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我归去的地方
文/唐琳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这是鲁迅笔下的鲁镇;“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是老舍眼中的济南;“八月深秋,秋风苍凉,高粱辉煌……”这是莫言口中的高密……“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这是我归去的地方——云南曲靖。虽不及黑龙江的沃野千里,西北的大漠落日,上海的喧嚣繁华,但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熟悉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热爱着这里的文化艺术,思念着这里的故乡柔情。
婀娜多姿,山川秀丽,故乡孕育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曲靖不大,但她包罗万象,奇异绚丽。溶洞峡谷尽收眼底,奇石怪乳隐藏着神秘,隐匿于深山密林中的大地缝正陪伴在故乡身边;水尤清冽,鱼虾嬉戏,魂牵梦萦的多依河正滋润着红壤;牛羊悠然,山花浪漫,“风吹早低见牛羊”的大海草山正守卫着古镇;石阶木屋,酒旗招摇,螳螂古镇正散发着古风;风追蝶舞,绿叶黄花,罗平花海正洋溢着芬芳……我仿佛站在了故乡的乌蒙山头,听见了故乡的名字。
曲径通幽,靖安和平,故乡创造于文人的历史典籍。
“从此岭头南下八九里,青松白草,川路渐平……旧曲,靖州废城及邱墓碑阙皆在……”樊绰《云南志》曾有载;不仅如此,《新唐书》中也有明确记载:“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等地属西爨”。同时,徐霞客游行中写道“曲靖者,本唐之曲州,靖州也。”曲靖之名,名追溯源,辗转于历史脉络,伏笔于文人之手,寓意于闾阎安宁……我仿佛拿着故乡的史册,看到了故乡的文化。
源渊流长,古韵长存,故乡滋长于曲靖人的勤劳朴实。
双手执甑,中置灶口,火烧薪木,这便是“爨”的会意形,意为烧火做饭;此外,“爨”也是中国古代爨氏家族的姓氏,但由于诸爨豪乱,诸爨离若,导致爨势力逐渐销声匿迹。为传承五百年的爨风韵,踏爨广场,爨水阁等以其命名的景点已和曲靖城市命脉相连。同时,在曲靖人的创造下,“妙在有斑,贵在浑厚”的斑铜文化得以享誉世界。其工艺之复杂,技术之精湛,成品之精美,不仅展现了曲靖人胆大心细的品质,而且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作为国家级礼品当之无愧。我仿佛走进了故乡的博物馆,听到了故乡的呼唤。
“彩云之南 ,归去的地方。往事芬芳, 随风飘扬。”故乡的柔情养育了我,我不能忘;故乡的博爱丰富了我,我不敢忘;故乡的古韵熏陶了我,我难以忘。此时的我,已远离家乡,身处在两千多公里的异地校园。我想念故乡的山水,思念故乡的亲人,心念故乡的艺术……
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啊,请等我归去,为你守护山川。
我朝思夕想的故乡啊,请等我归去,为你传承文化。
我梦往神游的故乡啊,请等我归去,为你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唐琳,女,汉族,云南曲靖人,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喜欢以写作的方式记录生活的精彩,希望留住细腻的情感,抓住绚丽的世界。当我们孤寂没落时,回望记忆时光,品茗一盏,再忆“朝花夕拾”。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