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圆满举行
2024年1月12日,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2023年度工作会在汉中金江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市民协的主席团成员、理事会理事;汉台区民协、南郑区民协、城固县民协、宁强县民协、略阳县民协、勉县理事会、洋县理事会以及汉中地域文化研究会、书画研究院、饮食研究会、市民协艺术团、汉中曲子艺术团、易经宗教学会、民间戏曲、舞蹈音乐学会、民俗学专家、负责人和民间文艺工作者40多名同志出席会议。原陕西省民协副主席、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主席、汉中市国学研究会副主席、汉中市民协主席、汉中市民协名誉主席王继胜主持会议;汉中市民协主席曹刚作年终工作总结。著名学者、专家、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汉中市民协副主席梁中效、陕西理工大学教授蔡云辉出席会议。

首先,由汉中市民协主席曹刚作汉中市民协2023年度工作报告,对过去的2023年工作全面总结,安排部署2024年度工作。接着协会成员座谈发言,交流工作经验体会和新年工作计划。南郑区民协主席吴元贵、汉台区民协主席王新明、城固县民协主席叶甲文、汉中市民协副主席张昌文、陕西理工大学教授、市民协副主席梁中效等同志做了精彩的交流发言,汉中市民协名誉主席王继胜作会议总结。大会上各位民间文艺家展示表演了舞蹈、歌曲演唱和曲子清唱,年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展开。
汉中市民协主席曹刚在2023年度工作总结中首先对过去的一年市民协工作回顾和取得的成绩总结。
曹刚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汉中市民协全体会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思想教育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围绕汉中地域文化,坚持不断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时代担当,奋力开创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克服重重困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力开创了民间文艺事业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是:
一、2月4日至6日市民协在南郑、城固、洋县三地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欢天喜地过大年,三县社火闹元宵”活动。
召开由中、省、市50多人专家学者参加的汉中社火研讨会。征集社火论文近30余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我市近10位专家学者的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目前正在筹备编辑出刊。活动举办圆满成功,受到中国民协和省民协文联的称赞。
二、举办了2023年清明节丝绸之路开拓者,清明祭祀张骞大典活动。
2023年4月3日由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市张骞文化研究会,城固张骞文化研究会主办、城固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举办了癸卯年清明祭祀了张骞大典活动,祭祀大典活动2000 人参加,按照祭祀大典要求进行了公祭,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参加,邀请全国及陕西省知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高峰论坛参加人数200余人,围绕城固汉中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三、市民协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
汉中市民间文文艺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汉中市相关专家学者,市文联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代表91人,参会人员共计120人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监事及新一届主席团成员。
四、五年以来汉中市民协承担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陕西卷》汉中篇编撰工作。
民协组织了20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努力配合,曾先后到4区县召开多场座谈会,广泛地调研、征集资料、座谈、访谈、考察拍照,已完成60多万字的征稿编辑。组织力量动员多方力量再次征集30万字的故事传说,共90万字,达到了汉中可独立成册出版,已基本完稿。
五、过去的一年,市民协认真贯彻省市文联提出的文艺六进的活动。
公益非遗端公戏下乡演出54场次,在春节、清明节、五一、端阳节、七一建党节日期间市民协5个演出团体在社区、公寓演出,《城固县曲子》演出70场次、洋县《扫五穷》非遗演出多场次、南郑新集的舞龙舞狮现代歌舞表演队和南郑协税高跷、芯子大型社火表演16场次,宁强郭金奎《端公戏》傩戏表演22场次。各区县民协工作亮点纷呈,南郑协助市民协承办了由中国民协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协税社火队、新集社火队400多人参加开幕式演出;编发了上百期微信平台,演出了近百场文艺节目;南郑区民协文艺队和南郑区爱国拥军促进会合作,为学校演出四场文艺节目,观看节目1万多人;民协会员歌手刘军、林海坤、王建荣、张志霞、雷霏、高小兰、唐铁兵、饶汉文、刘思利等同志多次参加慰问老兵、颐养老人演出和文艺六进演出活动,慰问参战退役军人、荣立一二三等功臣和三代军人及家属;周世富组织协税社火到重庆旅游景区、汉中天汉广场汉台“褒国古镇”、汉中市东关、汉中市菜花节、南郑五编赛表演;手风琴演奏家刘军兼任市乐团和太阳帽管弦乐团艺术指导,参加汉中市群文艺术团文化惠民等演出30多场,还带队参加四川成都、西安、延安、勉县等地文艺演出交流活动;南郑店子街艺术团、南郑区爱国拥军艺术团、新集面皮文化艺术团、阳光文艺队先后为区内外群众演出40多场次文艺节目。南郑民协除文艺六进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外,在省民协安排收缴会员会费方面,细致工作,收缴28人8100元,给民协收缴会费带了好头。

