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诗外之意》
作者:钱玉娟
我跟冯主席是在一次酒会上认识的,同时也认识了他的诗,还有他的音乐。诗酒不分家,这很符合诗的意境。我是个文学爱好者。我会经常去读一读冯主席的诗。有时候也会有感而发写几首不成样子的诗。我觉得冯主席有时候像是从远古走来的孤行者,在苍茫云海间,举着酒杯,敬天敬地敬河流。对着树木,花鸟虫鱼喃喃自语。你会不自觉顺着他的视角,感受到那份纯净。我想大概诗酒,音乐才是他最贴心的知己吧
就像在他的诗面写到:我在一个地方走出另一个地方。不知道那在哪里,不知道那是戈壁还是戈壁之外,我走出的地方,在一条路的远方。以及,后面的一句:给我两千年的苍茫,走出另一个地方。这样用诗意酿出的浆果俯首皆拾。随心下酒。酒醉人也醉。真正写出了一颗草,一棵树的辽阔与孤独。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非常敬佩他的这份情怀与执着。读他的诗,除了对人文历史的关怀,同时你会感到有各种声调的音乐在诗里面流动:有笛子的清脆,二胡的悠扬,琴箫合瑟的默契,包括西方的古典乐器,典雅的小提琴,忧郁的大提琴等,流水般的钢琴,似乎还有未曾出现过的一种现代乐器的伺机而动。像一首自然交响曲雄浑,苍劲给人以力量。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的诗句里面,或是一次次地被定格在音乐般流动的风景里。里面有小桥流水边的眉眼含丝,也有小牵马岭,壮志未酬的怅然与洒脱。
比方读他的《塞外》,这种用历史与自然内在酿制的浆果是苦涩带着一点甜,都是属于自己的孤独,又可以随时迸发着岩浆般的一种激情,即使在寂寞的夜空下,也不会冷却。
如果说小说能够让人看清现实,让人变得更理性,那么诗就像酒让人沉醉,每一首诗就是一部精简又精简的小说,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希望由此产生。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不断演变但也跳脱不开生活的本质,
所以说诗人的想象注定他是不会寂寞的。因为有音乐和自然相伴,还有一颗对世界悲悯的胸怀,这就大概就是作为一位诗人的真正幸福吧。
这是我对诗的一点浅显的解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