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豆腐
文/郑宇恒
干豆腐是东北特有一种豆制品美食, 是一种压成薄片状的豆腐制品, 和南方的千张比较像,但东北干豆腐比千张更薄,生吃熟吃均可。
今年寒假回家,母亲买回来几斤干豆腐,用来做菜。我顺手拿起一张吃起来,感觉没有以前好吃,便跟母亲说干豆腐没有以前吃着香,母亲也同意我的说法,告诉我这是从超市里买回来的,都是厂子里机器做的,以前做干豆腐那家作坊也不全年卖了,冬天都不做了,就这样都十元一斤了。我想起去年暑假回家,买的时候还是八元一斤。
我记着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在夏天每天中午都会回家吃饭,母亲让都会让我去买一斤干豆腐,那时才五元一斤。
卖干豆腐的人,长的又高又胖,皮肤黝黑,村里人都管他叫“大黑小子”。刚开始是骑着一个老式自行车卖干豆腐,那时整个乡里就他一家买干豆腐的,每天中午都会走街串巷的叫卖,扯着嗓门喊,“豆腐,干豆腐了”。
干豆腐买回去之后,等父亲干完活回家,便去家里的菜园薅几棵葱,用清水洗后,再把干豆腐摊开,抹上自己家做的酱,把葱放上去,卷起来。有时父亲会把干豆腐卷葱当成下酒菜,有时甚至连别的菜也不吃,直接把它当成菜连同饭吃下去。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吃,感觉那时的干豆腐特别的香。
后来我到县城里去上初中,暑假时回去再买干豆腐,已经是六元一斤。卖干豆腐的人由骑着自行车换成了红色的摩托车,也不用嗓子叫卖了,而是换成了一个大喇叭,里面录着他的声音。
今年寒假去四姑家吃火锅,有一道配菜就是干豆腐,这回的干豆腐吃着就要比母亲买的香。我问四姑干豆腐在谁家买的,四姑告诉我这就是在“大黑小子”那家买的,这是年前人家做的最后一回。
有一次吃饭,母亲把干豆腐做成菜。在饭桌上我跟父亲说现在的干豆腐没有以前的好吃了,父亲却说你是好东西吃多了吧。我在想,现在的干豆腐不好吃了,到底是因为母亲说的工艺变了,还是父亲说的我好东西吃多了,反正现在的干豆腐我是吃不出来小时候的味道了。
作者简介:
郑宇恒,本人平常在闲暇时间会读一些书,也会尝试进行写作,文笔不佳。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