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夸一夸三原龙桥(下)
文/刘玉伟
1985年三原县的父老乡亲们,终于等来了要建新桥的好消息。8月10日,三原县委和县政府召开建桥动员大会,8月15日,建桥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出了“鸿书传喜讯,一桥兴万家”的宣传资料,此后,县上的各级单位,省、市驻三原的单位也都视建新桥为己任,纷纷表示愿意从各方面援助建桥。中央和省上的领导对三原建新桥也都十分关心,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首先赞许此举,原陕西省省长李庆伟也批示把三原建桥工程列入计划,他还题写了“新龙桥”三个大字,如今桥头石碑上就刻着这三个大字。

1985年11月26日,新龙桥开工奠基,1986年4月18日,新龙桥完成基础工程,1987年11月7日,新龙桥箱梁吊装胜利合拢,1987年12月3日,新龙桥竣工。在陕西省、咸阳市和三原县三级政府的支持下,在三原县各单位和各部分,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三原新龙桥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西安铁路分局三原工务段(当时陕西、河南和湖北的铁路部门都归郑州铁路局管辖)也为建新龙桥出人、出物资和出机械。新龙桥历时两年,当时总投资在二百三十五万五千元,共用钢材255吨,用木材284立方,用水泥1632吨。我至今还记得,在大桥合拢的那天,我还和段机关的几个好友一起来到这里,当时桥两边是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盼望着新龙桥能早一天建好。

三原新龙桥全长173.28米,总宽9.7米,中间行车道6米,两侧人行道各1米,桥上为双塔双对称布置,中足塔高31.9米,两侧拉索为扇形的密索体系,每塔有六对拉索,桥上共安装有10组玉兰灯,该灯造型如玉兰花开放并装有乳白色玻璃罩,光色柔和舒雅。“A”字索塔加上的灯,是6x400W圆筒组合广场钠灯,造型别致,白天形如索塔登顶,晚上光照似朝霞夺目,此灯设有铝制反射器,有效光照面直径达120米,桥周边百米之内都在光照之中。
三原新龙桥建成后,与古龙桥雄姿俊态相互辉映,情景交融,发人联想,让人深思。我每一次站在新龙桥上,低头俯视古龙桥真若是卧龙饮水,浮想联翩;站在古龙桥上,抬头仰视新龙桥又如长虹飞渡,蔚蔚壮观。我每一次走过新龙桥时,都会忍不住在桥的两边眺望东西两边远处和近处的风景。东面已经建好的清河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怒放,河面上新建的小桥上,游人来来往往,河边色彩斑斓的小路上游人在悠闲地散步聊天,河面上还有小船游来游去。再往远处看去,三原县内的临履大桥还有连结西安到铜川的高速公路大桥,让人们的出行也更加的方便快捷。朝西边望过去,河岸两边有附近村民种的庄稼地,一年四季也是麦苗青菜花黄,五谷杂粮到处飘香。

三原新龙桥飞架于南北二城之间,屹立于大自然之中,已成为县城新的一景,也成为周边群众饭后散步,白天看风景,夜晚纳凉的好地方。不论春夏秋冬,远道慕名而来的游客去了三原城隍庙后,也都会来古龙桥和新龙桥上转一转。尤其是这几年,在桥的北边古龙桥的上面又建起了一座仿古的城门楼,古龙桥也是修建一新,当游客们身穿汉服或是身穿旗袍,在这里拍照片和视频后,让我们看到后,更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唐宋和明清时代的感觉。三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誉满天下的文化名城,古代战神李靖名传千古,现代著名爱国者于右任海内外皆知。当你走在古龙桥和新龙桥上,三原的文化气息会扑面而来,你在这里完全可以触摸到三原人的精神,三原的人的自豪,三原人的质朴!

刘玉伟,2024年1月1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