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泳
文/双耳
前两天偶遇一朋友,说夏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我在汉江里游泳。我说是呀是呀。因是多年未见的朋友,一时也找不上别的话题,自然地聊起了游泳,慢慢的就说到冬泳。
说实话,我对冬泳爱好者从内心里怀有敬佩之心,对于他们在寒冬里跳入刺骨的冰水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毅力和顽强意志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与他咵舌中,时不时表露出冬泳的想法和意愿来。不曾想,朋友竟是个冬泳爱好者,这一下对上家了。对于我这种想法他很欣赏,他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此时正是三九冬泳时。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自我突破。而冬泳就是挑战自我,也是战胜自我,更是突破自我的最佳手段和方法。我说我怕没时间、怕早晨起不来、怕冷。他就鼓励我说:时间是挤出来的;我可以喊你呀!不试怎么就知道冷呢。所有疑点都一一对应着有了解答,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表面爽快答应了,但内心还是十分犹豫。想想:在寒风凛冽的数九寒天的汉江边上,把身上厚厚的棉衣一件件脱下来,瑟瑟发抖着跳进刺骨的江水中。让穿着羽绒服,戴着皮手套的我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话都说出去了,人家又这么热情的每天晚上打电话来约第二天早上冬泳的事,一次说没时间可以,再一次说有事也行,接着就没什么可推辞的话了,只能是应承下来了。
于是在寒冷冬天的清晨,天刚朦朦亮,江堤上低洼的几个小水坑里的水已结成一整块白冰。我穿着泳裤站在江边,憋上一口气,只能坚持几秒,气泄了身体就冻得微微发颤。
大家做着下水前的各种热身运动,压腿、深蹲、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以及臂力球练习,身体由寒冷变成了微热。看着清澈透明的江水,我试探性地把脚伸进去,呀!好冰!立马缩了回来。朋友过来说道:冬泳这个事哈,就象谈恋爱时追女孩,要义无反顾,不能拖泥带水。说完他大步走到水中,先用江水拍了拍胸脯,然后就往身上浇水,待全身淋湿后,只听扑通一声,一个猛子扎进江中。我带着游泳圈,学着他的模样试探了好几次,最终也扑通一声,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一入水,我的妈啊!全身皮肤象钢针般扎的刺痛,胸闷闭气呼吸困难。求生的欲望本能地使我拼命挥动手臂,猛蹬双腿,看着似游泳,更象是在坚持,其实是在挣扎着为了活命。在慌乱中不知怎么的竟然掉头爬上了岸,明明我是游向江中的呀!再下水,我已没那个勇气了。我哆哆嗦嗦、笨手笨脚的一件件把衣服往身上套,缩成一团的坐在江岸边。面对冬泳,我便成了那羡慕的局外人,眼见着他人入水、游泳、上岸,神采飞扬地离去。
没有亲身经历,体会不到其中的惬意和快乐。下面这些感受都是听我那朋友描述后记述下来的,没有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只当是另一种分享吧。
冬泳者在冷水刺激下,全身血液加速循环,上岸后从脚板心开始发热,顺着血管蔓延到身体各个部位,全身那种舒适通畅,能使人一天都精神抖擞,心情舒畅。
不得不承认,冬泳是勇敢者的游戏。
现在我还是十分钦佩冬泳者,但在赞美的同时,不再表露出想亲身体验的意愿了。
补记:偶尔想起冬泳这件事,脑海中就会蹦出“叶公好龙”来。独自一人时总会哈哈憨笑,人多时就偷着乐。别人问:什么事这么高兴撒。我嘴里答着没事没事,心理却咕咚道:对于冬泳我是“叶公”,对于万千的事情来说,那满大街的人会不会也是“叶公”呢。
作者简介:
邓春家,笔名:双耳,原名邓春家,湖北省蕲 春县人,酷爱文学,所写诗歌散文画面感强烈,想象力丰富。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