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包子
文/秦玉河
我念高中时,住校。别的同学都盼着星期天,星期天好回家,回家娘会给做好吃的,改善生活。可我最怕星期天,因为星期天我得回家拿伙食,我家穷,母亲去世早,父亲一个人在家操劳。父亲没有充裕的粮食给我拿。上星期,家里就还有几碗玉米,我全带到学校里来了,父亲在家,只有天天吃清水煮地瓜干,父亲还要上地干活。
这星期我带什么呢?没有粮食我怎么返校呢?
我回到家,没有急着向父亲要,我实在不忍心看着父亲作难。直到下午临返校时,我也没张开嘴。我下意识地看了看父亲,父亲一连抽了好几袋烟,然后起身出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父亲背着十多斤玉米回来了。父亲说我,背着上学去吧。
又是借的。我接过那十多斤粮食,心里酸楚楚的,我想,我不能全带着,我得给父亲留下一半,好让父亲在清水煮地瓜干时和上把渣子。
我拿碗想往外舀,父亲制止我说:“往哪里舀啊,都背着。”
我说:“可你呢?”
父亲说:“别管我了,我在家好说。”见我手里的碗还没放下,父亲急了:“怎么这么些臭事儿啊,快走!”
我只得背起袋子往外走。可我的腿,似有沉重的石头坠着,沉重地迈不动步去。
我走在满是庄稼稞子的田间小道上,庄稼稞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拉沙拉地响,我的心也在啥拉沙拉地响。我想我短命的母亲,我想我苦命的父亲,我想我父亲艰难的操劳......
过阳历年了,学校里吃节余,没拿票,我分得了四个包子,是粉条白菜猪肉馅儿的。我分了包子没舍得吃,我想到了父亲,我想到了在家只吃地瓜干的父亲。我打了两个窝头,一边吃着,一边拿着包子向家走。
父亲正坐在灶前端着碗吃清水煮得地瓜干。我把包子放在父亲的脸前,说:“爹,我给你打了几个包子,快吃了吧”
父亲看着我说:“哪来的包子?”
我说:“学校里吃节余不拿票发的。”
父亲愧疚地说:“那快吃吧,半年多了吧,没见细粮食面子干粮了。”
我说:“我吃过了。”
爹说:“吃么了。”
我说:“我真吃了。”说着,我转身想回学校。
父亲大声追我:“吃了包子再走”
见我不回头,父亲急了:“不吃啊,不吃我给你撇出去。”
我只得转身拿起一个包子吃了。父亲说我:“再吃一个。”我犹豫,见父亲只朝我瞪眼,只得又拿起一个。但我实在吃不下去,说父亲:“爹,你也吃,你不吃我也不吃了,你愿意撇出去就撇出去吧。”
父亲这才拿起一个包子,我等着看着父亲咬了一口,父亲咬了一口,接着说我:“什么好吃的,这包子碱味儿太大,我吃不服,你把那一个再吃了吧。”
我吃不下,含着泪,回校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日子富了,父亲却走了,子欲孝而亲不待。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白杨树下的身影
在我从家到县城读书的路旁,有一棵白杨。那棵白杨,高大挺直,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我每次坐车从白杨树下经过,车都要停一停——那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等着我。那身影,已鬓发斑白,背有些驼,她早已手搭凉棚,踮着脚望着车开来的方向。每次见到她,我都会热泪盈眶。她,就是我的姥姥。
我的姥姥就住在白杨树旁边的小村庄。姥姥可疼我了。母亲说,她不会做针线活,我从小穿的棉袄棉裤,都是姥姥做的。但我奇怪的是,姥姥从不大上我家去。都是把为我做好的衣服,连同花生枣儿什么的,捎给我。因此,我同姥姥见面的机会不多。直到我上城里念高中了,常从她村旁经过,和姥姥见面见得多了。
我每次星期天回家和周末下午返校,姥姥都准时在白杨树下等着我,几乎次次不落。每次见到我,不是给我好吃的,就是给我捎穿的。有时,她拿着几个大红苹果,或是还冒着热气的糖包子说我,快吃了吧,一星期了,在外头吃饭,能吃好了吗。有时,天刚一转凉,姥姥便把为我做好的棉袄递给我说,天一凉,说变天就变天了,这是个薄棉袄,冷了就穿上,别冻着。
有一次,我坐车返校,雨下得哗哗的,心想,下着这么大雨,姥姥不会等着我了。但透过被雨点打得啪啪作响的车窗玻璃,我老远便看见了白杨树下熟悉的身影。只见姥姥一手用一块塑料布遮着头,一手拿着一把未打开的雨伞。车在姥姥跟前一停下来,姥姥便把雨伞朝我递着说,孩子,捎上伞,别淋着。看着姥姥的后背已被雨水淋湿了,我心疼地说,我在车里,淋不着,你快自己打开伞吧姥姥。可姥姥说,在车上淋不着,下了车呢。我说,车到了校门口了,没事。我往外推着雨伞。姥姥急了,这孩子,拿着,听话!姥姥最后还是把雨伞给了我,自己却淋着雨回家了。
我曾对姥姥说,姥姥,我想你了,我妈也想你了,你上我家去住几天吧。可姥姥说,你有奶奶,你和你妈好好疼你奶奶我就放心了,我不给你们添麻烦去了。
这就是我的姥姥,慈善,仁爱, 不讨人嫌。
如果有人问我,长大了疼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疼姥姥。但是,没等我疼她,我还差半年高中毕业时,姥姥突然因心脏病去世了。姥姥对我的爱,我不但不能回报,并且当我再从白杨树下经过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了。每当再看到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我的心便酸酸的,空落落的。我不愿甚至不敢朝白杨树下看,但又抑制不住总想看,姥姥那鬓发斑白,背有些驼,手搭凉棚,踮着脚在等我盼我的身影,真真切切地浮现在眼前。
姥姥,外甥想你——
姥姥,你白杨树下的身影,永远在我心中!
作者简介:
秦玉河,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微型小说研究会员,《河南文学》杂志社《小小说月刊》杂志社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故乡》,中篇小说《父亲》《梦回前王》《烽火郝家庄》《泪洒黄招庄》《泣血的青春》《换届》,小说集《乡路》。散文集《饱蘸泪水忆双亲》等。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20多件。有作品入选《中国小小说精选》《中国微型小说精选》《中国精短小说年选》《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中国先锋作家》《中国精选散文300篇》《中国最美游急》《中国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集》《百年回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文作品获奖集》《齐鲁作家作品年选》等选本,2021年4月获“百年百位作家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