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张三丰出生地有争议,集中在辽宁和福建邵武两地。
百年之约早布局
三丰尽孝仙母墓
离乡布道升仙桥
只待时至众来朝
一、出生地辽东说记载:张三丰1247年农历4月9日出生辽东,名号众多。但没有看到家谱和挥公一脉相承源流,且难有相关活动史迹记载。
【1】成书于1431年的《太岳太和山志》载:“张全,字玄玄,号三丰相传留侯之商,不知何许人。《太岳太和山志》作者任自垣,永乐九年1411年任道录司右玄仪,永乐十一年(1413)任太和山玉虚宫提点。该书成书于宣德六年,因不知张三丰来武当之前的情况,如实写道:“不知何许人?”也写明张三丰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离开武当山,就再没音讯了。该书只记载张三丰,名全一,字玄玄,号三丰。对师不敏的绰号一字不写。
【2】成书于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载:“张三丰不知何许人?
【3】成书于1537年的明《辽东志》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云张仲安第五子,名君实,字全一,一字玄玄,别号保和、容忍。三丰子生有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员,目须髯如戟,顶作一髻,手持方尺,一笠一衲,寒暑御之。不饰边幅,人目为张邋遢。“云张仲安第五子是独特提法,张仲安何许人元初刘祁(1203年1250年)《归潜记》载“张翰林仲安,字管臣,燕山人。贞佑六年词赋魁也。为人谦谨有礼法,时辈称焉为文亦平得体,尤工词赋自居太学有声,入翰林为应,奉秩未满卒,士论皆惜之。金宗只有贞佑四年(1213-1216),贞佑六年有误,但张仲安是燕山人今北京,并非懿州人。《辽东志》作为地方志,没有半句涉及张三丰在辽东事,而内容全抄自他书。迟于《辽东志》三十年写的《全志》,及清康熙时纂写的《辽阳志》,均没记载张三丰事迹,编纂的“人物志仙山释”部分《全辽志》也没有这一章节。清康熙《辽阳志》记载:“仙:前代,丁令威。释:元,雪庵。明,行荣。”没记载张三丰。而在《辽东志》卷四为:“仙释:丁令威白仲理。国朝:张三丰,黄花老人。元:雪庵国朝:行荣。”“张三”独一版页,为什么既写为国朝(明代),又编写在元朝之前,时间次序都有颠倒了。
【4】成书于1579年的明《万姓统谱》载:张三丰不知何许人?
【5】1713年首版的《万历野获编》卷27释道篇载:一云三丰即张,未知然否。又云三丰为辽东懿州人,名君宝;一云陕西宝鸡人。
【6】1739年始基修的《明史》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尝游武当诸岩壑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色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成书于1579年的明《万姓统谱》、1713年首版的《万历野获编》、1739年始基修的《明史》张三丰史记都是不确定。修于康熙二十三年的《盛京通志》是满清政权非常重要一部志书,卷三十一分为“仙”与“释”两部分,,“仙”部分载“张三丰,相传为懿州人。”《东志》、《明史》、乾隆版《盛京通志》三本书,在“张三丰篇”中写法一致“张三丰不知何许人也”。更显现《辽东志》中“张三丰”入志内容有偏差。金毓先生[1887-1962)辽宁辽阳人,中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在重印《辽东志》的序中:“盖《辽志即东志》之重修本,《辽东志》之所阙略伪误,悉可依据《全辽志》补正之。”
