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黄村》编纂工作启动 项目已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
近日,河源市首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编撰出版《红色黄村》”(批准号YDZJ20233012)工作正式启动。赖小景副校长受邀为项目顾问,校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杨党校具体组织落实,马爱婷、陈文娟等老师参与其中。编写《红色黄村》目的是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擦亮黄村红色历史品牌,对研究弘扬河源红色文化有非常重要意义。

由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红色黄村》编纂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成立了写作组,标志着《红色黄村》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编撰出版《红色黄村》项目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立项,被列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一般项目。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发布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2023年度项目立项通知书显示,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并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批准,同意对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申报的编撰出版《红色黄村》予以立项。项目名称为编撰出版《红色黄村》,项目类别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一般项目,2023年11月2日立项,2024年11月2日完成项目建设。
编纂工作会议提出,要求真务实,尊重史实,深入细致挖掘好原黄村地区的红色史料,编纂好《红色黄村》,打响黄村、叶潭、康禾等地红色历史品牌,助力东源县乃至河源市“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助力河源高质量发展。与会代表表示,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将《红色黄村》编纂成一本高质量的史书。
据了解,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项目《红色黄村》编写,旨在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黄村地区是后东特委驻地时间最长的地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故事较多,非常值得挖掘和宣传。我市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红色资源是我市的重要资源,《红色黄村》的编撰也为我市其他地方党史资料的挖掘汇编,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