汉台区民协关爱社区、农村少年儿童,特别给失独少年儿童赠送学习用具,今年六一儿童节累计捐赠一万多元物品。
六、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协会发展。
市民协坚持一手抓民间文化发展,一手抓好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工作,一手抓好党建工作和支部建设,坚持正常党的组织生活,还按月完成市社会组织党委每月安排的党组织生活,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做好“党日活动”按时上报不延误,做好学习笔记登记,开展好党员学习,不断发展党支部引领工作,经常分析研究协会工作,坚持民主生活会确保了党组织正常运转。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奋斗,培养引领党员、会员崇德尚艺的理念,始终把文艺队伍带上正路,做合格的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确保了民间文化艺术队伍的先进性、务实性,保证了党的文艺队伍健康成长。
七、坚持文化传承、非遗文化,让历史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市民协一直坚持挖掘抢救、保护非遗工作,为赓续中华传统文化之所用。申报了《陕西端公戏》《蔡伦造纸传说》《城固曲子》《扫五穷》《羊皮鼓舞》五项目。多年来始终不渝地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不动摇,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力开展非遗戏剧演出进乡村、进社区活动。

八、民间文学、文艺作品再展新颜。
编辑出版了《民间文化论文集》《陕南端公》《汉中家训》《陕南羌族》《汉中民间文化论文集》等十多种,即将出版的王继胜主席与段继刚合著《蔡伦家谱》《蔡伦故事传说》、内部书刊《汉中曲子图典》《扫五穷》等9部书刊。县区南郑民协吴元贵、汪建业、刘柱、张海生、吴荣春等参与编辑出版了《南郑军魂》《南郑小戏选》《流珠》等书刊。汪建业、张昌文、张祺尉、吴元贵、刘柱、张青云、路红霞、余永福、吴琼、陈丽娟、张继美、王文华等同志创作发表多篇文艺作品和论文,参加多项文化研讨活动,交流论文,宋少鹰创作发表了十多首歌词歌曲;汉中藤编传承人陈良顺同志被评为“陕西乡村工匠名师”;“秦宝宣纸”传承人市民协副主席、镇巴民协主席被授为“陕西乡村工匠名师”。著名民俗画家蒋智祥多年来为乡村振兴古镇建设绘制了近2000平米的民俗画;市民协会员、镇巴文化馆原馆长郝明森,南郑区濂水中学教师陈艳、陈菲菲他们的剪纸作品都获得了殊荣;市民协顾问田孟礼撰写的《古褒国与褒姒》,市民协原余成新和市民协理事吴全民共同撰写的《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市民协名誉主席王继胜和石秀全共同撰写的《秦巴深处的记忆》都获得了“省民协优秀文学作品奖”。南郑民协会员赵大明的竹编、汉台民协会员王静的掐丝珐琅彩工艺品代表市民协共同参加了今年9月27日2023年第五届陕西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西安展览会。原石门水库管理局副局长、市民协会员方孝文继《魅力汉中》《千古石门》《栈道石门景区》《旅游汉中》著作,今年又出版了《汉中秀美乡镇》一书。市民协副主席张祺尉为南郑区文化馆编著非遗教材《古法养蜂》、《重庆张氏族谱》《巴中张氏族谱》已经出版;吴元贵、汪建业、刘柱参与编辑出版了《南郑军魂》,吴元贵完成了《汉中卷烟厂志》主编工作;张海生、郑敬菊主编出版《南郑小戏选》,吴荣春主编出版《流珠》第九卷。张学义创作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巴山松》;黄文庆编著自传体纪实文学《路纹》《最美陈家坝》,汪建业、张昌文、张祺尉、吴元贵、刘柱、张青云、路红霞、余永福、吴琼、陈丽娟、张继美、王文华同志创作发表多篇文艺作品和论文,参加多项文化研讨活动。宋少鹰创作发表了十多首歌词歌曲。韩新瑞、邓小林、杜凤萍创作了《焦山桥头说彩礼》《四个摇婆夸儿媳》《话说手机》《夸面皮》等小演唱节目。城固民协叶甲文的内部交流书《寻幽探奇》、《张骞后裔家谱》;王长江的《长江诗文新作》,王太平的《一顶黑布红军帽》,勉县张鸿雁的《鸿雁诗词》。洋县民协:王继胜、段继刚合作非遗著作《蔡伦家谱》、李雪如诗集《花开洋州》、段继刚长篇小说《华阳奇缘》,冯玲诗文集《画眉》。王继胜、段继刚调研并撰写《春节扫五穷调查报告》。具不完全统计共计五十多种;协会副主席张昌文撰写的《汉中文化》内涵,得到市委宣传部的重视,协会名誉主席王继胜撰写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文得到了陕理工和市统战部评为优秀论文,在省市文化系统发表。协会副主席梁中效的《汉中文化概述》等多篇文章载入重要刊物。张祺尉的文化研究论文《从川陕地区红色歌谣中解读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的鱼水深情》、非遗论文《陕南汉中土漆古法割漆技艺》在省级期刊《百花》杂志发表。

