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的和声(组诗)
诗/王玉玲
万物的和声
那座山是虚空的,它把一个孤独的人
拽入它的空寂里
只让飞鸟说话
树上的啄木鸟,枝头唱歌的小柳莺
不去理会一个人的孤独
兀自在风的合弦下,弹唱着天籁
虚空并没有吞噬掉一个孤独的人
孤独却打开了内心的蕊,合着天籁
慢慢开出一朵春天的花儿
心里装着的石头,也一点点倒出来
空出的地方,装众神的莲花
还装万物的合声
心要挪空一点,留出一点位置
用无用的山色以及世间的好光景
换取余生里的山高水长
牧羊人
去扎旗嫦娥山寻山杏花时
山角下遇见那个牧羊人
和他的羊群,被空灵的气息包围
羊群啃食着发黄的干草
如同啃食一剂
时间熬制的中药
牧羊人好像把他的羊群也炼成
苍茫人世的丹药
治疗虚与空
这些年我的灵魂也会抽离出来
在纸上放牧着一群羊
可羊群——
时常走散
在古榆林
野草和古榆树静静的站在山中
在敖包旁边
有秋虫在和敖包上的石头说话
你不用去听懂古榆树上鸟儿的话
草里秋虫的话
以及敖包上石头的话
它们的话是说给天地听的
我的闯入
是想和天地借一种语言
这种语言有些笨拙
我只是想知道
草里的虫声
是怎样托起敖包上的石头
敖包上的石头是怎样把大地托起
大地上的尘土是怎样把我们托起
最终,又怎样把我们掩埋
在时间深处
灰尘一粒一粒落下来
落在树木身上
树木以年轮的叠加,来吸附它
一股野蛮的力量,把林间徘徊的野草
变成风中的碎骨
野草把种子装进大地的口装后
在昏沉中睡去
一只雀鸟飞过来,煽动着着翅膀
收集着光阴一寸寸的碎片
碎片变成细小的灰尘
落入父亲的眼睛里
越积越厚
他误入黑暗中,看不清来时路
树上的灰尘纷纷落下来
为他引路
越引越远,把他引到时间的深处
并用庄稼的遗骨为他建了一座房屋
在深深的地下
他,再也回不来
听风吟
谁能静下心来
倾听大地上发出的各种声音
谷物拔节,野草分蘖
敖包上的石头在风中轻声交谈
谁能把故乡装在口袋里
不论白天和黑夜,
不论旅途长或短,都带在身边
用心来抚摸,用温情把回忆装满
一朵云从田野飘向城市上空
抱着一截枯木
是没根的雨,是失魄的魂
在城市的天空寻找田野的影子
一粒蒲公英的种子
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土地
成为漂浮在城市里的一粒尘埃时
故乡的泥土没有疏离,反复喊着她的小名
遥想那年和林中鸟雀为伴
听蛙声遍野,手抓蛐蛐,正懵懂青春
林中的风,一阵紧似一阵的刮
刮得人,心生恓惶
那时,心内纯净,于草木为伴
那时,脸上有桃红,头上无雪色
义合沙拉的事物
心里放着的村庄越来越重
重到该把它送回到,两条河流身边
树木穿着朴素的衣裳迎接我
回到这安静的栖身之地
并不荣光的身体,带着一年的尘烟
回归到,该回归的地方
回到义合沙拉
回到灵魂的家
宽敞的田野,干涸的河流,
变老的村庄上面顶着旧时的蓝天
一种听不见的声音轻唤我的小名
循着暗哑的声调
遇见树木、羊群、和村口走散的故人
在晚霞里亲切地交谈着
星光下
事物显现出隐臧的那一部分
低处的亲人和送回的村庄
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作者简介:
王玉玲,笔名:辛灵,有作品发表于《星星》《诗选刊》《飞天》《草原》《绿风》《天津诗人》《星星·散文诗》《散文诗》等。曾获得徐志摩诗歌奖,科尔沁诗歌奖,内蒙古首届农牧民诗歌奖,《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的多种奖项。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大学第十届文学高研班学员。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