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里的情
作者:吕晓蓉
2024年元月6日,这天正好是小寒节气,苗乡城步的天气依旧山温水暖。
这天上午,城步作家协会秘书长戴方财打来电话,说在广州工作的文友陈建族回到家乡丹口镇群旺村旺溪陪母亲,邀请我们几个文友去他家聚一聚,顺便带我们去走走他当年第一次走出乡关的湘黔古道一一岩门峡。
陈建族是我很想见的文友,一听有这样的好事便欣然答应了。戴方财秘书长因有会要开,便为我协调好要乘坐的车辆。中午时分,城步一中的物理老师肖明豪驾车带上他的跑友陈光跃来接我。
一路上,肖明豪与陈光跃向我讲了他们与陈建族的结识之缘。原来他们俩人都喜欢体育,肖明豪既是县里的乒一乓球高手,还是3小时左右马拉松赛的保持者;陈光跃既是武术爱好者,还是广州马拉松赛30强跑者。他们与陈建族文友结缘于广州马拉松赛,因他们是苗乡城步跑者,时任广州马拉松赛组委会宣传部长的陈建族,带记者专门采访他们并亲手写了一篇《广马跑来了六个苗族兄弟》散文,发表在当年的《广州日报》上……
一路畅谈,时间飞快过去,不经意间车子就到达了丹口镇群旺村。
群旺村青山环抱,山坡上到处是茂密的竹林,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边和公路边座落着一座座新建的房屋,也有一些老式吊脚楼相间其中,还有一片藏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的古民居。
陈建族家仍是父辈留下的一栋两层楼老屋,就座落在小溪旁,依山傍水很舒适。他早已站在屋前等候我们了。
我与文友陈建族交往是同在城步作协群里,因作品交流而相互认识了解。我的文学起步得感谢他,他多次对我真诚的指导与支持鼓励,从而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在城步作协群里常读到他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文章,他的文章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也让我从中受益良多。
陈建族在文学上造诣是深厚的,这得益于他的文学天赋和在部队上的学习深造。他从入伍到提干,到中囯人民大学学习,再到出任《人民海军报》南海站记者,无论是上高山、下海岛,还是随军舰岀海出没于无人海域,他一路砥砺前行。高山海岛留下了他的足迹,南中国海域有他随军舰出海的航迹,军内外报刊上有他采写的文章。
我与陈建族平常只是在微信上交流,今天能在这个美丽的村庄见到他,在与他握手言欢倍感亲切荣幸。他年龄比我小,有军人气质,有文化修养,待人接物细微周到,令我在交往中进一步有了敬仰之意。他对我这个大姐也是颇有了解的,因为他看过我的多篇拙作,还曾经中肯地指出过我作品中的优劣之处,对我帮助挺大。也曾为了鼓励我多创作,把我的散文及现代诗推荐到广州都市文艺平台上发表。因文字我们有了相遇之缘,也因文学我们结下了纯洁的文友之情。
陈建族的老母亲,已八十多岁了,身体状况却还很健康,背不驼,眼明耳聪,腿脚灵活,竟然还喂猪养鸡鸭和下地种菜……我感叹咱们苗乡的老人就是勤劳一辈子,劳动也让这些老人们能健康长寿!我也羡慕着陈建族还有老娘的牵挂,多幸福呀!
寒喧之后,陈建族就带我们去走他当年第一次走出乡关的一条山路——城步丹口镇岩门村昌塘的岩门峡。
岩门村峡谷过去是通往邻县绥宁县的唯一通道,这条山路是沿着巫水河边一条陡峭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全长2公里左右,现在仍然保存着原始风貌。
陈建族的少年时代,他的父亲带着他从这条峡谷走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从此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那就是要到外面的世界求学发展!这颗种子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长叶、开花、结果。
我第一次踏上了这条蜿蜒崎岖的古道。走在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的山路上,这里的风景却让我们惊叹不已!窄窄的山路左边是陡峭的岩石,右边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巫水河。两岸的树木和竹林倒映在河中,河水呈现出大片大片的墨绿色,像一块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河中;一阵山风拂过,河面上荡漾起粼粼波纹,这时的河面上又像铺着一层碧绿透明的绫绡……啊,我被这眼前的风景所震撼!这如梦似幻的美景是大自然画师的杰作!
对岸的山上山崖矗立,怪石嶙峋,古树参天……在陈建族的指点下,我们仔细观察了一块天然大岩石,它巍峨地矗立在巫水河上方的半山腰上。从正面看它就像一位戴着高高官帽的千岁老人在静静地守望着巫水河,他虔诚的形态,双手合十,在默默保佑着从巫水河放排过往的人们顺利平安!
看到了这个石头巨人,我好奇地问:“这个石头巨人有传说故事吗?”陈建族幽默风趣地回答我:“有的,但现在不能讲给你听,怕你听了分神一不小心掉到巫水河去。”哈哈……我只好收回我的幻想说:“那么待下次再听你说吧!”我拿出手机把这千岁老人留在相册里。
一百零八坎的岩门峡,费了我不少力气,也让我想到一首诗:
山道弯弯沿河岸
爬坎过坳难上难
羊肠小道逶迤路
鸟语花香山有色
……
登上岩门峡,这里比前面路段更险要。这里是古时花园阁去武冈州的必征之地,两岸悬崖峭壁,中间河水奔腾……是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湘黔古道,巨大岩石中霹开一个口道,仅容一个人通过,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于这条湘黔古道,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类似“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传古时候,岩门峡地势十分险峻,岩石十分坚硬。城步县岩门昌塘和绥宁县花园阁人为打通连接绥宁、武冈、广西的陆路交通,组织人力,凿石修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年,当快要修通时,却被一块巨石挡住,但修路的先民们并没有被困难吓退,仍然锲而不舍。他们的执着终于感动了神仙,神仙来到修路现场,用手一指,顿时电闪雷鸣,巨石瞬间断开,形成一道门,刚好容一个人通过。后来就将这条石门称为岩门,称这个峡口为岩门峡。
在岩门峡谷口边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上了“望夫岩”三字。这是对过去妇女盼望丈夫平安归来的辛酸故事见证。
如今巫水河上再也看不到那些放排工了,这石头却记载着过去的岁月。引发我们不忘苦难,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过了岩门峡就是绥宁县的花园阁了,地势在这里突然的开阔起来……此时我不禁想起了宋代陆游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返回的路上我沉思着:岩门峡谷这条山路风光如此美丽,我们城步县若能尽快开发旅游资源该多好!
2024年元月9日于城步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语文教师,县作协会员。平时喜欢用细腻的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近几年来有近百篇散文及现代诗歌发表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多篇散文获奖,并著有电子文集《悠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