九、非遗工作《陕南端公戏》《扫五穷》《汉中曲子》《蔡伦造纸故事传说》市民协四项非遗文化项目共同开展。
省艺术研究院一行来民协考察《端公戏》,国家非遗司副司长来汉考察到蔡伦封地洋县考察《蔡伦造纸传说》,市文旅局、市非遗管理中心与市民协分别考察“宁强端公传习所”、“汉中曲子”城固传习所进行建所调研。并召开由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城固县文化馆、城固县文联、城固县民协等多家单位30多人参加的“汉中曲子研讨会”,会后编辑了《汉中曲子论文集》一卷。
曹刚在会议中强调:今年以来,市民协王继胜主席虽退居二线,在工作上一直在一线与市民协并肩战斗,依然英雄暮年,壮心不已,回顾往昔,又是一年。市民协取得一些成绩,但按全年工作总要求还有差距。我们要继续发扬好王继胜主席多年来在民间文艺家协会秉承的“三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积极推进市民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辉煌。我们要在充满期待的2024年,一如既往,发扬秉持这一优良传统,把民协新的一年全面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新一届民协班子努力工作下,创新发展,让汉中市民协这支团结奋进的战斗团体,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曹刚在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工作的基本设想和思路
(一)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全体会员和广大民间文艺从业者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增强民间文艺工作者“四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精品佳作和艺术佳品,进一步推进民间文艺繁荣发展。

(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的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养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民间文艺家和文艺人才队伍,坚持好把握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相一致。加快文化产业项目战略目标,促进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民间文艺重要作用。
紧抓重要节庆、关键时间、大型活动契机,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民间文艺资源,深入持久开展文艺志愿者服务,让高质量的文艺志愿服务和优秀文化产品回馈人民、服务人民,持续激发广大群众对民间文艺的热爱,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大力开展民间文化品牌活动,激发民间文艺活力。
坚持特色化、品牌化理念,挖掘全市特色民间文艺资源,持续开展民间文化品牌活动,继续举办好2023年中国民协在汉中市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欢天喜地过大年 三县社火闹元宵”节庆活动、清明祭祀活动。开展好非遗研究和保护传承活动。

(五)扎实开展田野考察调查研究工作,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围绕全市各地民俗事象、习俗、仪式,以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散落的民间文艺,深入民间、深入田野,用心体验。扎实开展田野考察和调查研究,认真记录民间文艺风貌,推动民间文艺传承体系建设,鼓励更多民间文艺从业者参与进来,凝心聚力做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努力为汉中传统民间艺术建档存录,为民间艺人立档存志,为民间文艺的振兴提供依据和支持,为民族复兴发展保留文化基因。
(六)加强民间文艺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协会根基。
本着协会工作需要,将组建多个专委会,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逐步成立民间文艺各门类专业委员会,实现各艺术门类活动,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在理论研究、学术批评、交流研讨、文艺创作、展览展演等方面的作用,延伸协会工作手臂,给更多体制外的民间艺术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促进协会工作专业化、社会化、多元化发展。鼓励支持民间文艺工作者和七十二行能工巧匠进入会员行列,大力推荐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年轻人进入市、省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不断优化会员结构,壮大会员队伍。各县区从今年起做好新入会人员的审批和会员档案录入工作,全面实现会员资料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便捷化,健全会员常态化联络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及时倾听会员心声,反应会员动态,表达会员诉求,不断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掌握基层民协的组织建设情况,积极总结经验,探索有效做法,把四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建立起来,宣传推广一批基层民间文艺组织建设管理的优秀做法,引导带动构建市区(县)上下联动、层级清晰、服务高效的“二级联动”民间文艺组织体系。

(七)加强阵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民艺”信息化传播新媒介。
积极向“数字化”建设靠拢,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民艺”信息化传播工作,努力办好市民协微信公众号,努力做好信息化建设,打造民艺新阵地。强化新技术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传递更多优质内容,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展示精品力作,推介民间文艺名家和优秀人才,促进各县区民协组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提升汉中民间文艺事业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汉中民间文艺事业走出去。深化民间文艺理论研究工作,积极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推荐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省域、国家级学术研讨交流。加强文艺评论建设,不断向外界传递出深刻的理论思考和鲜明的价值立场,更好地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八)继续发扬好民协的三奉献精神、推进市民协工作在上新台阶,实现新辉煌。
长期以来,市民协全齐会员坚持要有时间和精力的奉献;坚持要有经济上的奉献;坚持要有对民间文化热爱初心的情怀。使民协工作取得了好成绩,上了新台阶,我们要一如既往,发扬推广这一法宝,把民间文化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更有成绩,多开展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
会后,市民协名誉主席王继胜、市民协副主席、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梁中效做了精彩的点评发言,对今后汉中市民协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厚望,希望全市广大民协会员要团结带领民间文艺工作者,踔厉奋发,积极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对民间文艺工作的要求为动力,再攀汉中市民间文艺、民间文化新高峰,为汉中市的文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本期责任版面编辑 张祺尉 图片 陈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