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普通的这一双手
文/王金桩
人人都有一双手,或十指纤纤,小巧玲珑;或粗壮有力,力大无比;或皮糙肉实,饱经风霜。妈妈的一双手,看起来算不上小巧,也不算是那么的粗糙厚实。但是,妈妈的手,我觉得最有力,最灵活,妈妈的一双手最神奇。
从我记事起,妈妈的这双手就没闲过。
为了全家人有吃有穿好生活,白天,妈妈既要务农活,又要为我们做好三顿可口的饭菜。晚上,她又得加班加点或纺线,纳鞋,或织布,缠线,缝衣裳。深更半夜,每次我起夜小解,总能看见妈妈忙碌的身影,大家睡得鼾声如雷,妈妈却无瞌睡的样子,一个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做着针线活儿。
妈妈的这双手,不仅勤快,还很灵巧。
妈妈给我做的虎头帽、虎头鞋,已经过去五十多个年头了。岁月悠悠,时过境迁,但是那好看的虎头帽,虎头鞋,我依然记得。
依稀年少,三四岁的我整日里穿着虎头鞋到处乱跑。妈妈用各种彩色线缝制的虎头鞋真漂亮: 金黄色的毛绒绒的虎耳竖着,玻璃球 镶嵌的虎眼熠熠生辉,毛线装饰的虎脸色彩斑斓,花里呼哨的,十分吸引人们的眼球。我与伙伴们在街道上追逐嬉戏时,村里的阿姨们总会拦住我,把我的虎头鞋看来看去的,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她们口里赞叹不已。
冬天刮风下雪了,我身披妈妈一手做的红红的长披风,戴着虎头帽跑来跑去,耍威风。虎头帽做得也很生动,很是漂亮,让村里妇女们赞赏不已,夸我像只小老虎!
村里每过红白喜事,剪纸花的活儿常由妈妈来完成,因为她心灵手巧。妈妈常常给村里马上结婚的青年人布置婚房,遮篷上剪贴上纸花,婚房显得十分喜庆。遮篷四角有四只剪纸蝴蝶,一对对蝴蝶唯妙唯俏,似真的一样。房子顶篷中间是一个大而圆的彩纸红球,房子顶上四角各剪一条彩带与圆球连接,显得以彩色红球为中心,周边的纸花对称而和谐,顿时,给婚房增添了许多喜气色彩。妈妈剪的大红双喜贴在火炕一面墙上正中央,喜庆、惹眼。大家拍手叫好,都说就凭这红双喜肯定能把新媳妇娶回家!
每逢过年,我家的窗户焕然一新,妈妈除去破旧的窗纸,换贴上崭新的白纸,再在白纸上贴上妈妈亲手裁制的剪纸。我们家因了妈妈的纸花而蓬荜生辉,整个院落充盈着过年的欢乐喜庆氛围。但见窗户上红桃绿叶,彩蝶翻飞,虫鱼花草,林林总总,花花绿绿,都是妈妈的剪纸佳作。记得一年春节里,妈妈用红纸剪了一个大公鸡贴在窗户的中央,大家围着观看,拍手叫好。只见剪纸大公鸡全身赤红,昂头挺胸,似乎对着一轮初升的红日高歌,让人觉得真喜庆,真吉祥啊!
