各式各样的花竞相绽放,把我们的疲惫一扫而空。从东边逛到西边,从1号门到2号门,最后大家都与花儿撞了个满怀。临走之时,我执意要去买一束太阳花,总觉得没有一束太阳花的春天是残缺的,甚至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青春的目光总是无法与美好分离。旁边的美食街吸引了我们。热乎乎的小锅米线,松软香甜的官渡粑粑,金黄酥脆的烤豆腐,酱香四溢的饵块,充斥着人间烟火味的大街小巷……一切的一切,都让人不禁想到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昆明,跨越了半个世纪多,她的魅力的只增不减。在火锅店里,看着窗外的摊贩卖力吆喝,看着火锅店老板乐呵呵地忙活,忙碌也最充实。
舍友说:“现在就业那么难,我毕业找不到工作就来卖过桥米线。”我们齐声大笑,这听起来确是极惬意的。
这时,店里走进一个老奶奶,旁边跟着一个小男孩。点了餐后,奶奶找了个空位坐下。大概是年龄相似吧,另一位奶奶走过来和她聊天。
“你是哪里人?听口音不像云南本地人嘛。”
“我是江苏人,过来这边定居了。”
“咦,咋会来云南定居,这边可没你们那里繁华。”
“这边风景好,待在这心情都会好很多。以前我来过昆明的,那时候我老伴刚过世,我身体也不太好,就来昆明旅游。这里的生活节奏刚刚好,风景、气候都很好。”
我的思绪早已飘走。仔细一想,在这片土地长大的我好像忽略了很多个美好的瞬间。四季如春的气候仿佛在劝诫,请以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去看世界;变脸极快的温差仿佛在劝诫,人生本就充满变幻,本就一路荆棘;那明媚的阳光仿佛在照耀那些躲在阴暗角落的希望;那浓浓的人间烟火味仿佛在告诉你,生活很浪漫,每一天都是未知。明媚的阳光会扫除你所有阴霾,小巷的美食会填充你的灵魂,红嘴鸥会带你奔赴山海,找回自己。
沃野千里的心田,需要建造一座春城。
作者简介:
董会苹,云南曲靖人,大学在读,喜爱用文字传递温度,用文字透视生命。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4年3月31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