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腊月至 年味渐浓时
作者:相思入梦
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寒风起,大雪飞,冰天雪地。
腊月也是最有诗意的一个月份,有雪有腊梅,大雪中踏雪寻梅,诗情画意,别有情趣;
腊月,更是团圆的月份,游子们从天南海北,要在腊月先后回到家中与家人重逢团聚。
腊月,也是能让人回忆的日子。无论你年岁多大,这时总能记起起儿时的美好和往事,心中装满甜蜜。

腊月到,年来到,人们总是在进入腊月时,就会说,“过年了”,腊月是和过年连在一起的日子。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别样的腊月,无论你身在何方还是身处异乡,无论你是顺风顺水,还是磕磕绊绊,无论你是有所作为还是平平淡淡,腊月就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唤你回家唤你团圆。
腊月,也像是一首歌,传唱了几千年依然温故如新,那是发自每个华夏儿女内心深处呼之欲出的歌,里面有对家依恋,有对亲人的思念。

为了过好年,中国人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诸多的准备。
待到过了腊八过了小年,年味就越来越浓,从采购置办年货,到美食上桌,年就开始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告诉我们,年味都是忙出来的。忙得整个腊月都是好日子,忙得人们喜气洋洋、充满期待。
对于新年,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过去交通不便,漂泊在外的游子在过年时才能回家团圆。在家的父母过年时才能见孩子一面,
思家——成了最大的眷恋,
回家——成了最后的期盼。
回家过年成了千万游子的最大心愿。
在哪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人聚集在父母身边,吃团圆饭,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看春晚,收发压岁钱,欢声笑语弥漫在家的每个角落,让冰冷的冬天变得温馨温暖。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年味淡了,没有了儿时记忆,没有了儿时的味道。
其实年味一直都在人们的心里,人们对团聚、团圆的渴望感情不变,唯一变得是时代的飞速发展。
如今高楼大厦林立,通讯发达,网络、手机,电脑、电视、QQ微信足不出户便可以知闻天下事,
视频,语音电话,网上聊天,犹如天天见面,
道路通畅四通八达,飞机高铁又快又便利,回家的路程缩短,让团聚不再艰难。
从前过年买年货、打扫房屋、舞龙舞狮、放鞭炮、剪窗花、看春晚等等都是过年“标配”,但现在人们更乐意一切从简,足不出户各地的风情、年俗、在屏幕上一一展现。
拜年、祝福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和视频连线,还有抖音小视频,自己还能当主持人。
有人说“越长大越孤单”,
现实确实如此,50、60后的一代人已进入暮年,身体大不如前,父母离开,兄弟姐妹各自老去,相见相聚也日渐稀少,过年把这些人联系在一起,走动走动,联络联络,诉说衷情,留住过往。
生活变好,期待变少 。
从前,想穿到新衣服,想吃到大鱼大肉,就必须等到过年的到来,而如今呢?人人都说:“现在的日子,就像天天都在过年一般,这天天过年的感觉,真好!”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人们最喜欢的仍然是过年,过年是人们心中最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的味道其实就是念想,过年的味道其实就是情怀,
在寒意去冬雪,待暖入春风的新年期盼中,人们盼过年,也是盼得家人平安,盼的是祥和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新的一年:
愿我们每一个人
辞旧迎新,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路途遥远,
惟愿来年顺遂圆满。
让我们记住年味儿,留住美好,
满怀期待,走向春天!


作者/诵读:相思入梦,陕西社促会朗诵委员会会员,喜欢用文字展现美好,用声音抒发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