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
文/张铭麟
还记得十年前的新年,你许下了什么愿望吗?
——题记
日上三竿,我从被窝的束缚中艰难起身。被子扭成了一个螺旋,像一颗螺丝钉,把我牢牢钉在床铺上。我手指机械且熟练地打开手机,屏幕的光线像吐着信子的白蛇,咆哮着刺向我的瞳孔。日历上的数字明晃晃地向我昭示着--今天就是新年了。
呵,新年吗?我沉重的身躯重新砸向床铺,似跃上云翼般轻松,又似有雷霆万钧之势。我像一粒灰尘跃入水泥堆,又似鱼儿重归故里。我看着空荡荡的天花板,不禁对历法产生一种渺远寂寥的情绪。在刚刚过去的一分钟里,世界上产生了成百上千条新闻,或真或假,关于焦虑,关于未来,关于怀疑,关于死亡......这样的每一天太过相似,庞大的信息洪流席卷着每一个人。时间过去了一百天,不如说我们把这样的一天重复了一百遍。时代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加入了催化剂,物质的充裕磨灭了我们的渴望与期待。曾经的瓜果记录着季节的更迭,期待与渴望把岁月酿得很绵长。现在的瓜果早斩断了时间与空间的牵绊,多了一丝农药化肥的气息。记忆中的年夜饭有烟花爆竹作背景,有熙攘人群作镶嵌,有山茶花香与袅袅炊烟相交辉,有浓厚乡情作底色。可现在的年夜饭,桌上是昨天才吃过的黄焖鸡,锅里是前天才炖过的红烧肉,杯中是流水线上千千万万酒中的一瓶。抬眼是四四方方的手机屏幕,垂眸是逼仄的卧室地板,举目是城市的灰白素描画。窗外车流汹涌,像一条狡猾的游蛇,勒紧城市的心脏。一分一秒,一周一月,周而复始,绵绵不休......看着眼前钢筋混泥的丛林,我们不禁茫然发问—年味去哪了?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也许它是在为自己鸣不公,告诉我今天过年吧。我怀着恍惚的心情起了床,一出房门就撞见了要去家堂前点香灯的奶奶。
奶奶面色平静,颤颤巍巍的踩着楼梯,裤兜里的手巾轻轻飘扬,像举着朝圣的旗帜,她抬着瓜果贡品的手十分稳当,似托举着一个虔诚且崇高的信念。到供桌前,奶奶擦亮一根火柴,明亮的火焰在她浑浊的瞳孔里忽闪忽闪,一同点亮的还有桌上的一盏油灯。一瞬间,我竟不知道是奶奶手中的火焰点亮了油灯,还是她眼中明亮的火焰点亮了油灯。思思油香窜入我的鼻孔,霎时间,记忆排山倒海席卷而来,像在冬日树林中久居的人,突然一天推开木门,纷纷初雪涌入满怀。记忆中的片段纷至沓来,它们无一不带着泛黄的光影,吱呀的楼板声和松木的清香,无数次的关于这个瞬间—奶奶虔诚地点亮了烛台。只是,记忆逐渐模糊,松香渐渐散去,奶奶的背脊,背脊越来越佝偻。接着,我看见奶奶艰难地弯曲膝盖,手中捧香跪在堂前。有风刮过,吹乱了她鬓角的花白,燃尽的烟灰落了一地。她的双手像一截几经枯荣的松树根,爬满了时间的年轮,指缝里甚至还残留着泥土的痕迹。这双辛勤了大半辈子的手,才于几天前轻柔抚摸过大地母亲的胴体,现在却地捧着香,虔诚地跪在天地间祈祷。不变的是,她赤诚的心与虔诚的姿态。天地无言,唯辛勤者致以最高敬意—奶奶用汗水在天地间写诗。她唇齿呢喃,在“平平安安”,“身体健康”等词中,我霎时听到一句令我心头一颤的话—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如空山松香,林中冷泉,拂去我心头的浮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容易眉头紧皱,容易怒火中烧,容易喋喋不休,求一个所谓的“真理”—什么时候,我们失去了说“是我的错”的勇气。我的奶奶,走过半生风雪,见过半生尘烟,依然温润可亲,不曾抱怨,不曾愤怒,而是以一种恬静淡然的姿态跪在天地间,淡淡地说,“是我的错”。算了吧!曾经的苦难,不如意,都算了吧。时间滚滚向前,当你手握清香虔诚地跪在天地间,你还会去怨恨什么呢?语音呢喃,如春风拂过树梢,似梵音传遍山谷,所到之处,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奶奶握着香的手终于还是忍不住在风中微微颤抖。阳光下,一双稚嫩的小手接过香,像初春松树的新芽。“奶奶,我来吧。”
耳边祈愿声呢喃,眼前青烟袅袅。一缕香烟缭绕,万般尘埃等闲。青烟萦绕在我的睫毛,惹得我泪水不停往下流。这双眼睛,在过去的一年中流过太多次流水,因为委屈,因为悲伤,因为困难,却独独没有因为青烟袅袅。我看着手中的礼香,因泪水模糊而显得影影绰绰,心中感慨万千。
到了晚上,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夜幕中缓缓炸开的烟花。烟花像一只孤勇的飞蛾,无畏地冲向夜空,留下一个个寂寥的单音。是啊,不怪人们感慨年味去哪了,只怪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逼仄,路灯越来越明亮。烟花本是热闹的代名词,可在这样的步步紧逼下,竟显得寂寥。
可是,我们为什么在感慨“年味去哪了”时,暗藏了一丝遗憾与期望呢?我收回思绪,看向家中摇曳的灯光。一年中,也只有这一刻,我们的泪水会因烟火氤氲而流,鸡鸭鱼因冠以“年夜饭”之名而有了别样滋味吧。我想,即使车马变得愈来愈快,我们也要花一点时间,看看奶奶虔诚捧香的手;即使路灯愈来愈明亮,我们也要学着用孩童般的目光,看一朵烟花的谢幕;即使物质愈来愈丰富,我们也要在这一刻沉静下来,细品“年夜饭”的别样滋味。再过几天樱花就要开了,是我们遗忘了春天,而不是春天遗忘了我们。
“阳台风凉,记得拿件衣服!”奶奶的声音从楼下传来。看呀,年味从未走远,有亲人关心的地方才是过年!
作者简介;
张铭麟,2004年生,云南玉溪人,大学中文系在读。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我刚好在写,而你刚好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