平时,三顿饭,妈妈变着花样做,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够吃饱吃好。每周蒸一大锅馍,三至五竹篦子馍,妈妈做成三样:白馍,给爷爷吃;半白半"黑“的馍,给我们弟兄姐妹们吃;纯高粱、玉米面馍,爸妈吃。早响米粥,中午面,每日似乎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偶尔夹带上或烙饼,或蒸红苕,或蒸各种菜麦饭。或炒或煎或油炸,小小的灶房内,因了妈妈的一双小手,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弥漫着人间最美的烟火气息。因了这香香甜甜的烟火气息,我们一家老小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幸福地度过。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九六八年,当时农村普遍物质匮乏,农民们缺吃少穿。因了妈妈一双勤劳的双手,我们全家人衣服没缺过,饮食没断过。
除了生产队分的极少部分布证可以扯几尺洋布外,我家老少一年四季的衣袜鞋帽,都是妈妈的一双手创造出来的。
妈妈把秋季从田间拾到的棉花,拿到外村或拧或弹成虚腾腾的成品花,又连夜搓成棉花条。然后,她没黑没明的纺呀,缠呀,结呀,织呀……棉花在妈妈的手里,一天一天在变样。从一团棉絮,变成了一条条白线,由一条条白线,织成了一丈一丈的白布。接着,她又是染呀,晒呀,裁呀,缝呀……一片一片白布变成了或纯白或蓝或黑或淡或浅色的各种颜色的布料,布料又从妈妈的一双手里变成了一家大小人身上的上衣,裤子,衬衫,短袖,短裤,厚的,单的,夏天衣,冬天衣,鞋子,袜子,帽子,床上铺的,盖的,炕上盖的,铺的,被子,被单,褥子等等,但凡穿的盖的铺的,都是妈妈一双手的杰作。冬天,我们穿棉,夏日,我们穿单,还有一年四季的各式鞋子,单的,棉的,无不出自于我妈妈的这双普通而卓越的一双手!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那年的冬天,天气非常严寒,同学们有的耳朵冻烂了,有的粗布衣单的,双手,双脚冻得发肿。我们姐弟两人上学,因了妈妈的一双手做的厚厚的大棉衣,厚厚的棉窝窝,我俩没有挨冻,我俩双手双脚一冬平安无事。
妈妈临近寒冬未雨绸廖。她先从洪善村供销社给我和姐扯了足够的蓝卡叽呢布料,再买了两个棉大衣翻领。回到家后,妈妈根据我姐弟两人的身高尺寸缝缝裁裁。当时,做衣服全是手工活,村里很难找到裁缝纫机。妈妈用她勤劳灵巧的双手,给我们俩做了两件蓝色的棉大衣。那时候,粗布遍地,机制布少得可怜。我和姐穿着妈妈做的棉大衣格外耀眼,格外美丽。至今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穿着妈妈做的蓝色洋布棉大衣,真暖和,真神气!
因了妈妈的这双手,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我们成长的年代,虽然条件艰难困苦,大多数人少吃缺穿,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勤劳双手给予我们温暖,给予了我们的雨露阳光。在这雨露阳光里,我一天天长大。
等我成家结婚有孩子了,已经辛苦劳作一辈子的妈妈,饱经生活风霜的脸上早已布满了皱纹,身体时常反病,手脚不再像从前那么灵活了,但她依然热爱劳作,依然想用她这双灵巧的手创造美好生活。
在家里,妈妈还是闲不下。她既要打扫庭院卫生,又要给我们一家大小做一日三餐。抽空了,她还要收集彩丝线,纳底做鞋,缝补衣服。
妈妈孙子的小鞋,依然展显着妈妈当年为我做虎头鞋的绝巧技艺。
孙子 哲儿属猪,妈妈给她哲做了几双猪头鞋:哲儿穿着奶奶做的猪头鞋,高兴地跑出跑进,脚上的两只鞋子像两只可爱的小猪一样一前一后,追逐嬉戏!哲儿的猪头鞋,妈妈做得太好了,猪头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黑黑的猪耳耷拉着,丝线绣描的一双猪眼炯炯有神,猪嘴微启,吐着红舌头,真是憨态可掬!
如今,妈妈已成七十八岁的老人了,步履蹒跚,容颜苍老。妈妈的这双手依然在不停劳作着。妈妈,您该休息休息了!
回想妈妈艰辛的一生,我最敬佩她这一双普通而伟大的双手。是妈妈这双普通的手养育了我们。有了妈妈的这双神奇的手的创造,才有了我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
此时,我心头如江水般澎湃,我的耳畔响起了一首歌:
阿爸阿妈
给我温暖的家
太阳一样一样的爱啊
抚养我长大长大
阿爸阿妈
我心中的菩萨
月亮一样一样的爱啊
伴我走天涯
我的阿爸
我的阿妈
孩儿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就像满天的星星啊
闪耀着你对我爱的光华!
此刻,我已泪如雨下。我心里涌现出唐代诗人孟郊的那首名扬千古的诗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可报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