【7】张三丰出生辽东说只有含糊错乱的史记记载,没有看到明确的家谱记载和世祖一脉相承明细,以及相关活动事迹史记记载。网上发布的1247年4月初9是张三丰出生辽东说出生日;自张三丰到武当山以来,弟子历年为张三丰过诞辰日都是农历7月26日;因近几年有出生地辽东说的原因,近几年也有太极弟子农历4月初9为张三丰过诞辰日。
二、出生地邵武说:邵武有大篇幅详细记载张三丰内容的家谱,《邵武府志》和《福建通志》都有张三丰相关活动史迹详细记载。
【1】、1698年刻本的《古欢堂集》载:“张三丰,闽人。
【2】成书于1543年的《邵武府志》载:“翠云庵:俗传张子冲创建。题其梁曰金谷翠云峰开山。张子冲官添儿,择日王朗墨绳,工其后,修庵以所题。梁刨削亦迹犹存。新志云:张子冲又号张三丰,邵武四十二都下人。卖樵事母,常曰一心无尘碍,愿见吕先生。一日冲砍柴未回。忽一道衣衫缕至其家,以饥告其妻,妻答未炊,惟炊糯米一斗,待夫回酿酒,汝可食些,道食之妻怒曰:夫嗜酒回,必见责。道曰:休累尔。可汲水一缸,余粒浸,盖。拂袖而去。顷冲回,妻以此告,遂开缸,果酒味。冲惊曰:吾师纯阳至矣。遂赶至山涧小桥边得遇,悬度。道答:无缘。期以明年中秋,建阳龙游桥相遇,三人共一目为记。冲依期往,见二者搭扶一目人,肩已过桥。道责:迟,复期明年。冲复往,偶桥中相遇,乃曰:汝母今日死矣,无棺。遂於掌中画一屋,令冲视以为何所?冲答:似北胜寺。道曰:我寄棺在彼西廊,汝取殓母。冲过掌到家,僧俗不知其中。冲弃妻儿,寄迹北胜寺。创建翠云庵,居址无定处。国初法严,县以为妖,械车解南京,兵部开车不见子冲。惟满城皆破笠蔽衣,竹节冠道人,凡以钱施之,只取一文,云:但得一钱足,何犹身外身,或隐或见。后不知所终。邵武府志还记载:张三丰尽孝道后从“升仙桥”下河,沿水路离开家乡。
【3】成书于1737年的《福建通志》载:“张子冲号三丰,邵武坎下村人,卖柴为业,常遇吕岩於建阳龙游桥上,归遂弃妻兒,寄北胜寺,又创建翠雲庵,居止无定处。明初,禁左道甚严,县以为妖,械续车中解京,忽开车不见,惟破笠敝衣而已。自后或隱或现不知所。
【4】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坑池张氏家谱记载张三丰1264年出生,子冲、字君实、号三丰、俗名张邋遢,家谱同时记载元至正甲辰(1364)年敕封忠孝神仙(元惠宗元至正甲辰年敕封张三丰“忠孝神仙”辽东相关史记也没有看到记载、提及。),与史记事件和时间都完全吻合。家谱还清晰记载张三丰母亲墓“何母墓”“仙母墓”。
【5】张三丰世系一脉相承:挥公→张良→……→烈→九龄、九顺,九龄→张奫(字文懿,在辽东当官)→孝廉(字万寿)、楚贤(字东箭)、孝雄(字万喜),孝廉→千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一→念一(出继千三)、念二(出继千X)、念三,念三→危→得达、得广、得兴,得广→六郎、七郎、八郎、九郎、二十郎(晖),晖(二十郎)→文甫(字东位)、光甫,文甫→任思(字龙孙)、任安(字延孙),任思→文整(字仁安)、子胜(字仁宁),任安→伯宁(字子安)、留孟(字子健),伯宁→明显,留孟→必宁、必举,必宁→隆、俊,俊→伯端、伯晋,伯端→亭四、云二,伯晋→喜生,光甫→任唯(危)(字仲孙)→虎君(字子辉)→必安→伯亭→德胜、益五,益五→正二、正三、正四,正二→万八、万九,万八→六郎(晖第15代迁大常?)→安→雍、进、朴,进→八一、八二、八六,八二(晖第18代由大常回迁和平坎下村坑池)→绍定→子冲(三丰)、子林、子忠,子冲(三丰)→五十→涧。从张楚贤墓志,张璬墓志已全部清晰明了,张奫在辽东做官,张奫到孝廉一脉相承再到张三丰(子冲)、字君实、俗名张邋遢。挥公→奫(在辽东当官)也可以说张三丰与辽东确实有渊源。综上所述从史记来看:出生地辽东说史记含糊、杂乱、不详,没有家谱一脉记载。出生地邵武说史记记载清晰、确定、详细,有张三丰唯一的家谱。
张三玄个人简介
张春跃,1977 年,道名张三玄,从事农业规模种植、张三丰文化推广与宣传、三丰茶(神仙茶)推广宣传。
联系电话 13123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