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屿岛的蝶变 文/陈舒腊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刚参加工作时,就跟随父母举家从昆明迁回老家澄海。安顿好后,父亲说要答谢妈祖保佑他归家携子乐悠悠。叶落归根了。于是父亲就带着全家人从汕头广场轮渡买了每人10元的船票,坐上游船到妈屿岛拜祭妈祖。听老人讲,妈屿岛的由来是因为岛上有妈祖庙,甚是灵验,于是出海打渔,外出经商的人都带着虔诚的心来祭拜。还听说祭拜的人常带活鸡到山上放生,故妈屿岛又有放鸡山之称。后来华侨和各界人士为了感恩妈祖让他们出海又平安归来,捐资翻修了几次。天后宫,妈屿岛上两座妈祖庙香火很旺,虔诚的信徒络绎不绝。我们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海上航行,我们来到了妈屿岛渡口。
一出渡口迎面就看到老妈宫。老妈宫古色古香威严的屹立在妈屿岛上。庙的东面有一条石阶小路可以通往山顶。山顶建有高大的观音菩萨象。小岛在绿树的环包下很荫凉,整个小岛安静祥和。鸡山上有鸡在自由地觅食。山脚下是简陋的房屋,海边停有一些小渔船。这里居民过去主要是靠打渔为生,附近海域盛产薄壳米,鱼业资源丰富。在岛的东北面有一小块沙滩,旁边建有几座低矮的竹质简易屋子,有出售鱼民们自己捕捞的海货,还有粿条面汤出售。一些喜欢游泳的人成群结队在海滩戏闹,给安静的小岛增添一点生气。我和丈夫有时也会专程来妈屿岛沙滩游泳,吃点海鲜。妈屿岛面积不大,只有0,206平方公里,海拔39米,处在北纬23°20′,东经116°44′,长650米,宽640米,海岸线长2.3公里。由花岗岩构成。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较平坦。环岛走一圈,1小时就能走完。是内海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

今天我再次来到妈屿岛,眼前看到的是完全蝶变的美丽小岛。妈屿岛现已经成为汕头旅游的打卡点。只需二元钱乘坐汕头路公交车专线就可以从火车站直达岛上。今天我认真端详这个记忆中的小岛,已经完全寻觅不见旧时的踪影。经过政府的综合治理,新建栅栏沿着海边围了一圈。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道路平坦卫生,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散落在路道两边。最最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沙滩旁横七竖八的棚户不见了。脏乱现象已被一座现代崭新的妈屿蓝民宿而取代。看着这外形独特,儒雅别致的高级民宿,不如说是休闲养性,朋友小聚观海的高级别墅。这里又11间客房,每一个房间都布置别致,有一大块落地窗可以早上看日出,晚上看一海相隔的汕头市新地标——东海岸。不论是白天熙熙攘攘的游客,还是晚上东海岸不断闪烁的霓虹灯都彻底改变了我对妈屿岛过去的认知。这里已经不再是小渔村。取而代之是汕头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美食小岛。渔民们不再只是靠打渔为生,小鱼船在休鱼期变成了载客旅游的观光船。旅游文化在这里蓬勃兴起。渔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了。

妈屿蓝民宿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与一般民宿不同,店内有合胜集团打造的图书阅览室,可以让大人、小孩找个合适的位置安静的坐下来认真阅读。在这样海风轻轻吹,海浪慢慢摇,听着涛声,手拿咖啡,坐在安静温馨,到处摆满书籍的地方阅读,仿佛进入世外桃源。美,哎,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这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从妈屿蓝三楼后门出来就看到建于1965年的陶铸亭。陶铸先生当年来汕头就说过,妈屿岛这里有一个早期建立的“潮海关”要重视,要保护。陶铸亭位于妈屿岛的东南方海边的山岗顶上。这里视野开阔,可以观赏到汕头内海湾出海口的全景。是妈屿岛上的知名景点。水道北侧距大陆约0.3公里,距达濠岛仅0.5公里,德洲岛(又名鹿岛))和升旗山成鼎足之势,镶嵌在妈屿岛的东方。鹿岛上有建于1880年的两座灯塔(当时由英国人修建),现在保存完好,该灯塔能测风向和风力,还能在夜晚时分自动点燃油灯。现被列为汕头市级保护文物。1997年海事部门为保护旧塔在此塔的附近又建造了一座新塔。新塔设施更先进,亮度更高。灯塔不分昼夜地警示暗礁险滩,为来往的船舶指引航线。当年电影《海霞》的许多外景就在该岛拍摄。1995年12月由李嘉诚先生出资兴建的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大桥——海湾大桥建成,海湾大桥像一条彩虹经岛而过,妈屿岛便成了这座大桥的桥墩,桥和岛连成一体,成为一道新的风景。大桥开通剪彩时,数万的汕头人民徒步来到大桥上看新奇。当年人群的欢呼,川流不息的人流,扶老携幼不辞劳苦的场面,至今还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矗立在大桥中部建在妈屿岛最高处的观音娘娘雕像面朝东海,目送着过往的船只和车辆,保佑着一方水土的平安。

看着这碧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和翠绿的植被,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海岛画卷。看着一条条平坦清洁的道路,一栋栋新建的楼房,一幅幅宛如天宫水墨画的风景。看着乡村振兴给小岛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感到很自豪和欣慰。我还要感谢妈屿岛如汕头的天然屏障,更像守护神一样守卫在汕头的出海口。为汕头人民挡风抗潮,使几次强台风正面袭击汕头化险为夷。我爱你妈屿岛。
2024年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