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旬刊》2024年第3期
● 主编寄语
陈 宏:《’ 24诗歌纵论》
● 诗歌人生
《春天如酒》:李献忠(河南)
《一首没有歌词的情歌——致我的妻子》:罗仕华(四川)
《灯 塔(外一首)》:初 雪(广东)
● 诗词古风
《粤桂赣湘行诗草》:凌远科(广东)
《诗作二首》:薛金凯(陕西)
《小寒抒怀(外一首)》:谭立成(江西)
● 轻文随笔
《知青岁月:一九七六年的那一场雪》:潘如林(四川)
● 电影剧本
《阿Q的故事》陈 宏(四川)
● 诗词人物
《大唐诗词》:著名脑瘫诗人随桂琴《钓船笛》等词曲作品
(见《作家旬刊·大唐诗词副刊》)
● 诗意中国
’ 24诗歌纵论
陈 宏

“诗”者,人文之本源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言简意赅之文,抒发人类内心之感悟、思想与情感,自古以来,在人类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之角色,不仅是文学之基石,亦是民族精神象征、文化进步标志。
《诗纬》云:“诗者,持也”,所谓“以手维持,则承负之义,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是也,“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讽刺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此与《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承意通,先秦两汉,诗意有“志”、“承”之说,《劝学》“诗者,中声之所止”与《大略》“盈其欲而不愆其止”之义,即“持”而“不愆其止”。
新年伊始,遂赋诗云:
诗歌之源文苑之根,发端远古抒怀人心。
昔者诗歌口耳相承,人生百态皆在其中。
文墨既兴诗篇载道,经史子集独领风骚。
诗经楚辞唐诗宋韵,明清歌行辉映乾坤。
西域扬威希腊罗马,史诗长歌传颂千古。
诗云子曰文采飞扬,韵律铿锵情深意长。
抒情以歌叙事以咏,笔墨之间情感四溢。
含蓄隐喻妙语解颐,读来顿悟深邃如海。
文化之魂民族之魄,诗歌所载精神永续。
世事沧桑人心如织,诗篇常新历久弥珍。
注:’ 24为2024年份简写。
春天如酒
李献忠(河南)

秋天是葡萄园里的葡萄,
我采摘来准备做成佳酿。
只待花谢草枯,玉露凝霜,
只待那北风起于苍茫。
我将用冬天做成的橡木桶,
将熟透的秋天装进去窖藏。
暖冬只是酿造中生发的热量,
且不可垂涎欲滴过早去开张。
等到东风从海上兴起,
等到冰雪融化,
等到小草萌芽,
等到迎春花如期绽放,
这时候才可以开盖闻香。
我要让酒香充满大地,
我要让酒香飘散到四海八荒。
我要让世上所有人都来品尝,
我要让世上万物都能够分享。
春天就是我用秋天酿成的酒,
甘甜清冽,醇厚绵长,
清新淡雅,温润芬芳。
你看,
醉了山岳河流,
醉了大地海洋,
醉了城市乡村,
醉了草原农庄。
到处是万紫千红,
到处是生机徜徉。
醉了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们,
孩童们天真烂漫,
老年人精神轩䀚。
姑娘们美丽俊秀,
小伙子强健阳刚。
可不要喝过了头,
夏天便是你醉酒的模样。
【编辑点评】文章以酿酒的过程来比喻春天,对春天有全新的理解。通过描绘秋天采摘葡萄、冬天窖藏酒的情景,以及等待春天到来,创造悬念和期待感。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如醉了山岳河流、醉了大地海洋,充满想象力,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

【作者简介】李献忠,男,1968年生,河南洛阳人,常在微信公众号诗文平台发表作品,参加过全国性诗赛,获优秀诗人称号。
一首没有歌词的情歌
——致我的妻子
罗仕华(四川)

