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戏自比看戏难
——张耀霞首个书画册页观后感
文/云蒙山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戏容易唱戏难,品鉴张耀霞首个书画册页,更信此言。
绘画二十二件,涵盖花鸟山水人物,异彩纷呈;书法一十七件,涉猎篆隶楷行草,左右开弓,无不精通。
尽管我装腔作势班门弄斧,在题款、简繁、钤印等鸡毛蒜皮上吹毛求疵,但我自己最清楚,内心深处传来一个声音:谁说女子不如男?

首秀花溪弄女子书画展,以“大体量”的花卉六条屏闪亮登场之后,张耀霞真的从网络走向现实,沿着新起点冲击新高度。
一方面,忠于生活服务生活。她继续担纲“女账房”角色,开展对联、铭旌之类的有偿服务,既补贴家用,也为非常“烧钱”的书画创作略作添补。
这不,今天打电话时,她就在庵底村为一户人家创作铭旌呢,观者无不赞叹:一韵到底,实属不易!本来主人还要求现场宣读的,无奈和白天坐班时间有冲突,就找个亲戚,请耀霞临时教练一下,明天暂且登场。

另一方面,立足艺术追求艺术。花溪弄女子书画展既打开了张耀霞的艺术之门,也赋予她看艺术的独特慧眼。她既认识到洛南女子书画的整体实力,也寻找到自己着力突破的内在潜力。
尤其对于洛州画荷圣手李志全的回顾展,她的思考很多、感触很多、改变很多,李老师风格质朴、构图饱满、笔墨酣畅的山水画,给了她一种说不出的启迪,也催生她有反思的改变。
重复只是技术,创新才是艺术。在求新求变的书画创作路上,张耀霞已经选定了目标、迈开了步伐,到达是迟早的事,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一路春华秋实,一路风雨兼程。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业余书画爱好者,张耀霞以耕耘田野为主业、以服务村民为职业、以习书绘画为事业,其中的艰辛是可以想见的。好在她不急不徐地行走在艺术的四季里,不骄不躁地奋斗在世人的赞许里,从不迷失自己。
一帧帧翻阅这些生命的观照,你不由得赞叹她的慧心妙手:《寒江独钓》苍凉旷远,《万事如意》温馨热烈,《高风亮节》凌云直上,《举杯邀月》引人向往,《荷塘清韵》生机盎然,《松鹤长青》益寿延年……

至于书法,形制、书体、意境与内容高度契合,”半窗月落梅无影,三径风来竹有声”“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既是"笔墨意趣的渲染,也是理想追求的寄寓。
一幅《一颗静心观世界》,道尽了凡俗红尘中这位追梦女子的无双境界。

册页如此珍贵,只能拍照留存。抖音作品《张耀霞首个书画册页》已经上线,欢迎围观。如有家装书画需求,也可由云蒙山人代为传话。
现在,请允许我在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铿锵节奏里,认认真真写下这篇小文的标题——唱戏真比看戏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