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朦胧烟雨觅丁香
雨是从夜里开始下的,只是睡得深沉梦中没有感觉到罢了。醒来时见窗外细雨霏霏,一阵欣喜涌上心头,朦胧烟雨中的古镇风景一定会更加别致!自古“烟雨江南”多诗句,诸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我就是在这霏霏细雨中走进甪直古镇的,渴望也能得到一句半句的诗。
迷宫一样的甪直古镇在细雨中更加梦般朦胧,感觉有点儿不真实。两只小狗摇曳着湿漉漉的毛发,悄无声息地走过;不知道它俩是早起的,还是昨夜就根本没有睡去。大概是因为时间尚早,抑或是下雨的缘故,游人格外的稀少,没有了成帮结伙的熙熙攘攘,没有了夸张的赞叹和讨价还价的喧嚣,没有了独占街景做作Pose的拍照,就连细雨落在伞上也听不到声音,一切静谧安然。
“甪直”,一个难以认识和理解的名字,加上镇口广场上矗立的神兽“甪端”雕像,总觉得有点稀奇古怪。鄙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起初并不认得“甪”字,请教镇口一家开门迎客的店家后,知道其发“路”的音。在整理这篇游记的时候,上网查了一下“甪直”其名的由来:据《甫里志》记载,唐代诗人陆龟蒙曾隐居于此,因诗人的“号”为“甫里”,故而镇名“甫里”;后因镇子东面有直港,通往六处,水流形态及镇子的地形、街道,与“甪”字笔画结构大体相似,遂改名“甪直”,沿用至今。
甪直拥有2500年的历史,其看点有三多、一寺。一是古桥多,素有“桥都”之美誉,现存古桥40多座,分属宋、元、明、清四个时代。二是街巷多,现有街巷50多条,长长短短、宽宽窄窄,交织成网,四通八达。三是名人多,除了唐代诗人陆龟蒙,还有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有同盟会早期会员、现代教育家沈柏寒;有近代杰出思想家、政论家,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的始创者王韬;有国际影后萧芳芳之祖父、甪直望族之萧冰黎。一寺:始建于公元503年的保圣寺,虽然历经多次兴衰,其规模依旧宏大,建筑仍器宇轩昂,其中的九尊泥塑罗汉像为唐代原构,据说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之手,国内罕见。
在匆匆的游览、参观途中,我莫名地突然想让脚步停下来,让心空静下来,与自己喜欢的小桥流水、长街短巷、高墙大宅、白墙黛瓦静静地独处一会儿,于是便站在一座小桥上看风景,感受烟雨朦胧的虚幻飘渺、素淡飘逸,于是各类纪念馆及庙宇的内容也就不想再记述谈及了。
一条载着新郎新娘的“花船”由远处款款及近,再穿过我站立的拱桥由近及远,新郎的手里撑着红红的油纸伞,经雨滴的洗涤亮亮的。不知道是古镇仍然保留着娶亲的“花船”习俗,还是为了吸引游客的目光而专门排演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此情此景还是令人赏心悦目,心中充满美好、欣喜和幸福的。
香花巷,在甪直50条街巷中,是一条普通再普通的小巷。巷子里不临水,没有树,没有人,没景观,十分安静,两边的高墙大屋都安静地紧闭着大门,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雪的墙壁已不再洁白,晕染得有些霉味,带着沧桑和破败感,只有屋根墙角绽着几丛新春的绿草,虽然透着生机,但显得十分弱小,所以这条小巷有点荒凉。
走进香花巷完全是误打误撞。漫不经心地走着,目光却总在两侧的高墙及其黑色的木门上,猜想着每一扇木门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现状,一定是灶台上飘着千年的炊烟蒸气,厅堂里回响着世代的话语笑声,卧室中弥漫着温馨而凄楚的思念,一代代老去的屋主以固执的坚守,对抗着现代生活的侵入。 忽然,背后“咿呀呀”厚重木门开启的声音打破了我的胡思乱想。转身回顾,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躬身探出那黑色的木门,缓缓跨过门槛,慢慢迈下台阶。我站在原地,定定地看着没有撑伞的她蹒跚而来,又在我的身旁蹒跚而去,最后颤巍巍消失在巷子另一端的尽头。老婆婆走近我的时候,我看见她的头发早已稀疏而且苍苍;对视的时候感觉老人的目光似乎模糊,但却很明确地表达着一种疑惑,好像是在埋怨我打破了她的日常,打破了她的梦。
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我立马想到了诗人戴望舒,想到了他的《雨巷》,其中几句经典的诗句涌上心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位老婆婆大概也曾经是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吧!当年也一定有丁香的颜色,有丁香的芬芳,有丁香的哀怨与惆怅,也曾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现如今,这老婆婆的彷徨是否依旧彷徨,她的惆怅是否依旧惆怅呢?我又想起了她静默走过我的时候那疑惑的目光。于是,我撑着伞,在心里面默念着“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继续漫步在甪直那些悠长、寂寥或者并不寂寥的雨巷,去寻觅冷漠凄清的丁香,寻觅丁香一样的姑娘。
不知道是因为时节尚早,还是因为甪直没有丁香树,我并没有找到丁香花,更没有看到丁香一样的姑娘。欣慰的是,镇子里里大大小小的腊梅花都已经含苞待放。
小镇里总会有花开花谢,总会有人前来寻觅丁香,寻觅丁香一样的姑娘。
作者简介:吕家立,笔名:下午茶。六旬老者,务过农,做过工,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写了大半辈子公文。闲暇时喜欢写写工作以外的闲情、小事、凡人。早年偶有诗歌、散文见诸报端;著有散文游记《窗外的风景》、诗歌集《心灵的风景》。退休后作品常见于《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旗下《作家美文》《作家选文》等网络文学平台;相关作品曾4次入选《中国诗歌文学精品微刊作品联展》(第12、64、67、76期);曾入选《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第2期)、人气作者名录(第7、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