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不是用来糟蹋的
文/罗武昌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经意间,时光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趁人们不注意的瞬间就悄悄流逝了。如今,我已不再是懵懂少年,磕磕绊绊一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只能长叹一声:青山不老,岁月无情!
雨果说过:“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也许,当我们朗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时,也曾经热血沸腾!也许,当我们背诵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言壮语时,也曾经壮怀激烈!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代名词,每个人都有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以为那时的我们活力四射,拥有令人羡慕的盛世容颜。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有多少人真正的挥洒过青春的汗水?又有多少人挥霍了青春呢?我们有多少人不是在白白虚度年华吗?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段子很流行:“青春不奋斗,你要青春做什么呢?”深以为然,确实触动了灵魂,很想倚老卖老唠叨几句!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啃老”的资本依靠,只有“吃商品粮”的理想信念支撑!所以,即使在极其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我们也能竭尽所能“多读书、读好书”,还要挤出空余时间干农活、做家务,千方百计减轻父母的生活压力,以换取他们支持读书的信心。学成归来,依然“两手空空”。职业规划、择偶、结婚、生子、购房等只能靠自己,活脱脱一个“有苦自己吃,有泪自己弹,有账自己还”的写真板,整天在工作、生活中奋斗不息,根本无暇虚度年华。
我有一个妻侄,二十五六岁的壮小伙,父母都是下岗工人,省吃俭用供他上了一个技校,除了长个子似乎其他什么都没有长进。毕业后怕苦怕累,成天东游西荡无所事事,吃穿用度全靠父母,抽包烟都是“伸手牌”,是典型的“啃老族”。你苦口婆心劝他找个事情做,再不济当个快递员也能自食其力,他嘴上说好就是不见行动!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了,到了订婚年龄一个子都拿不出来,12.8万元彩礼全是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转眼孩子出生了,一分钱也没有!自己年富力强有手有脚,“屁股还被海风吹着”,怎么就好意思当“寄生虫”!我不禁在想,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的人,你凭什么结婚生子,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的妻儿?尤其可恨的是,他还看不起自己的父母,随时都会“甩脸色”!要知道,如果不是读书的话,父母把你养到十八岁就完成了使命,他们凭什么还要养活你和你的妻儿!
朋友们,因为你们还没有老过,但我们都年轻过,我觉得有义务告诉他们: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们默默付出而已。那弥足珍贵的青春,怎经得起你瞎折腾!另外,千万别相信什么“快乐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否则怎么会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传说?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你本应学习的年纪,你却选择挥霍时间,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偿还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知识和技能决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你的脑海里去。努力,不是为了给任何人看,也不是为了感动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难处。不要盲目羡慕别人有车有房光鲜亮丽,生活从来都是经不起攀比的,也许宝马车里的哭声很凄凉。因为,“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有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也不要相信金钱万能,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视金钱如粪土,看富贵为浮云”的都是圣人,我们凡人一旦灾难降临“抓狂”,往往都是缺乏物质支撑的底气。趁着年轻多学一点东西,除不空留遗憾外,还有一个“技多不压身”的硬道理。哪怕跟外公外婆学做一道“麻婆豆腐”,跟爷爷奶奶学习一道“红烧鲤鱼”,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你想要拥有的人生,从来不是躺着不动就能不请自来的。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也会怎么对待你。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必须持之以恒去做。然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人生信条,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践踏的。
现在我们的日子恰恰过反了,富人在拼命吃苦,穷人在坐享清福;富人的孩子学习忙得“连轴转”,穷人的孩子却在优哉游哉地“放养”......本身先天“起跑线”就不同,如果再加上后天的差距,你拿什么和别人“比肩”!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将来的不难,让自己有底气抵御生活的风雨,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想方设法把平凡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尽量让每一天都能照进幸福的阳光。因为,每走过一程,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果我们自己都吃不饱穿不好,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我们能拿什么去孝敬父母、护佑妻儿?
当然,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谁也没有义务一直对谁好。事实上,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求人不如求己,你的前途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靠父母,父母会逐渐变老;靠兄弟,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靠朋友,朋友也有自己的难处。要记住,“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语言是世界上最伤人的“刀”,乱说话、乱发脾气是要付出代价的,对别人出言不逊时,就像钉子留在树上的疤痕一样永远也消除不了。不要把你的臭脾气,迁怒、伤害到你最亲近的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说千道万不如甩开膀子干,有计划有目标,但行动更重要。如果还抱着“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 的态度,那什么时候才是学习的好时机呢?孩子们,请记住:好好学习、好好说话、好好做事,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一个人只有独立自主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你才能拥有尊严和底气。也许你努力过,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是没有结果的。人生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走的路。有些路,不走不甘心,走了又伤身;但如果怕跌倒从来不敢迈步,那你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了。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每个人都有各自无法言说的心酸。人的一生,无论生命走到哪一个阶段,都应该喜欢那一段的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尤其是青少年时期。要记住: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如果一个人在该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必然会在该享受安逸的年龄重新吃苦。一个人,在该学习的年龄就要刻苦学习,尽量把底子打扎实一些;在该工作的时候就要努力工作,尽力让生活更殷实一些。过度依赖别人,活得一定不会挺拔。与其将来努力还不如现在努力,早点看到前方的风景;不要让眼前的苟且,耽误了你的诗和远方。因为,你改变不了社会,就只能努力适应社会。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如果你在二十岁的年龄,还心甘情愿干着两岁孩童和八十岁老者都会的“刷抖音”“打游戏”“看视频”的活,或者成天“打麻将”消磨时光,我真不知道你有多少青春还可以折腾?你又能拿什么来护佑你的家庭?事实上,整天怨声载道、怀才不遇,散布负面情绪、传播负能量,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除加速人的消沉与堕落外,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人活一辈子,自己的路应该自己走,闲也一天忙也一天,但还是应该“不争馒头争口气”,将自己的小日子尽量过得滋润一些,你说呢?
作者简介:
罗武昌,男,汉族,云南省昌宁县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林业高级工程师,大理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旅游、摄影、美食和写作。诗歌、散文、通讯、评论、微小说等曾在《中国绿色时报》《云南日报》《大理日报》《云南林业》《云南支部生活》《云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传媒和“云南网”等主流网站、《早6点伴》及《丝路都市文化汇》等文学公众号发表450余篇,多次参与征文比赛获奖,并多次荣获州市优秀网宣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