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回了
文/轻 舟
“祥林嫂”回了。在城市的小街背巷,奶奶们、小媳妇们窃窃私语,哪家有月子,要请月嫂。哪家老人卧床了,需要人照料。哪家的细伢还小,不满三岁上不了幼儿园,附近也没有幼托。想找个“祥子嫂”。
印象中的祥林嫂,破棉袄的外面,套一件蓝底白花土棉布掛,左测腋下一排布纫扣,围一件围裙,在主人家忙里忙外,洗衣服,做各种杂活。吃饭,要等主人家吃完了,再吃,一副木纳的样子。每当夜幕降临,祥林嫂总会轻吟那古老的歌谣,她的声音如同一把锯子,在人的心弦缓缓划过,天上星星的眼睛,怜悯的眨着。
时代变了,祥林嫂也变了模样。昔日的祥林嫂的头发是发鬏,粑粑状的发鬏上插一根簪子,神情木纳。现代的“祥林嫂”们很时尚,是一群进城的小嫂子。她们很阳光,打扮也很时尚。她们深知人靠衣妆马靠鞍,不能把乡里的土气带进城里。而且,这些“祥林嫂”们有组织,这个组织叫《家政服务中心》。
小嫂子们进城当家政服务人员,她们是逼出來的。因为小孩要上学,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光靠丈夫打工的工资,尚不能应付一家人的开支。于是把小孩交給公爹婆婆,或娘屋的高堂來照应。夫妻年轻轻的,过着夫妻分居的生活。这种苦,只有自己知道。这种苦水,只有自己往自己的肚子里吞。
现在的顾主们,不是昔日的资本家,一般来讲,他们都很和善。他们也深知这些家政人员的不易。开的工资也不薄。但是,不管主人再好,也很难溶于这个家庭里的生活。在这个家庭里有诸多的不便。有的主人还好,有的主人颐指气使,态度傲慢。
社会是复杂的,城市更是如此。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在人家做家政,凭劳动吃饭,不是旧社会的祥林嫂。在人家做家政服务,千万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有嗳昧!对不公正的待遇,可到家政服务中心投诉,或离开这个家庭。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毕竞我们是社会主义國家,还是讲法制。
2024年元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