我要为你写一首歌 我的爱人
把我想对你说的所有情话
都镶嵌其中
让每一个音符
都装满我对你的温情
我要高声为你歌唱
让那绵绵的情话从此变得激昂
穿过我的心脏穿透你的胸膛
让热血染红丘比特的神箭
带我们一起飞向那无边的太阳
我要为你写一首歌 我的爱人
一首用我生命撰写的歌
犹如那秋日的红叶绽放枝头
用自己最后的灿烂
去妆点他深爱的大地
又如那质朴的土地沉默无语
用宽厚的胸膛把你包容
和你洒落一地的秋红
共同绘成人生最美的风景
我要为你写一首歌 我的爱人
我要将自己满腔的热血
泼洒在那如火的枫叶之上
燃烧成一首歌
—— 一首没有歌词的情歌
送给你 我的爱人
青春虽然逝去
我们的承诺永远不会褪色
无论前路漫漫几多风雨
我们定要携手同行
走向绚丽多彩的夕阳
去描绘那漫天的晚霞
纵是生命消逝
我也会在来生的路口等你
【编辑点评】这篇作品通过音符和情感的描绘,用流淌着爱意的诗歌,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情意,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文章充满浪漫和深情,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共鸣。

【作者简介】罗仕华,男,四川南充人,1990年毕业于南充县师范学校,人民教师。
灯 塔(外一首)
初 雪(广东)

(作者供图)
人生没有坦途
就像一艘船
喜欢大海的胸怀
航行在辽阔无垠的蓝天碧海
而在微波粼粼的海面
随时都有可能风雨大作
瞬间翻起了惊涛骇浪
未来充满不定性
挑战一切可能
自信来自无数次出海的经验
惊险始终无处不在
迎难而上直达风平浪静
总有一座灯塔
为你领航
那个曾经
看透了云淡风轻
想要你陪我看风景
有你的陪伴去哪里都行
享受有你在的那份安静
许多年以后
我们再次相遇
只能微笑的看着你
想起曾经的我们相爱在一起
是不是你也有过
美好的回忆
深夜里总是写着
那些开心的事情
我的心中泛起涟漪
流下了泪滴
你是否感受
我痛彻的心扉
只是为了那句我愿意
独自在寒冷风中
冰冻住我的心
多想陪你一起看看
美丽的星星
烟雨中想起
我们看过的风景
谁也不想再次回忆那个曾经
【编辑点评】这首作品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以灯塔作为指引,表现人生的航行和挑战。语言优美,节奏明快,用情感打动人心,诗歌的结构和意象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为作者艺术照)
【作者简介】曾雾,笔名初雪,女,广东人,微博原创视频博主,写有留守儿童歌曲《手中的开心》等。
粤桂赣湘行诗草
凌远科(广东)

滴水洞吟
玉洞清幽故事多,
风雷酝酿举文戈。
谁言滴水无成泽,
一汇汪洋啸骇涛。
张家界吟
神峰谁植密如麻?
玉笋株株染彩霞。
恍入蓬莱仙子境,
狂餐秀色醉琼华。
十里画廊
水墨丹青挂满廊,
若龙若凤若金刚。
尤欣药叟三妃子,
联袂寿星贻瑞祥。
百龙天梯
昔上袁家半日行,
今来弹指驾天坪。
青云平步心花绽,
尽阅瑶山俯翠瀛。
注释:俯翠瀛,俯看碧绿溪潭。
空中田园
谁将陇亩置天庭,
稻熟粱丰瓜果馨。
窈窕村姑何惬意,
耕云播雨摘星星。
【编辑点评】这组诗歌以鲜明的意象和精彩的描写带领读者进入不同的景观,运用细腻的笔触,诗中融入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

【作者简介】凌远科 ,男,历任小学校长、中共信宜市委信息科长、市委督查室主任、市委办副主任,中国凌门诗社社长兼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广东省楹联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信宜文化艺术中心主任、茂名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茂名市中华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喜爱古诗联文学,多次获全国及省市级诗联大赛冠军。
诗作二首
薛金凯(陕西)

