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凭栏处】
马诗途
我喜欢凭栏远眺,或亭阁,或高楼,或江岸,常独倚栏杆,眺望远方,看群山如诗,层恋叠嶂,江水奔腾,百舸争流,心随云卷风飘。忽尔远观山水,又近观花草树木、听鸟语虫鸣。真正是:满腹雅兴随云去,草色青葱入眼来,山形水态皆成画,往事如烟任剪裁。目之所及皆为美好,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我曾信步登上汉阳江滩烟波亭。此亭取“烟波浩渺”之意,源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专家表示,烟波亭与黄鹤楼、晴川阁、鹦鹉洲名称都在《黄鹤楼》一诗中出现过,取名“烟波”,与其他几大景点浑然一体。其中“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并非指忧愁,而是游子的思乡之情。
凭栏于烟波亭三楼,鹦鹉洲大桥和汉阳江滩美景便尽收眼底,眼见汉水连天阔,江云护晓寒。看到汉水往长江流去,水面宽阔,一直连接到天边。江上云彩朵朵,白帆点点,遮住了破晓的日光,使得江面比较寒冷。
青青山数点,引我倚栏看。更加感受到“烟波亭”不愧是烟波苍茫,既遮住了破晓的太阳,又让四周的山峰,只剩下青青数点。让人不禁一番诗意涌上心头:烟波亭上望烟岐,鹦鹉橘黄一色秋!
我也曾登上鹳雀楼,凭栏远眺,此楼真有凌空欲飞之势,即可鸟瞰那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奔腾汹涌的气概;又可望那阡陌交织、坦荡无限的大地,遥望“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华夏根祖的历史风貌;也可以南望起伏连绵的条山,还可以隐约西览雄伟壮观的西岳华山,领悟台湾历史学家姚荣龄先生“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
正由于鹳雀楼立晋望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座落在华夏历史座标的中点上。因此,吸引了国内外更多的华人在这里领略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绝唱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登高凭栏望远的精神。
我还多次登上立于长江之滨的宜昌镇江阁楼,“游子一凭栏,遍看江上山。不须飞潟去,已在画屏间。”
驻目凭栏,远眺近观,但见长江波涛滚滚天际流。白云悠悠,鹭鸟腾飞。对岸磨基山遥遥相望,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巍峨耸立,过江船闸豁然洞开,船舶安然有序航行。三座大桥飞架江南江北,二十里滨江绿廊如玉带蜿蜒,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造型各异,十字街口车水马龙,呈现一片盛世繁华景象。一时让我诗兴勃发:凭栏举目远山青,千里江天一色平,无限乡愁何处寄,几多往事梦中萦。
诗意凭栏,眺望远方,我感叹着大自然的壮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间,我们每一人宛如沧海一粟,但却同样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让我们心怀敬畏,勇敢向前,成为那闪耀在星河之间的璀璨之光吧!

【作者简介】马诗途,土家族。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一个诗意的歌者,喜欢文字,但不颓蘼,偶尔腾出一片空间,释放自由的心,淡雅从容,且听风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