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正为不回复信息而觉得奇怪,不料,今天中午收到噩耗:吴学富老师已经驾鹤极乐了,是他的夫人告诉我的。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发信息追问,那边夫人便传来《青苔诗社》悼念吴老师的专辑。黑的底色,巨大的“奠”字,送别的一束束鲜花,白的挽联,悼文、诗赋、让人鼻酸喉哽的悲肃气氛。这一切都在说明。好诗友吴学富老师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天妒英才啊,太可惜了!当过兵的棒棒的身体,六秩余二的好年华,光明磊落的人品,学富五车的才气,所有这些都在一刹那化作尘烟浮游飘散了……
我跟吴老师在书香相遇,一交际便投缘,他经常支持我的编辑工作,并且爱将一些他“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作品放心让我修缮。路遥知马力,久而久之,我对他的真诚也毫不怀疑。并且还常常联想:在神州大地,如果说生活中还有人性之美,一定在他的身上会最丰盈地炫现出来。
我敬佩吴老师的人品,其中又最敬佩下面的两点。
我敬佩他敬重智慧,执着真理。我跟他在进行作品交流时,发现他不管原来的文辞如何得意爱惜,只要指出了其中瑕疵,并且提供更贴切的修改选项,他都会毫不犹豫的“见贤思齐”。这不是容易做到的,“文人相轻,古今蒂固根深”。当过较长时间的编辑老师往往都知道,好些人你指出了他的不足,他不但不接受你的修改建议,而且还会以为你存心刁难,会怨恨你很长的时间甚至终生。书香群主一再强调不要给与修改,直接弃稿为好。实质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文人。
我敬佩他尊重劳动,特别是尊重别人的劳动。给他编辑制作,他总是要打赏你,并且还是相对丰厚的,后来还双份犒劳。我曾劝说他不要这样花费,书香群的本位没有要求酬劳的。可他说:无论在军旅生活,以及后来的公务员,教给他的都是等价交换思想。他还劝我,他的退休金丰厚得很,这点出手已经算不上等价交换了。他现在是享受晚年的生活,创作写东西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我给他编辑制作,劳力劳心,他享用美好,心情愉快。对于给予美好和愉悦的人,没有一点感恩的表示,他怎么能够安心呢?
他大多时候沉默寡言,可是,他的这一番高论,却让我无以回应。可见,他并不是不会言,而是深藏不露,是一种道德到位的高阶修养。
芸芸人海,知己寥寥,现在又失去一位,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吴学富吴老师走了,我希望孟婆逐客,天堂纳贤,极乐无牵无念!
呜呼,但愿吴学富老师一路走好!

七律【平水韵】
悲悼吴学富文友
连振华
书香邂逅便投缘,酬唱诗文百十篇。
沥胆披肝来又往,平章赏韵惜而怜。
云山雾照今何在,碧落星流昨夜贤。
此后神交谁与共,悲情泛地漫长天。
2024.01.11下午.

附上《青苔诗社》的序言,总结得好,请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