昨日粉黛乱子草,
一夜秋风尽枯茅!
西风列列霜冰冻,
看尔颜色那里描?
富平再怀
重榻派酒店,恰逢大雪天。
大雪未见雪,今冬暖阳天。
渭北园艺新,频阳湿石川。
一品一地奇,漆沮绕水湾!
富贵且平安,柿杏各分篇。
十年磨一剑,拨雾见蓝天!
【编辑点评】作品展现了丰富景象和细腻情感,运用不失夸张的诗意,烘托出一夜秋风、一品一地之奇的感怀,以视觉感官表现独特风光与人文,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充满诗意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薛金凯,汉族,一九五三年出生,陕西省作协会员,兴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剧本创作人。
小寒抒怀(外一首)
谭立成(江西)

雨止露微阳,小寒盈浩苍。
年初依旧景,树老饰新装。
试水轻飘叶,梳心勇作章。
怀思溶四海,盛气与天长。
临江仙·梅夜
节到冬隆气肃,香匀风细窗虚。
梅开庭院两三株。
折枝留蕊弄,和酒且歌呼。
暮色浸衣寒结,风声入竹灯疏。
画堂侵夜醉何如。
楼前更报后,檐角月登初。
【编辑点评】作品运用自然景象和节气特点,将情感与景致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使读者感受到诗的意境与情韵魅力。

