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竹
文/冯杰
我的桌上摆着一盆文竹,苍劲如松,挺拔如竹,一棵棵纤细的支杆撑起繁茂的针叶,看上去像是群峰中上独立的苍松,如此摄人心魂。我在想,它为什么要叫做文竹呢?或许是因为它与竹子有着几分相似之处,又或许因其小而具有观赏价值,不过无论什么原因,文竹这样的名字终究还是文艺些的,想必为它取名的人也是一位颇有品味的人,倒是想去拜访一番呢。
许多人都说文竹害寒,是很难渡过冬天的,可我买回来时已是深秋了,气候也渐渐变得寒冷了些,为了让它平安的生长,温度我是有所把控的,浇水、施肥也是一样不少,只是临近寒假,我怕我也是无能为力了。寒假的两个月里,我在家,它在学校,没了浇水施肥的人,我怕它是难以撑过这个冬天了。每一次想到这里,便觉得失落了些,难过了些,一种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是我辜负了它。它虽不是我亲手所种,最后却也是我亲手所养,而如今,我却不得不将它抛弃,让它独自承受饥寒交迫的这些难熬的日子。我有愧,亦有悔,终究是我对不起它。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两个月,到了学校,看到宿舍桌子上的它,根部已微微泛黄,下部小部分针叶也是一碰就掉,但它依旧是苍绿的,盎然的,充满生命力的。是的,它独自活过了这漫长的寒冷的冬天,它没有向命运屈服,我不禁由衷佩服起它来了。
记得前些年升学的时候,阿姐送了一盆白掌给我,它本是要送我一盆绿萝的,只是看到绿萝那长长的阔大的叶子,随意安放着,肆意生长着,我便选了那盆秀丽的白掌。阿姐嘱咐我要好好培养,说是白掌极难养活,也是非常怕冷。我并未在意,由于要面临升学的压力,我的心思也未放在养花上,看到花盆里快要没水的时候,也只是浇浇水而已。这是我初次养花,浇水也是我养花认知中的全部了。又是一个漫长的寒冷的冬天,学校离家并不远,我本是可以将这盆白掌带回家中的,可我最后选择了将它放在学校里,原因也只是我不想拿着这个碍事的家伙。因为我的懒惰,因为我的一己之私,我葬送了它的生命,可我并未因此而难过,我甚至就没在意过它的死亡。
高中结束,我毕业了,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但随着压力的减少,过往的一切也渐渐从我的脑海中消散。直到我买了那盆文竹,此前我竟从未想起过那盆白掌。我知道我已经永远失去它了,即使原先的花盆还在,即使有新的种子萌发,哪怕是我再买一盆和原先一模一样的,失去的终是不会回来,再也没有一盆白掌是原先那盆了。
如今,我桌子上的文竹还在继续生长着,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的,或许是之前的悉心照料,或许也有许多人力所不能为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它终究是活了下来,而这,也已然是足够的了。我为它浇水、施肥,时不时晒会太阳,做着我所能做的一切。我知道总有一天它也会离开我,就像那盆白掌一样,凋落,然后枯萎,就像是从未来过人间。我不祈求美好的事物永在,道法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况且凋落也是美的一部分,失去了才会更懂珍惜。我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心呵护它了。
对文竹的喜爱有多少是对白掌的愧疚,我不得而知,但这份重量是属于它们两个的。白掌对我来说,只能在记忆里,而文竹,还在我的生活中。
作者简介:
冯杰,笔名:柒拾故里,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