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的爱
刘岩

我有个习惯,就是年根儿里都会把衣橱清理一下,扔掉一些旧衣服。有件水红色毛衣,款式花色虽早已陈旧了,但多年来我一直珍藏并精心保存着它。它是母亲给我织的最后一件毛衣。每次看到它,我就像一下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每次抚摸到它,都能真切感受到,那一针一线缠绕着的母爱与亲情。
在我小时候,全家人的毛衣都是母亲织的。那时,母亲整天手不离毛衣针,上下班随身所带的手提包里,也总装着毛衣针。母亲干净又勤劳,工作了一天、忙完了家务,一坐下就捏起毛衣针。她的手里从没有闲着的时候,她从年初织到年尾,从薄薄的毛背心到厚厚的高领毛外套,她简直把春夏秋冬都系在了毛衣针上。母亲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仿佛是永不停歇的编织机。就用它,母亲编织着我们家的日子,温暖着那清苦的岁月。
当我上小学四五年级时,班里有的女同学用旧毛线学着织手套、织袜子。看着她们用五颜六色的毛线织出一件件漂亮的“作品”,我羡慕极了,就央求母亲也给我一些旧线,教我织“毛活”。令我没想到的是,平时总叮嘱我“女孩要有女孩相”的母亲,这次一口回绝了我:“织‘毛活’太伤眼,你要专心读书,好好爱护眼睛,别不务正业。”没办法,我只能抽母亲不在跟前时,恳求同学用他们的家什教我织几针。结果,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大学时,班里有很多女生都能自己织毛衣毛裤,我却成了班里为数不多的“笨家伙”。
后来我有了孩子,母亲就又忙乎着给我的孩子织毛衣毛裤。有一回,我劝母亲:“妈,您累了大半辈子,该清闲清闲了,别再织这些东西了。”只见母亲歪着头莞尔一笑:“我织的毛衣不太美,可穿出去不至于丢人现眼。我觉得织毛衣就是编织幸福、享受幸福啊。”为给她的小外孙女织出漂亮的毛衣,母亲不光买了很贵的毛线,还特地买了《毛衣编织大全》,比着书上的图案、花样织。
有一次,为给我女儿的毛衣织上一只小兔子,母亲拆来拆去返工好多次。这回我可是真心疼了:“妈,织个平针就行了,小心累得你犯了肩周炎。”母亲听罢轻轻摇了摇头,仍埋首默默地织开了,还时不时抬头望一望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和满满的成就感。唉,过去是我,现在是我的女儿。我们穿过的那一件件毛衣、毛裤,那一针针一线线,都不知花去了母亲多少心血。母亲把爱织进去,把美织出来,对儿女所有的情感,像全部寄托在那一根根长长的毛线上,千缠百绕,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记得三年前的一天,母亲忽然对我幽幽地说:”再给你织一件,我以后就不织了。低头织毛衣时,我老是头晕恶心。”我赶紧搂着她的肩膀说:“嗯嗯别织了,妈。现在,商场、网上卖的毛衣啥款式、材质和品牌的都有。”没等我说完,母亲撇了撇嘴嘟哝开了:“算了吧。谁也赶不上你妈织的毛衣厚实、暖和。”母亲给我织完这件毛衣时,头已晕得非常明显,到医院一查结果是:重度颈椎病。至此,她才一声轻叹,慢慢、慢慢地,放下了她手中的毛衣针。
母亲给我织的这最后一件毛衣,虽然款式色彩都陈旧过时了,但我穿着它感觉特别暖和,因为,那一道道花纹里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带着母亲的体温,也裹着母亲暖暖的爱。因着特殊的社会大背景,她那一代女人大都会织毛衣。织毛衣是她们过日子的手艺,是她们生命的一部分,更是一种释放母爱的载体。母亲织的毛衣,那缠绕的爱,温暖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躯,还有我们的内心深处......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