【作者简介】谭立成,江西吉水人,半朵中文网第九届专栏作家,作品散见于半朵中文网、黄土地文学等诗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电影剧本《阿Q的故事》
陈 宏(四川)
场景1:未庄的茶馆
镜头一:大清早的茶馆里座无虚席,茶客们默默品茗。阿Q与一帮庄稼人同桌,身着粗布衣,头戴破帽,一副慵懒模样,嘴里还叼着一根稻草,百无聊赖地环顾四周。
阿Q的肤色黝黯,面粗且陋,神态慵懒而颓废。他的眼神里常常透露出一丝狡黠和自嘲,仿佛在嘲笑整个世界的荒谬。
阿Q自潮:此间茶馆,人自饮茶,我独嚼稻草,实在无聊至极。
镜头二:茶馆老板走过来,看着阿Q嚼稻草,不禁皱起眉头。
老板:阿Q,此乃茶馆,非牲畜栏,尔何不知?
阿Q抬头,无辜地看着老板:我实在无聊,故嚼稻草以消遣。
老板摇头叹息,转身离去。
阿Q旁白:唉,此老板实小气,连根稻草亦不肯赊我。
镜头三:阿Q无聊地喝着茶,这时,茶馆门口走进腰间挂着荷包的富商甲,他停下脚步,嘴角露出无须掩饰的笑意。
富商甲(轻蔑地):此非阿Q乎?尔何堕至此模样?未庄之人穷困至此?
阿Q听了富商的话,心中微有不悦,但又不知如何应答。他恼怒地瞪了富商一眼,遂转身离去。
场景2:未庄的码头
镜头一:未庄的码头上,一艘商船停泊在岸边,乘客们陆续下船。阿Q站在码头边,手持鱼竿,望着商船,心生羡慕之情。
阿Q自白:富商之人,可乘船自由行航于江河之上。而我,只能囿于小村庄,日复一日地从事枯燥无味之工作。
旁白:阿Q无家,靠短工为生,住在土谷祠,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镜头二:就在此时,商馆里的富商乙走了过来,见到阿Q,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富商乙(得意地):哟,此非阿Q乎?尔在此何为?难道尔亦欲垂钓乎?
阿Q抬头看了富商乙一眼,没有说话。
富商乙(嘲讽地):唉,尔如此模样,似乎并非擅长垂钓之人。何不请教我,如何方能钓得到鱼儿?
阿Q旁白:哼,我总算被儿子嘲笑了!此富商实在可恶!
镜头三:阿Q放下鱼竿,走到富商乙面前。
阿Q(沉着地):感谢好意,我阿Q虽然贫穷,但自有尊严,不需要你的嘲笑!
富商乙惊讶地看着阿Q,没想到他竟如此有骨气。他冷笑一声,转身离开码头。
镜头四:阿Q重新拿起鱼竿,专注地垂钓。内心平静,不再为富商所扰。
阿Q自我陶醉:垂钓乃一种乐趣,亦是一种修行。在世间,富者未必快乐,穷者亦未必不幸。
场景3:镜头切回茶馆
镜头一:茶馆的一角,一位身穿长衫的年轻人独坐,品茶时目光不离阿Q。
年轻人:吾观汝甚有趣。
阿Q(惊讶):尔何观察我?何故?
年轻人:晚辈欲知尔之故事,故观尔也。
阿Q(微笑):愚实有诸多故事,然多皆琐事,不足一提。
年轻人:不,吾对汝之故事甚感兴趣,尔愿与吾分享乎?
阿Q(犹豫片刻):既尔如此期望,愚当陈述一番。
镜头二:茶馆内,阿Q开始陈述自己的故事,年轻人静静倾听。
阿Q:愚生于未庄一贫寒之家,幼时家境艰难。父乃农夫,每逢歉收之时,只得借贷维生。愚少时未读多书,仅识几字,与文盲无异。
年轻人(思索):汝何不尝试改变生活?
阿Q(苦笑):愚等贫民,几无机会改变命运。唯靠勤劳赚取微薄收入,亦难以维持生计。且世间艰险多不可控,即便如何辛苦改变,亦恐未必能得之所愿。
年轻人(沉思):尔岂甘心终身贫困?不欲改善家境,让家人过上更好生活?
阿Q(沉默片刻):愚家境困顿,亦欲改善,然已无能为力。或许,此乃命运多虐?
镜头三:阿Q离开茶馆,天空突然放晴,阳光灿烂,似乎预示着阿Q美好的未来。
阿Q自解:愚未曾料到,今日不仅钓得鱼,还结识了一位有趣之年轻人。或许,命运真能改变。
镜头四:最后,镜头定格在阿Q不可明状的笑容上。
(剧本结束)
【编辑点评】剧本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阿Q个性特点,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角色内心世界,具有独特思想内涵,剧本中的对话设计生动有趣,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作者简介】陈宏,男,汉族,1970年生于四川南充,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著有科幻小说《火星觉醒》、诗集《城市诗集》(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知青岁月:一九七六年的那一场雪
潘如林(四川)
这一年因为失恋,写出第一篇抒情诗《我送你》,在知青中广为传颂,后发表在《分忧》杂志。
一九七六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家的三位伟人逝世,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年初,一林被选派到县农林水宣传队。该宣传队是由农、林、水三家的职工组成的,一林去后,分配到编导组,主要是负责宣传队里的节目单刻印、道具制作、节目创作及写作。宣传队的任务主要是参加全县文艺调演,余下时间到三家单位的各个场站和工区慰问演出。一年之中,一林他们爬山涉水,不辞辛苦,走遍了三家单位的各个场站、工区。
这一年,一林见了合江县最大的工程,竹板滩电站工程。见了比自己苦的林场工区伐木工人以及森山老林的护林工人,他们的油、盐、米、调料需走几十里山路购回。
这一年,一林因为失恋,写出了第一篇抒情诗《我送你》,这一首抒情诗在知青中广为传颂,以后,此诗发表在《分忧》杂志上。这年,全国普降大雪。冬天,一林结束了宣传队的演出,回到了农场,又开始了农场知青生活。这一年的冬天的一个深夜,一林冷得老是睡不着觉,天还没大亮,就早早起了床,穿好衣服,推开大门,耶!天哪,整个农场沉睡在一片白茫茫的梦里,门前的百亩大田被大雪层层地压着,只剩下几株稻茬露出头来呼吸。
房顶似一张张棉被,伙食堂的烟囱缓缓地伸出一只白色的大手,微微召唤,整个农场安静得出奇,偶有一个人影在路上走,也感觉是在一张白纸上移动,好美的雪景。身在南方的一林,第一次见到如此雪景,心中不免有一些激动。一林忙把知友们都叫起,自已便去副业队砍了一棵大白菜回来交给女知青们,升好了火,洗好了红苕,就大白菜煮红苕吃。有女知青说:“安逸,下弄球大的雪,锤子大爷才去干活!”下雪,是他们唯一不干活的理由。
吃过大白菜煮红苕的早饭后,知友们带上铁锹、水桶到晒坝上去,这时的知友们,不管队长、场领导如何吼,如何闹,都把自已置身于雪的世界里。知友们一边堆着雪人,一边用冻得红红的手捏着雪球攻击着对方。雪,是冷的,心,却是热的。几年的艰苦生活,苦闷的心情,就这么一场大雪,把这些一切的一切的烦恼一扫而光。这个雪天里,知友们演绎了一场有声无色的黑白电影。一遍一遍的嘻笑声,在耀眼的雪光中折映成一圈一圈的画外音。
(摘自作者来稿小说作品)
【编辑点评】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代入感,通过生动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使得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作者简介】潘如林,男,笔名一林,知青作家,四川省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

《大唐诗词》:著名脑瘫诗人随桂琴《钓船笛》等词曲作品

(编者注:照片系本人提供)
据媒体报道,疫情三年随桂琴谱写了500多首抗疫诗,鼓舞人们战胜疫情,也激励了很多残疾人开始新生活!
词曲三首
随桂琴(上海)
钓船笛(小令)
一树碧桃开,窗外又来新鹊。
人在墙头马上,看飞禽欢悦。
曾经沧海不思归,楼台月如雪。
艾草清香一片,更鲤鱼争跃。
鹊踏枝(中调)
腊月寒冬游客少,雨雪初歇,坡上风吹帽。
不慕神仙峰口笑,只求融冻生青草。
还愿来年春降早,柳树新发,处处阳光照。
社戏开锣无老小,百千喜鹊梅前绕。
赢取胜利
突然被称为抗疫诗人
我不由哑然
我突然成了一个战士
指挥我的文字方阵
冲向黑压压的病毒
一时 强撸灰飞烟灭
我曾经喜欢看水师姐指挥女足冲锋陷阵
把小小的背影拍下来
赛后发给她
问 是你吗?
得到回答 是我
于是 我开心大笑
记得成都的训练场还保留着地堡
当时斜阳草树大风
只要再牵来一匹马
就是一群战士和一代元帅将军了
如此图画在记忆中留存多年
如今我也成了战士
指挥我的文字方阵
去赢取胜利
【编辑点评】诗人以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创作出富有创造力和鼓舞人心的作品,展现了残疾人的坚强意志,作品采用小令、中调等词曲形式,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随桂琴,女,著名脑瘫诗人。
诗 意 中 国


图:新华社

《作家旬刊》编辑部
中国·城市狮龙文化传媒 主 办
合作伙伴:诗经故里文化传媒
《中华诗经阁》、冰心文化传媒
主 编
陈 宏
主要栏目
小说故事
格律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投稿邮箱
zuojbjb@163.com
一本致力于推广优秀作家作品的刊物
一个为作家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著名书法家、唐诗研究院高级顾问
作家王忆唐题写刊名
本刊顾问由封面人物、领航人物
专家学者、编辑记者
律师及嘉宾组成

征稿通知
《作家旬刊·原创版》长期征集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字数在5000字以内。投稿时请附作者生活照一张和200字内作者简介发送到邮箱:zuojbjb@163.com。来稿超过10个工作日未见采用,可另投它处。
稿酬标准
作品发表12小时内,自然点赞数在20以上的,稿费20元;点赞数在50以上的,稿费50元;点赞数在100以上的,稿费100元。作品发表后,请作者主动加官方微信,以便领取稿费;作品发表12小时后不领取稿费,视为支持平台建设,不再第二次发放。
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如果读者发现刊物中的错误,请致信本刊,我们将给予适当的奖励以示感谢。
签约作家
担任《作家旬刊》签约作家,须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作品积累,并渴望提升空间的诗人和作家,详情请联系微信:china69888办理。首届签约作家证书为釉黑色烫金荣誉证书。

《作家旬刊》接受各地企业、各界人士赞助,赞助名单长期公布在“特别鸣谢”栏目。同时,欢迎业务合作,共谋发展,有意者添加官方微信:china69888(备注“赞助”)。
·图书1.《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与梦想》
·图书2.《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之谜(典藏版)》

☞ 请点击下方“收藏”键收藏本刊
☞ 请点击下方“分享”键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